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作為時間段,以同期收治的腦出血病人90例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普通護理)和觀察組(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種干預方式的效果。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相對比,觀察組病人疾病知識掌握高、護理滿意度高、并發癥發生少,住院時間少,數據差異經過檢驗,P<0.05。結論:對腦出血病人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增強病人對疾病知識的掌握度,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為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提高奠定條件。
【關鍵詞】護理干預;腦出血;并發癥;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腦血管疾病中腦出血是常見的疾病,其是以腦血管出現異常破裂為主,而且伴隨著現代化人們生活質量的改變,腦出血發病率明顯提升,增加致死、自殘率,導致病人的生命健康威脅增加。另外腦出血重癥病人,往往因短時間內病情發展快,出血量多等因素干擾,導致全身出現代謝異常癥狀,增加能源消耗,引起各個系統障礙[1]。因此,為了改善病人的病癥,減少并發癥,給予病人有效,安全的護理干預是關鍵。鑒于此,本研究以收治的腦出血病人為對象,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礎資料 隨機抽取90例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間收治的腦出血病人,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年齡40-79歲,平均(59.53±0.25)歲,病程2-8天,平均病程(5.03±1.08)天;觀察組45例,年齡41-79歲,平均(60.23±0.32)歲,病程3-8天,平均病程(5.54±1.12)天?;A數據經過系統檢驗,數據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經臨床顱腦CT、核磁共振等診斷,確診;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全部知情,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意識、肢體障礙重癥者;心腦血管、肝腎缺陷嚴重者;技術和患者不愿接受研究者。
1.2 護理干預 對照組:普通護理,內容:給予基礎性用藥、生活指導等護理措施。觀察組:針對性護理,內容:(1)定期組織病人參與健康小知識講座,講座專門邀請專業性強、臨床經驗豐富的指導人員,增加他們的自身疾病的認知度,明確病因,靈活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另外及時回答他們的問題,充分讓他們感受到尊重、愛護,提高合作意識,增強治療依從性[2]。(2)治療期間,腦出血患者易發生煩躁、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導致病人往往產生自暴自棄的年頭。責任護士加強對病人心理狀態的關注,結合臨床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以盡量減少負面情緒引起的不良想法。(3)對病人詳細講解,治療成功的病例,使他們樹立勇于戰勝疾病的信念;同時嚴格按照用藥標準,監督病人服用藥物,禁止他們食用生冷等食物,叮囑不要熬夜。(4)多關注病人的氣道通暢情況,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必要時可采用吸痰器吸痰;每隔兩小時,協助他們翻身一次,并結合按摩手術對他們的肢體進行按摩,確保血液循環狀態;術后病人可能出現腦疝,做好瞳孔、反射等觀察[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病人給予不同的護理措施,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疾病知識、護理滿意度及住院時間,其中并發癥包括:靜脈血栓、壓瘡、尿道感染、肺部感染;疾病知識與護理滿意度全部采用本院自擬滿意度、疾病知識評定表評估,分值5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高,護理滿意性優[4]。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中數據包括兩種,計量數據用()表示,計數數據用[n,%]表示,兩種數據全部采用系統軟件SPSS23.0處理,其中t對計量數據處理,卡方對計數數據處理;數據經過檢驗,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 觀察組出現壓瘡1例、肺部感染1例、尿道感染1例,發生率6.67%,對照組出現壓瘡3例,肺部感染3例、尿道感染4例、靜脈血栓2例,發生率26.67%,X2=6.4800,P=0.0109。
2.2 疾病知識、護理滿意度及住院時間分析 觀察組病人的疾病知識評分(45.56±3.25)分,對照組(34.62±3.51)分,t=15.3416,P=0.0000;觀察組病人護理滿意度評分(43.12±5.18)分,對照組(30.88±4.54)分,t=11.9206,P=0.0000;觀察組住院時間(15.12±2.03)天,對照組(21.05±1.64)天,t=15.2430,P=0.0000。
3 討論
伴隨著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腦出血患病愈加增多,加之腦出血病癥具有變化無常、病情危急等特征,病人的生命健康威脅因素增加,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此外,因腦出血病癥是由多種病灶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出血后,腦功能出現無法逆轉的損傷,功能障礙病癥,特別是神經、軀體沒如果治療不及時功能障礙伴隨病人終身,嚴重時失去寶貴的生命[5]。因此,為了確保臨床療效,本研究以收治的病人為對象,給予針對性護理,結果顯示:相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疾病知識掌握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住院時間少,P<0.05。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給予病人病情前提的基礎下,針對病人心理狀態、營養狀態、并發癥等方面實施護理,有效預防壓瘡、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另外結合現代化護理行業規范化執行標準,確保護理措施井然有序開展的同時,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讓他們提高護理配合度。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病人護理期間,采用針對性護理,有效預防并發癥,并增強病人的疾病知識掌握度,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湛自蘭, 湛自娟, 鄭欣. 護理干預對腦出血非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并發癥以及滿意度的影響[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7(10):140-143.
許春達, 鄭俊青, 趙士宏. 流程化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圍術期病人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6, 30(19):2403-2406.
劉建榮, 曾娟, 唐小璐, et al.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不良情緒、遵醫行為及并發癥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6(5):895-897,共3頁.
孫翠, 王棟梅, 馬吉芬, et al. 系統護理模式對改善微創手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及減少并發癥的意義[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34):120-122.
許連芳, 趙菊梅.. 系統化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情緒和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 陜西醫學雜志, 2017, 46(11):1615-16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