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師德教研活動為例談師德建設工作的“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范,更好地實現“共情潤心 雙格發展”的教育理念,我園創新園本教研活動,探索師德建設的內容、途徑以及方式方法,實現以研促教的目的。本文以一次師德教研活動為例,分享我園在師德建設方面的一點經驗和做法。
  一、收集實踐真問題
  教研活動的主題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我園在開展師德建設工作時,將師德建設融入日常教研工作,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討和解決問題,努力做到切合師之需、優化師之德。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教師如何對被忽視幼兒進行專業化支持。我們發現,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存在教師忽視幼兒的現象,教師對被忽視幼兒的關注與支持有待加強。為了深入開展教師對被忽視幼兒的專業化支持研究,引導教師進一步加強對自身教育行為的覺察與反思,進而改進支持策略,我們先組織教師們對忽視幼兒的原因及被忽視幼兒的支持策略進行了研討和交流,教師們提到的重要解決策略是家園合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圍繞教師從家園共育的角度對被忽視幼兒進行專業化支持,設計和實施了一次師德教研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聚焦兩個問題:引導教師掌握專業化的方法與家長形成合力,共同促進被忽視幼兒的發展;引導教師認識到教師專業化在家長工作和在師德建設中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教師的職責和擔當。
  二、關注教師真需求
  1.問題的設計
  在開展教研工作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案例分析等,讓教師們更有深度地參與討論活動。但是,在此過程中,組織者一定要關注教師的心理需求,與教師共情,進而引導教師更好地參與其中。
  例如,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為了讓教師認同被忽視幼兒這一現象,引發教師的共鳴與反思,我們在活動之初設計了一個提名游戲:請教師們在兩分鐘的時間內,寫下自己班級幼兒的名字(可以是小名、符號)。
  這個游戲對于教師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苛刻的游戲時間的設置就是為了讓“被忽視”這個現象浮出水面,引起教師內心強烈的認知沖突,進而激發起教師對日常保教理念與保教行為的自我反思。
  考慮到個別教師可能會因沒有完成任務而認為自己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忽視了一些幼兒,進而產生心理阻抗,或是感到自責和內疚,在游戲結束后,我們請教師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分析未寫出幼兒名字的原因,希望教師能夠通過交流討論發現,規定時間內沒有寫出所有幼兒的名字是一個普遍存在卻值得深思的現象。這種方式有利于緩解教師內心的焦慮,使教師能夠在適當受保護的心理氛圍中開展師德研究工作,推進教研活動的深入。
  2.選取案例時,要事先幫助教師做好心理建設
  之后,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案例,引導教師們討論如何以專業化的方式支持被忽視幼兒。案例是一個5歲的小女孩,假期結束回到幼兒園之后,出現經常尿床、尿褲子等問題,教師與家長多次溝通但并沒有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這個案例來自中班C老師帶領的班級,基于教研的需要,只截取了案例的前半部分??紤]到討論時,教師們提出各種各樣的改進建議可能會讓C老師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案例的遴選、案例改編、活動現場C老師是否發言,每個環節,我都提前與C老師溝通,尊重她的感受。研討過程中,C老師在教師們分享各自想法之后主動發言,感謝大家全面的分析和給予的建議,樸素而動情的表述贏得了大家的掌聲。通過此次活動,C教師進一步收獲了專業上的自信和職業的認同感、自豪感。這正是我們想看到的,也實現了教研活動的初衷——幫助每一位教師積極參與活動,并在此過程中有獲得感、成就感。
  三、鼓勵教師真參與
  1.在真實情境中體驗參與
  教研活動通過真實情境的設置,讓教師們充分地感受和體驗師德建設的熱點問題。
  此次教研活動,共設置了兩個情境。
  情境一是借鑒同伴提名法,請教師在兩分鐘的時間內寫出本班全部幼兒的名字。然后討論交流“大家看看寫好的名單,哪些寫下來了?哪些沒有寫下來?”“有哪些原因讓你沒有寫出來一些幼兒的名字?”“這個游戲對我們的日常保教工作什么啟發?”
  情境二是展示一個真實案例,請教師們討論交流“如果您是小可的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您會怎么想?為什么這么想?”“接下來,作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您會怎么做?”選取部分案例的呈現方式具有較好的思辨性,能夠更好地讓教師們換位思考,促進教師的思考和研究。
  2.在解決問題中共同參與
  本次教研活動旨在通過對師德案例的深刻剖析、感悟,提高教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教師職業責任與其他職業的不同,認識到教師專業化在師德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師德實踐的措施和方法,只有教師自己感悟到、主動說出來,才更有可能實現。因此,教研活動采取了小組的形式,設計了多個問題,讓每一位教師都有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這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教師,激活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教師真正成為研究和實踐的主體。
  四、活動后的真思考
  1.關于提名游戲的再思考
  提名游戲引導教師關注沒有寫出來姓名的幼兒,討論并分析沒有寫出來的原因。教師們通過小組討論,歸因如下:提筆忘字、出勤率低、性格內向、與教師互動少、沒有固定的玩伴、教師日常關注比較少。
  分析教師的歸因,我們發現教師對原因的分析由指向外部逐漸指向自己,教師們能夠意識到幼兒被忽視的問題,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防御。為了給教師們的教研活動創設一個更加安全的心理環境,我們嘗試讓教師寫出關注被提名幼兒的原因,之后冷靜分析,以此促進教師思考如何公平對待每一名幼兒。這種方式或許會讓教師更放松,更容易接受“被忽視幼兒”話題的導入。
  2.關于教研組織形式的再思考
  教研活動的組織形式有很多,但是作為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要時刻謹記:教研活動的形式要為內容和目的服務。在設計教研活動時,不僅要考慮教研形式本身的特點,更要回歸到人上來,思考教師的原有經驗和現有水平,思考何種方式更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與,思考組織者對不同教研方式的駕馭能力等。最終,權衡利弊,選出最佳方案,以此保證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效果。   3.對師德教研相關概念的思考
 ?。?)師德與專業的關系
  師德,與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共同組成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師德與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又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不同生涯階段或專業發展水平的教師,師德水平與需求并不相同,師德教育應當有不同的建設重點,需要不同的策略。本次教研活動結束后,作為組織者,我應該根據教師們的感悟,進一步梳理清楚師德與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關系。同時,思考如何針對不同生涯階段和發展水平的教師,給予進一步師德教研支持。
 ?。?)兒童權利與兒童心理需求的關系
  本次教研活動中,大多數教師能夠從兒童權利的角度談自己對案例中女孩遭遇的思考。但是,有的教師對兒童權利的理解還只停留在機械記憶層面。為此,我們可以考慮在接下來的教研活動中,讓教師思考《兒童權利公約》與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特點之間的關系,思考《兒童權利公約》的價值,更為深刻全面地認識兒童權利公約的內涵和實質。
  4.對教師答案梳理的再思考
  圍繞案例分析,第一組呈現的策略是:多關注、多擁抱,幫助女孩適應中班生活;幫助建立時間觀念并及時肯定強化;開展集體活動,學習交往技巧;以強帶弱;注意與家長溝通的技巧,換位思考;和家長共同制定行為習慣培養方案;記錄幼兒的點滴故事,與家長反饋;抓住幼兒興趣,尊重她,鼓勵她大膽表現。
  第二組呈現的策略是:(1)對幼兒的策略:保護幼兒的隱私,在隱蔽的地方更換衣服并注意言語的適宜;發現幼兒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尊重幼兒自己的選擇,給她足夠的空間,理解了解幼兒、共情幼兒;對幼兒多鼓勵,多提供展示機會;(2)對家長的策略:深入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及親子關系;給家長一些專業的策略和專業的支持;反思與家長的溝通方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對家庭、對幼兒發展權的尊重;不放棄。
  教研活動現場,我的做法是將教師們本次回答的策略與之前教師們梳理的策略維度建立對應關系,期待教師們可以在豐富和完善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生成新的經驗。
  活動后,我再次仔細分析教師們提出來的策略,并問自己,為什么大家說的策略或方法相對籠統,可操作性不強呢?這可能與我給出的問題不夠聚焦有關。我是否可以進一步引導教師思考:“案例中,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請針對每一個問題,給出具體可操作性的方法?!边@樣會更有利于教師總結梳理經驗,也會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
  師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師德建設工作不能只是說教、要求,應該結合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真困惑、真需求,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喚醒教師的真思考,促進教師的真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教師獲得自身師德水平的提升及專業化的發展,幫助教師靈活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師德倫理問題,真正推動師德建設工作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ㄗ髡呦抵袊鴥和行膶嶒炗變簣@保教主任)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29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