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醫學高等??茖W校網絡教學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燕軍

  摘要: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一個由硬件、軟件、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機構組成的一體化有機的系統。本文從系統物質基礎、教學系統支撐平臺、學生如何進行學習、如何實際開展教學工作四個方面來考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網絡;應用軟件;信息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7)18-31770-02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
  WANG Yang-jun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Public Teaching Department,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info-age's requirements to the talent quality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and network instruction, followe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 network instruction. It then analyses the new change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that network instruction brings to school teaching. It finally suggests that several problems should be urgently noticed in carrying out network instruction.
  Key words:info-age; school instruction; network; network instructi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1 引言
  
  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開展網絡教學有何意義?它對學校教學將會帶來什么影響?當前開展網絡教學應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這些問題作初步的探討。
  
  2 開展網絡教學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
  
  教育是一個產業,其產品的好壞需要社會的檢驗。我們不能脫離社會大環境來討論人才的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式。同樣,網絡教學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我們對網絡教學的討論也必須從信息時代的特點談起。
  2.1 信息社會的教育的特點
  2.1.1 具有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即具備高度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而不應當是只接受知識、只會記憶和背誦前人經驗、不善于創新也不敢于創新的知識型人才。其實,創新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度、任何民族"進步的靈魂",在信息時代,由于競爭的激烈,對人才的創新素質的要求顯的猶為迫切。
  2.1.2 培養的人才要學會認知,具有信息的獲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這是信息社會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信息社會知識多、更新快,學習者必須“有選擇地學、不斷地學”,想從老師那里學點知識以“一勞永逸”已經不可能了?!笆谥~,不如授之以漁”,明智的選擇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尋覓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如何利用各種認知手段以不斷獲得新知,使自己與時代同步。
  2.1.3 具備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學習者學會認知,另一方面需要社會構建完善、方便的終身教育體系,使人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進行知識更新。
  2.1.4 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同樣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競爭之激烈,對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以外,還要求其內容科學、方法優化,使學習者可以優質、高效地接受教育。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一方面對教育的產品即人才的素質結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對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機會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網絡教學的優勢
  2.2.1 網絡的信息量大、信息傳遞便捷、交互性強的特點,有利于開展發現式和協同式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2.2.2 網絡是信息社會最為有效的信息獲取工具,開展網絡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
  2.2.3 開展網絡遠程教育,是信息時代最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方式。最后,網絡龐大的信息資源、優越的多媒體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為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網絡服務日臻完善的時代,面臨的是一個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時代 ,開展網絡教學是時代的需要,是學校教學的必然選擇。
  
  3 網絡教學給學校教學帶來的新變化、新特點
  
  3.1 校園數字化
  隨著網絡教學的開展,學校將逐步形成依托校園網絡的數字化校園環境。包括教學資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統,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學生管理、考試成績查閱、緩考申請等)系統,電子校園(包括實時授課、點播、答疑、作業提交等系統以及數字圖書館等)等等。
  3.2 教材的科學化
  根據教學理論和傳播理論,充分利用網絡的多媒體和超連接的特性,網上教材將趨于多媒體化、非線線性化;更為重要的是網絡教材更新迅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將有利于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3 學生主體化
  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了認知的主體,從被動地學到主動地學,從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地學到帶著任務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從按部就班的學習到自定步調自定目標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而教師角色將逐步發生變化,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講授者變成信息組織、編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不是“講壇上的圣人”,而是學生的親密朋友。
  3.4 教學組織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這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使個別化學習、協同學習、課堂教學、遠程網絡教學等多種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4 網絡教學主要八種方式
  
  4.1 視頻廣播:由網絡管理中心通過播放視頻(實時視頻或錄像)。這種形式與電視或播放錄像沒有太大的區別,學生無法控制,實際上一種直播課堂式的教學。它的好處是學習者不受地域和人數的限制,且占用帶寬?。ㄖ恍?.37M),多用于名師授課、學術報告、重要會議的直播等。
  4.2 視頻點播:學習者可以根據需要對服務器中的視頻進行點播。內容可以是電視教學片,也可以是課堂實況錄像。由于是非實時的點播,所以我們可以對其精心設計(插入圖文、視頻、動畫等)。NVP(network video presenter)是VOD的一種,它的好處是在教學的視音頻信息的基礎上同步播放電子幻燈,是普通VOD基礎上的二次開發,有利于教學信息傳遞更為有效。
  4.3 視頻會議:視音頻多向實時傳輸的形式。由于設備昂貴,應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師答疑。
  4.4 WEB教材:把教學內容作成網頁的形式。其好處是編制難度不大,運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4.5 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語言或課件開發工具開發的教材,一般通過下載到本機運行。
  4.6 BBS論壇:師生間、學習者間以電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協作。
  4.7 聊天室(教學討論區):師生間、學習者間通過文字、語音等形式異地實時交流。
  4.8 e-mail:師生間、學習者間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還有其它方式,有待進一步開發??傊?,我們要依托校園網,營造數字化的校園環境,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5 對當前學校開展網絡教學幾點思考
  
  開展網絡教學的大勢所趨,無論如何,我們即將面臨的是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學校都應該創造條件開展網絡教學。在開展網絡教學的問題上,我們應少一些彷徨,大膽實踐,敢于邁出第一步。可以采取抓示范課的形式,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在干中求發展。
  網絡教育的開展,給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術機構應不斷地對廣大的教師進行網絡教學方面的培訓和研討,內容可包括現代教育基本理論、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多媒體計算機使用及課件的編制、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網上信息的下載、網頁設計以及網上教學信息的開發、網絡教學模式等)。當然最佳途徑是利用網絡開展培訓,這樣更為真實有效,更有說服力。
  網絡建成以后,我們只有不斷開發其功能,才能為教學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支持。一些院校校園網建成以后,僅僅是作為文件傳輸的工具,網絡運行效益極低,這不僅是巨大的浪費,更給網絡教學的開展帶來了技術上的障礙。
  總之,網絡教學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重大抉擇,網絡教學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大膽涉足網絡教學;但與此同時,不應完全否定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長,學校應充分發揮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圍,注重教學的優化設計,尋求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優質高效地培養能夠適應時代要求適合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 信息技術教育應用[M]. 人民郵電出版出,1997.111-115.
  [2](美)Todd Cook. JSP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3]耿祥義, 張躍平. JSP實用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5.
  [4]薩師煊,王珊. 數據庫系統概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91-132.
  [5]劉成新. 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與評價[J]. 電化教育研究,2000.3(15).
  [6]曹衛真. 教育信息化及對教育技術培訓內容的思考[J]. 中國電化教育,2000.3(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0843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