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的重癥監護與治療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的重癥監護與治療方法。 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急診治療,并分析治療方案與治療效果。 結果:統計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病因,因泌尿系統感染導致病發患者8例,占比26.67%;因失水導致發病患者9例,占比30.00;因心力衰竭導致患者病發5例,占比16.67%;因糖分攝入過量導致病發4例,占比13.33%;因藥物導致病發患者3例,占比10.00%;因其他因素導致病發1例,占比1.67%。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實行三步急救治療后,共計6例患者死亡,占比為,20.0%;剩余24例患者實現病癥好轉,占比為80.0%。6例患者死因為: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失水、1例心力衰竭、1例糖分攝入過量、1例其他。 結論: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實行三步療法后可有效控制病情,幫助患者實現治療,降低死亡率概率,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 糖尿?。焊邼B性非酮癥性昏迷;治療效果;重癥監護;三步療法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52-01
前言
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為糖尿病罕見并發癥,患者發病后若不能及時接受有效治療,則會引發患者死亡,造成嚴重不良事件發生[1]。為幫助此類患者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文特此展開了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的重癥監護與治療方法的研究分析,一下為相關治療內容表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30例于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基本信息: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為42至71歲,平均年齡為(54.16±1.53)歲;糖尿病:1型糖尿病19例,2型糖尿病11例。糖尿病病程1至7年,平均病程(3.18±1.83)年。臨床癥狀表現:嗜睡3例、幻覺5例、昏迷7例、失水7例、休克6例、其他2例。治療時血糖值34至60mmol/L,平均血糖為47.4mmol/L,血漿滲透為335±415mmol/L,平均血漿滲透為375mmol/L。血清HC03在15至20mmol/L,平均血清HC03為18mmol/L。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患者接受治療時血糖值不低于33mmol/L。
?。?)血漿滲透不少于15mmol/L。
?。?)獲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同意和簽字知情協議書。
(4)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
排除標準
(1)患者拒絕配合研究。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三步療法和重癥監護對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進行治療,大致內容如下:(1)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 確立患者身體狀況,根據檢查結果給予患者補液。一般情況下,患者沒有心力衰竭癥狀的話需要在2小時內給予患者補充1100至2000ml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8%),并在13小時內完成總輸液的50%,剩余補液在24小時內全部完成。若患者出現血壓升高但是血壓滲透下降的情況,則需要將氯化鈉溶液濃度降為0.4%。
?。?)胰島素治療。在患者生理鹽水中加入胰島素給予患者治療,胰島素劑量為4U/h。在胰島素治療期間患者每2小時進行一次血糖測量,若血量下降超過35%,則繼續按照4U/h進行注入,若下降低于35%,則增加胰島素劑量。需要各位注意的是,若患者血糖少于6mmol/L時,則給予患者葡糖糖輸液。
?。?)若患者血壓中鉀含量不足(判定基準為5.5mmol/L,低于5.5mmol/L判定為鉀含量不足)并且無排尿癥狀,則需要對患者進行鉀補充,使患者鉀含量維持在4至5mmol/L[3]。
1.3 觀察指標
統計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4-5]病因以及治療后治療效果、死亡率和死亡原因。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采集數據均使用SPSS22.0版本處理,使用“均數±標準差”和“%”說明各項指數。
2 結果
2.1 統計患者發病原因
統計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病因,因泌尿系統感染導致病發患者8例,占比26.67%;因失水導致發病患者9例,占比30.00;因心力衰竭導致患者病發5例,占比16.67%;因糖分攝入過量導致病發4例,占比13.33%;因藥物導致病發患者3例,占比10.00%;因其他因素導致病發1例,占比1.67%。
2.2 統計患者治療效果、死亡率以及死因
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患者實行三步急救治療后,共計6例患者死亡,占比為,20.0%;剩余24例患者實現病癥好轉,占比為80.0%。6例患者死因為: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失水、1例心力衰竭、1例糖分攝入過量、1例其他。
3 討論
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作為極為罕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具有極高的死亡率[6-7],為降低患者的死亡概率本文展開了相關研究。研究過程中,醫護人員對患者病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和患者實際身體狀況進行治療和看護。
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實行三步療法和重癥監護后可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療效果,降低患者死亡概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雷淑慧,趙仿,劉元銀.聯合補液在老年非酮癥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7):2783-2785.
[2] 陳衛光,玉松,藺增斌, 等.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的臨床救治措施探討[J].糖尿病天地,2018,15(4):174.
[3] 丁志君,陳正雄,吳光輝.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的臨床搶救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40-41.
[4] 劉靜.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的重癥監護與治療[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4):60-61.
[5] 劉娟,李競.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性昏迷影響因素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6):196-200.
[6] 尹江.非酮癥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急診的臨床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6,15(44):40-40.
[7] 秦金薇,張剛.醒腦靜注射液急診救治糖尿病高滲性非酮癥性昏迷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4):115-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