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尿酸性腎病的中藥治療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多樣化改變,我國高尿酸血癥(HUA)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1]。尿酸性腎病是以HUA為發病基礎,長期的HUA已成為多種疾病發生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慢性腎臟病的發生更為常見。
  [關鍵詞]尿酸;尿酸性腎病;中醫藥治療
  [中圖分類號]R25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62—02
  尿酸是人體嘌呤分解代謝的終產物,以尿酸鹽的形式溶解在血液中,主要經腎臟從尿液排泄,剩余部分經消化系統排出體外。HUA是引發痛風的直接病因,當體內尿酸濃度達到飽和時,以針狀結晶形式析出,沉積于關節膜或肌腱組織中,引起關節部位的紅、腫、熱、痛,稱之為痛風。痛風可引起腎臟損害,據統計,20%以上的痛風患者有尿酸性腎病,經尸檢證實,痛風患者幾乎全部存在腎臟病變。
  1 病名
  中醫學文獻中雖無“高尿酸血癥”及“尿酸性腎病”之詞,但記載有與之病情發展相關之名,如朱丹溪《格致余論》首次提出“痛風”之名,載有:“痛風者,四肢百節走痛是也?!泵枋隽送达L以四肢關節游走性痛疼為主要特點?!吨T病源候論·諸淋病候》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尿酸結石可歸為“石淋”。清代醫家張石頑于《張氏醫通·痛風》中云:“按痛風一證,《靈樞》謂之賊風,《素問》謂之痹,《金匱》名之歷節,后世更名日白虎歷節……”。故根據本病的臨床特點,可將尿酸性腎病歸為“痛風”“痹證”“石淋”“尿濁”“白虎歷節”等。
  2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本病病位在脾腎,當以脾腎虧虛為本,濕、濁、痰、瘀互結為標,飲食失節、勞倦過度為誘因。脾腎虧虛,氣血津液代謝失調,濕、濁、瘀、毒互結,既作為病理產物,加重臟腑損傷,又為致病因素,內外合邪,加劇病情的發生及演變。趙振昌教授[2]認為脾腎虧虛是發病的根本原因,濕熱瘀毒是各種臨證的病理基礎,脾腎虧虛,精微不化,停于體內,反成濕濁瘀毒,痹阻脈絡,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復感外邪,深入腎府,損傷臟腑。金勁松教授(31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個人體質相關,脾腎虧虛,加之過度飲酒,嗜食膏粱厚味,臟腑日漸受損,運化水液功能失司,濕熱痰濁侵淫,痹阻骨骼關節,或邪毒內蘊于腎,發為本病。
  3 辨證論治
  高建東教授[4]提出本病以脾腎不足、痰瘀互結為病機,應將利濕泄濁、健脾補腎、活血化瘀三法貫穿整個治療當中,急性發作期以寒涼之品抑制尿酸,減輕發作程度;穩定期多用溫熱之品加強化痰祛瘀,促進尿酸排泄。劉旭生[5]將本病分為三期:急性期、好轉期、緩解期,并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辯證治療,分別選用①四妙湯合桃紅四物湯化裁以清熱利濕,活血通淋;②寄生腎氣丸合參苓白術散劃裁以溫補脾腎,化氣行水,兼清熱;③溫脾湯合真武湯化裁以補益脾腎,溫陽泄濁。
  4 單味中藥研究
  革蘚,其味苦,微寒,人肝、胃經,有祛風、利濕之效,相關研究t6發現萆薛具有明顯的抗高尿酸血癥的作用,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促進尿酸排泄,其機制可能與有機陰離子轉運體(OAT)家族的部分蛋白參與尿酸鹽的轉運有關。土茯苓,其味甘,淡,平,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效,富含落新婦苷成分,可降低黃嘌呤氧化酶(XOD)活性,促進尿酸排泄,減輕氧化應激,減少氧自由基生成,對NF—KB活化及TNF—a、ILs有抑制作用,從而降低尿酸水平,改善高尿酸血癥引起的腎臟損傷,保護腎功能7.81。澤瀉,其味甘、淡、寒,有利水、滲濕、泄熱之效。汪錦飄[91通過實驗研究得出,澤瀉乙醇提取物可抑制肝臟黃嘌呤氧化酶活性而發揮降尿酸的作用,同時有一定的腎功能保護作用,但其降尿酸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劉彥灸[10]發現川牛膝醇提物可以下調腎臟轉移因子(TGF—β1)的表達,減輕對腎素血管緊張素II(Ang II)的刺激,減少TNF—a釋放,防治腎臟纖維化及腎損害的發生。
  5總結
  尿酸性腎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本病的發生多與個人體質、飲食、情志、生活起居最為相關。脾腎功能失調是UAN發生的根本原因,痰、濕、瘀、毒互結為致病關鍵。目前西醫治療藥物雖然在降低尿酸上效果明顯,卻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隨著中醫中藥防治高尿酸血癥與尿酸性腎病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但仍需進一步研究,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共識專家組.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7,56(3):235—248.
  [2]孟丹丹,劉艷華,王宏安,王銀萍,張守琳.趙振昌教授標本兼顧治療痛風性腎?。蛩嵝阅I?。┑慕涷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2):67—69.
  [3]趙婷,金勁松.金勁松治療慢性尿酸性腎病的經驗[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03):24—26
  [4]吳燕升,李瑞玲,高建東.高建東分期論治尿酸性腎病臨床經驗[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8,52(04):26—28.
  [5]馬偉忠.劉旭生辨治痛風性腎病的經驗[J].江蘇中醫藥,2011,43(05):18—19.
  [6]陳燕,陳肖霖,劉孟婷,羅浩軒,項婷,張詩軍,孫保國,陳澤雄.基于高尿酸血癥大鼠oatp1a1表達的草薛總皂苷降尿酸機制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10):2330—2332.
  [7]夏道宗,張英,呂圭源.黃酮類化合物防治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09,44(10):721—723.
  [8]梁巧靜,梁維萍,李瓊,郭宏偉,朱丹.土茯苓抗痛風作用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藥,2018,13(11):2937—2940.
  [9]汪錦飄,劉永茂,何志超,嚴惠明,陳彩云,王冬梅,邱凱鋒.澤瀉乙醇提取物對氧嗪酸鉀鹽致大鼠高尿酸血癥模型的影響[J].中成藥,2017,39(03):605—608.
  [10]劉彥灸,蓋國忠.牛膝醇提物對腎臟轉移生長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08(06):454—4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7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