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在當今信息時代,移動電子產品和計算機教學已經普遍應用于教學課堂,這使得微課教學逐漸走入了高校教學,成為現階段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組織與胚胎學”是一門體系完善、歷史悠久的學科,大學組織與胚胎學教學,一般是由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組成。實驗教學主要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對組織和胚胎進行深入了解,但是由于學生的顯微鏡觀察不夠仔細和教師講授時間的限制,使得實驗教學的效果變得尤其重要。微課教學以其簡短精練、針對性強、生動形象等優點受到廣泛師生的喜愛,微課的性質使得這一教學手段成為大學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 組織胚胎學; 實驗教學; 微課; 設計制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1.08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1-0-03
生物實驗課是生物學習中連接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合理的應用于實驗操作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與操作能力,必須對實驗教學進行創新型改革。微課教學的學習模式,能夠促進生物理論課程與實驗教學形成良好的循環。微課與傳統生物實驗課堂的完美結合,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學生能夠按照自身學習情況來進行合理鉆研,教師能夠根據自身的教學水平做出合理調整,還能大幅度的提高生物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從而將實驗教學中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改善。本文通過對組織胚胎學的實驗教學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分析,為高校的生物教學做出了教學參考。
1 微課的基本概念
微課是根據新課標要求及教學基礎設施條件,以簡練的小視頻為載體,來記錄和呈現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從而更加簡練和明確的展示其中心思想。微課為了實現其最佳的教學效果,要科學全面地進行視頻設計,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微課學習,以保證達到教學目的。
2 組織與胚胎學教學特征
組織與胚胎學教學,主要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標是培養學生牢固的組織與胚胎學知識及對組織和胚胎學的學習方法。整體上來講,這門知識較為抽象,而且伴有大量的理論概念,同時又需要進行實踐操作。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解和實驗指導,所涉及和呈現出的概念十分枯燥抽象,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晦澀難懂,其中涉及的結構或是組織,僅僅只能參考教材,學生學習得不到深刻領會,理論知識一知半解,相對表面,只有通過實踐性的實驗教學才能夠真正地將理論知識應用起來。傳統的實驗教學中,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講授,之后再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生物中組織與胚胎學較為特殊,其知識較為抽象和晦澀,課上的知識學習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一些初次接觸的組織結構知識很難記住。結合組織和胚胎學實驗教學的特性,引導學生對組織切片進行觀看,來認識其知識結構和細胞形態及性質,從而制作出內容精煉,中心明確的組織與胚胎學微課課件,來輔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和牢固的理解和掌握[1]。
3 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3.1 提高學生課外學習的自主性
在課外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尤其重要。學生在獨立進行課外學習是,需要輔以必要的學習手段協調進行,因此微課教學應運而生,為學生自主的課外學習提供了良好載體。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可以在課下給學生提供科學的成體系的教學參考和知識資源,能夠確保學生的課外學習能夠有效進行并在此過程中收獲到生物知識,最主要的是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實際狀況及學習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要點學習,從而實現對自身薄弱方面的突破和強化,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2]。
3.2 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因時間的限制教學內容一般得不到合理的展開,同時生物學中的某些拓展性知識在課堂上不能有效開展。微課具有簡短精練、方便直觀的優勢,在課堂應用中能夠良好、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的精準化和完整化。微課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僅可以完成新課的預習、場景的設定、概念的分析等,還能夠使得大部分知識得到凝練,提高該課程的生動性。并且,微課課件的使用并不受課堂和時間的限制,這也給一些好學、主動的學生提供學習能力提升的新途徑。教師可以將生物學這一方面的拓展與延伸性知識進行分析設計,通過微課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教育的延續,良好的實現對課上知識的補充完善。
3.3 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
學生在課上學習遠遠做不到對知識和重點的有效掌握,需要學生課下自主進行加深和鞏固,但是課堂教學擁有教師的指導和輔助,課后學習卻不同,學生的一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及時解決,長期下來會造成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挫傷,影響正常學習。區別與課堂的群體教學,微課能夠實現模擬化的一對一教學,通過簡短的視頻來針對性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還課后完善課程重點[3]。
4 微課在組織與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設計和實踐
4.1 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微課的設計
微課是針對某一重點或難點而制作的一種以視頻為載體的學習課件,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熔煉解析,也可進行分解詳述,主題突出易懂易學。
組織與胚胎學的實驗課程主要是利用顯微鏡來對組織切片進行觀察,來驗證理論知識,真正實現對理論知識的牢固掌握和深入應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實驗教學中的重點分布在各個章節之中,與微課教學能夠更加良好的配合使用[4-5]。
組織胚胎學實驗主要以演示性的微課為主,按照實驗內容進行章節式的微課設計,例如上皮組織中的被覆上皮、締結組織中的血涂片觀察等。
組織胚胎學的實驗報告冊要以實驗本身為單位來進行制作,將組織胚胎學的實驗內容、指導、預習以及實驗報告統一整理,每次的微課教學中都要由導學、實驗目的、實驗檢測等等,在特殊知識點的微課中還要增加一些必要的典型案例。 導學:由相關問題、看圖、讀圖、繪圖共同構成,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輔助學生完成實驗知識的預習和課后鞏固??磮D讀圖繪圖主要是對光鏡結構模式圖,重視的是學習的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習效率。實驗目的:準確規范實驗的具體要求。實驗內容:主要是切片識圖的觀察與示教兩個方面。
觀察切片識圖包括觀察切片的具體方法和流程、重點觀察內容以及在此過程需要完成的任務,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和目的進行切片觀察,這一部分在進行微課制作時,教師要標準操作觀察切片的方法并對其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講解,在講解期間要利用關鍵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思考和實驗操作。實驗檢測:對實驗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以圖形題模式進行疏導,強化學習效果。經典案例:要合理對組織與胚胎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進行配置安排,結合實驗所觀察的切片,優選最佳案例,并搭配上病理切片圖,從而實現理論和實驗的真正融合,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驗教學中,大幅度加強學生的問題觀察、分析和解決的能力[6-8]。
PPT的設計制作要以實驗報告為前提,以簡練精準、主題明確為課件標準。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微課教學也要進行一定的改變,最好不增加模擬視頻與電鏡圖片,而是要增加實驗課程上實際采用的組織切片或是數字切片圖,切片標本要從低倍到高倍和不同的角度來呈現其形態結構,微課畫面建議采取視頻圖片在右、文字解析在左的模式。PPT首頁要制作封面,表明課程名稱、主題、班級及實驗重點等,還要真正體現出組織和胚胎學的實驗特色。
在微課制作完成之后,由教師進行線上上傳,讓學生能夠通過微信、QQ等方式進行下載瀏覽,使學生能夠提前掌握課堂和實驗內容,方便課上學習和操作,同時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適當的課后復習。
4.2 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微課的教學實踐
實驗教學中的微課應用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模式良好開展。翻轉課堂不同傳統教學模式,其教學過程更加靈活和新穎,能夠與學生之間實現優質的交流溝通,而實驗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教師的輔助交流,微課則彌補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弊端,讓學生能夠完全了解微課的優勢和其教學流程,明確了解翻轉課堂下的實驗微課目標和任務,從而得到學生的全力支持與配合[9-10]。
4.2.1 課前準備 學生應該根據學習任務安排來對微課進行課前的知識預習,將組織與胚胎學的實驗微課及相關報告冊、內容安排、實驗目的等課堂任務在微課中傳導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根據微課任務來對內容目錄上的問題進行預習,從而使得課上學習游刃有余。微課導學中的問題,要通過課前的預習和主動的搜索資料,為課上學生打好基礎。導學中的看圖讀圖繪圖方面,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教學之前的必要準備,首先要對圖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教給學生對應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真正動手操作時,能夠有一定的把握,不至于手忙腳亂。課前的良好準備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獨立性。
4.2.2 課上學習 提升學生觀察切片的效率,在課堂上增設
5 min的預習檢查時間,并針對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適當的解決和處理。學生在進行實驗切片的看圖、讀圖、繪圖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來進行實驗觀察和交流,解決目標問題。由于學生在課前對實驗課程的內容通過微課有了基礎的了解,對所要觀察和進行的實驗切片有了大概的認知從而提高了實驗課程上的切片觀察效率,節省了一部分的試驗時間來進行小組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此次所觀察的切片,由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觀察講解,分享自己的認識同時提出疑惑問題與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教師要對每個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有效評價,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他們的合作意識及能力。一方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師生間交流,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4.2.3 課后強化 學生可以按照微課視頻中的實驗理論知識和操作過程以及自身的學習情況,來實際安排自己的課后復習和深入強化時間,也可以對微課中的實驗內容和操作進行再次動手,從而真正的掌握實驗方法,最終完成微課中的實驗檢測,真正的掌握組織和胚胎學知識。
5 反思與感悟
正如王竹立教授所言:“微課的發展與未來主要在網絡學習中?!痹诰W絡教學時代,微課依然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起到滿足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提升的需求。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微課平臺主要發展在于微課的制作和比賽,需要在微課的發展上更多的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將微課教學進行合理的完善。
微課能夠合理細化實際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微課的制作上,教師還是需要從學生的角度老入手,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上。微課的使用不是為了評選或是比賽,更多的是體現在學生在課外、假期等閑暇時間所感興趣的知識和能力,也可以應用于教學課堂、翻轉課堂等。如何提高微課的質量也是相當更關鍵的,微課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方法,合理的微課設計能夠給予學生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和學習體驗。希望隨著微課教學的推廣和普遍接受,微課教學會愈加的完善和正規,人們利用微課來學習知識和發展會成為新的時代潮流[11-12]。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這是一種現代化催生出的信息教學模式,但是微課并不能將傳統教學所替代,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補的。而微課的優勢恰巧能夠為傳統的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在組織與胚胎學這種抽象性學科方面,微課的視同能夠改善傳統教學的枯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進而增加生物實驗的教學效率,真正地促進生物學科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筠,熊彬,宮曉潔,等.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25):187.
[2]王文奇,付雙,張國榮.微課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6):104-105.
[3]趙佳,劉佳梅,趙慧,等.微課在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32(1):18-19.
[4]郭燕杰,張瑞潔,吳衛妮.微課在大學組織與胚胎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視界,2017,7(1):101-102.
[5]應然,黃青,洪婷,等.微課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及體會[J].解剖學研究,2016,38(5):416-419.
[6]崔丹.微課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1):155-156.
[7]張萌,李林,姚宏波.微課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6):213.
[8]崔丹.微課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1):155-156.
[9]劉鳳云.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改革[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3):74-75.
[10]魏靜波,劉輝,呂翠平,等.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立體教學方式的探討與實施[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0(12):78-79.
[11]張萌,李林,姚宏波.微課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6):213.
[12]夏平,王曉冬.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8):622-6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12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