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72例,對患者采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比較護理前后抑郁和焦慮評分。結果:護理前SAS評分為43.24±7.71,SDS評分為43.85±6.97,護理后SAS評分為35.63±9.87,SDS評分為34.02±4.28,護理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對改善患者抑郁癥情況起到積極作用,對提高生活質量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心理疏導;精神護理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18-01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是一種精神性疾病,其具有慢性發作、難治愈、易復發的特征,已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1]。研究表明,在實施藥物治療時,給予精神護理和心理疏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2]?;谝陨戏治觯x取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給予鹽酸氟西汀治療的同時,實施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干預措施,取得較佳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72例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區間為60歲至85歲,平均年齡為(68.9±8.2)歲,已婚患者55例,未婚或者離婚患者17例,病程平均時間為(9.1±5.1)月,中學及以上學歷的患者42例,中學以下的患者30例?;颊邞獫M足一下要求:通過診斷確定患有老年病,并且由于情緒不佳而導致抑郁癥患者還具備閱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均為慢性病;年齡在60周歲以上;家屬知情并且簽署了知情書。待滿足以上條件后就可以對于患者的檔案進行建立,并上報給相關部門。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根據其疾病對癥治療,并對其進行一般健康指導,和電話隨訪,持續3個月,同時給予口服抗抑郁劑鹽酸氖西汀,每日服用20mg,持續3個月。
  1.3 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
 ?。?)基礎知識宣教:給患者提供有關疾病的基礎知識,客觀地告知其病情和預后,鼓勵患者學習有關康復技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并執行各種治療、護理及康復活動。(2)心理護理: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思維緩慢,護理人員應耐心地傾聽患者的敘述,幫助患者緩解癥狀、促進情感抒發,并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地安慰與溝通交流方式,緩解其精神壓力與抑郁情緒,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更加信賴與保持良好心態。
  (3)家庭護理:鼓勵和支持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和鼓勵,給與心理協助,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和隔絕感。
  (4)針對存在焦慮、抑郁、自殺傾向患者,應該給予嚴格護理,并對其進行全天陪護,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掌握其心理動態,以利于患者身體康復。具體實施方法:由3名具有國家2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的主管護師指導下進行,采取集體心理疏導和個體心理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制定疏導計劃,每次治療持續30min。集體心理疏導包括以下內容:①認識焦慮抑郁;②放松訓練;③疏泄想家情感;④康復指導;(5)明天會更好等。個體心理疏導即護理人員每次針對1例老年抑郁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并由專業心理科主任醫師及專家教授進行督導,通過耐心傾聽,解釋指導、鼓勵保證、語言暗示、擺正關系等治療技巧解決影響患者情緒的一個突出問題。
  1.4 觀察指標
  本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精神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抑郁、焦忘等情緒狀況。SAS量表中共20項評定指標,得分越高其焦慮程度越嚴重,其中輕、中、重度焦慮的評分分別為50~59分、60~69分及70分以上[3]。SDS量表也共20個評定指標,其分數越高表明抑郁程度也越嚴重。
  2 結果
  護理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由于患者年齡提升,在對疾病治療方面,往往會缺乏治愈信心,也就極易導致患者抑郁癥加重,影響患者臨床治療效果[4]。抑郁癥屬于臨床中常見精神性疾病,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損傷、反應遲鈍、意識活動減少等,有些患者還會存在自殺等極端情緒,針對老年抑郁癥患者,在對其治療中,進行精神護理干預,也應該結合患者心理素質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增加治療信心,保持樂觀態度,配合治療,不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可以促進其心理健康康復。
  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是一項特殊的工作。本研究通過對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干預,結果提示護理后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癥狀明顯優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醫務人員的心理疏導及精神護理干預對老年病抑郁癥患者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病抑郁癥患者提供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糾正不良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加強健康教育和康復鍛煉,通過對老年病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降低軀體疾病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使他們健康、愉快、高質量地安度晚年,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1] 李永珍,羅麗新,吳曉敏.心理與精神護理對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6,6(3):131-133.
  [2] 陳曉梅,龍文娟.老年病謗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兵團醫學,2014,40(2):75-76.
  [3] 董喜艷.精神護理干預對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9):121
  [4] 翟金國,陳敏,蘇中華,等.精神分裂癥和不同亞型抑郁癥患者DISC1基因rs821616多態性的對比分析[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20(7):605-6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6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