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文環境的舉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構建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文環境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大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對于提高新世紀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圖書館的布局設計、人性化服務、對讀者的人文關懷及圖書館網站建設等幾方面,論述了構建圖書館人文環境的舉措及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圖書館人文環境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8-0087-02
【Abstract】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aper suggests the initiatives of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ibrary, humanistic service, humanistic care of the reader and library website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ibraryHumanistic environment
高等職業院校承載著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高等職業教育“應在保持職業教育獨特性以及因社會變遷的教育自省力之下,必須兼顧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不僅要培養有技術的專門人才,更要培養有人文氣息、有藝術氣質、有通識氣魄的技術人才?!盵1]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體師生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綜合能力起著重要的滲透作用,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創新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模式和管理機制、構建和諧的圖書館人文壞境,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人文關懷和育人作用,在培養現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圖書館人文環境的布局設計
美國著名學者Kurt Lewin 通過研究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認為人的行為是自身的個性特點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2]圖書館建筑、館舍布局、室內環境和室外周邊環境的建設應體現出人性化特點,營造具有濃厚文化蘊意、舒適寧靜的閱讀環境。
圖書館的建筑應是校園的標志性建筑。圖書館應在一個比較適度的范圍之內,為人們提供安靜、舒適、穩定、親切的人文環境,以提高工作、學習、研究的效率。圖書館整體建筑應處于綠地之中,四周栽種一些四季常青的灌木,并配以一些閑亭、座椅,再配上一些蘊含人文內涵的雕塑,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怡人環境氣氛,形成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圖書館的外部建筑設計應遵循大方、莊重、典雅的原則;室內一般應采用明亮淡淺的顏色,以營造出幽雅、寧靜、清新而又不失溫馨的閱讀環境。閱覽室、大廳、走廊、休息處等應擺放一些裝飾物,如一些綠色植物,這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調節視覺,還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館室內墻壁上可以適當地以風景畫、字畫加以裝飾,以營造出一種溫馨、親切、充滿人文的閱讀環境;大廳內還可通過展覽、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烘托出圖書館的人文氛圍。
二、促進圖書館人文環境的人性化服務
圖書館人文精神的體現,其要旨就在于人性化的服務,即理解、關心、尊重讀者,以開放的形象,平等自由的理念,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和優雅的人文環境,縮短館員與讀者、文獻與讀者之間的距離,為讀者獲取文獻信息提供便利、快捷的資料空間和傳送過程,為讀者創造一個親切、溫馨、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
1.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設施
圖書館不僅具有知識傳遞的功能,除了具有借、閱、藏的作用外,還應該具備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的功能,在服務流程中應以讀者為主體,“整合圖書館各種資源和服務功能,形成一個以服務為導向、以讀者需求變化為動態響應的服務體系”。[3]館內各個部門標識牌要清晰明了,服務設施齊全,如讀者憑借借書證可以及時在館內得到復印、打印、掃描等自助式服務。館內還可以開設具有文化氣氛的學術研究室和咖啡廳等設施,使讀者能夠享受到快捷、舒適、高質量的圖書館服務。高校圖書館在建筑設計上還應當考慮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如設計無障礙通道,以方便殘疾讀者能夠平等地利用圖書館,更方便地利用圖書館資源。
2.倡導圖書館員的人文服務
人文服務的核心就是關愛讀者。讓讀者有到館如到家的感覺,感受圖書館員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館員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于營造圖書館和諧的人文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圖書館員要注重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與讀者交談時,處處體現對讀者的尊重,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其次,圖書館員要維護好圖書館安靜優雅的學習環境。在圖書館的讀者調查中,有95%以上的大學生喜歡到圖書館學習,這不僅是因為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而且還因為圖書館安靜、舒適的環境適合讀書。圖書館員應維護館內安靜、有序的環境,為讀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圖書館員應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圖書查詢服務。館員不僅要為讀者提供借還圖書服務,還要具有一定的外語運用能力和計算機操作水平,而且要掌握圖書館本身的專業知識,并且了解一些學科相關知識,使讀者得到更便捷、更專業的服務。黃靜[4]認為,“圖書館員只有自身道德修養水平的提高、職業理念的強化、敬業精神的增加、學識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思想、有內涵、有品位,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在與學生相處時,才能從人格上感化學生,才能由內而外地、自如地將高尚的情操滲透到每一個細微之處,讓學生感受到在圖書館學習的幸福,或是一種享受?!?
3.積極開展圖書館人文教育活動
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的是各方面和諧發展的人,是更具人文素質和文化底蘊的“技術人文主義者”,[5]圖書館可以借助本身特有的人文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活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講座等。陳勤[6]認為,圖書館開辦學術講座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求知問學、拓展視野、陶冶性情、塑造自我的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目的是對他們知識結構的完善和思想境界的升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圖書館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讀書活動或書評活動,促進學生辨證地去閱讀、去欣賞作品;促進讀者間的交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帶給讀者真正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三、加強與讀者的溝通,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一般來說,讀者與圖書館的直接溝通主要體現在圖書借閱環節。實際上,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及對讀者的服務應該開始于圖書采購、圖書編目,到上架流通,注重在整個過程中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比如,圖書采購員在進行圖書采購之前,要通過直接深入到讀者中,或發放問卷的形式征求讀者的閱讀及學習需求,還應該經常與圖書館借閱部門溝通,利用圖書館的管理系統統計分析圖書借閱情況,以便及時購入讀者急需的文獻資料。采購員還應當了解學校的學科建設情況,及時調整購書計劃,以便滿足新專業及特色專業資料需求;在圖書編目過程中,對圖書進行嚴格的科學分類,做好各個字段的錄入,以便讀者從多角度、多途徑都能檢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獻資料;到館新書在編目加工后應及時送到流通借閱部門,以便讀者能夠及時借閱新書,減少滯留時間;在開架借閱中,圖書館也應重視圖書的及時上架整理工作。圖書館應從方便讀者的角度考慮制定圖書排架的原則,達到“人書一體而無阻隔,使莘莘學子如魚入書海,任其暢游”,[7]從而體現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四、突出圖書館網站建設的人文特色
高校圖書館網站資源建設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特征。網站內容清晰,便于讀者使用,體現了網站建設對讀者的人文關懷。網站內容做到及時更新信息,如把最新上架的圖書、期刊和定購的電子資源等信息及時發布到網站上,讓讀者了解最新的圖書資源信息。高校圖書館在網站建設過程中,應結合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專業特色,注重挖掘和開發特色資源,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最終以特色贏得讀者。[8]另外,為了方便讀者,體現人文精神,還應該開發網站信箱、BBS、留言簿、網站咨詢等設備服務,讀者只要有疑問,幾乎都可以通過網絡解決,如讀者通過圖書館網頁可以及時查詢個人借閱信息,還可以進行網上續借和網上圖書預約等服務。通過留言版和Email地址登記,也便于圖書館員將圖書的過期通知、催還通知、預約取書通知等發送到讀者的電子郵箱。圖書館網站的人性化服務還體現在網站的拓展功能,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館際互借、制作網絡課程、特色資源上傳及下載等服務。同時,圖書館定期舉辦用戶培訓,使讀者掌握使用網絡查詢信息的基本知識,或針對師生進行課件制作等培訓,全方位為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
五、結束語
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是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通識人才,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大力加強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對于促進高等職業人才素質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的人文環境建設,為讀者全方位地構建一個充滿人文氣息和科學精神的圖書館學習環境,使學習者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明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論:素質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6
2 Paula Silv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83:205
3 李 雪.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人文關懷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40
4 黃 靜.高校圖書館人文精神與德育個體價值的培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76
5 王英杰.試談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趨勢及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比較教育研究(外國教育動態),2001(3):51
6 陳 勤.高校圖書館人文學術環境的創設[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02(5):17
7 曾 召.中國高校圖書館人文精神初探[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8(4):60
8 周 軍.網站建設與高校圖書館人文新空間[J].情報探索,2008: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126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