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用航空維修市場拓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國內外技術快速發展,我國的航空事業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在中國國力增長的快速帶動下,中國的民用航空隊伍不斷地發展壯大,同時也帶動了中國的航空維修市場的迅速發展。因為油價的上漲,導致航空運輸事業的成本急劇上漲,迫使航空公司不斷地想法設法降低運輸成本。因而,降低航空維修的成本勢在必行?,F在我國民用航空維修企業還面臨著維修技術的落后,生產能力不夠,維修人力資源短缺等總舵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發生,本文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給予有關部門提供幫助。
關鍵詞:航空維修;市場;拓展;分析
中圖分類號:V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8-0235-02
1 在民用領域航空維修企業的市場分析
1.1 民用航空維修企業的維修質量分析
目前我國的飛機及飛機維修體系大都是根據我國的民用航空規章的要求建立起來的。航空維修企業的維修能力主要還是看維修之后的質量問題。為了保證民航及通航飛機在維修之后的持續續航性,中國的民用規章中要求維修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以保證飛機的續航性。
民用航空維修廠的質量系統具有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兩大功能,質量控制系統是在總檢驗師的領導下創立的一個獨立系統,直接向維修廠的廠長負責,行使獨立之權,具有質量否決權。維修廠的質量方針是:質量第一,保證每一架飛機的維修質量。堅持以民用航空規章為核心,貫徹落實預防原則。
在民用航空的初期飛機設計中,由于當時的科學技術和制造能力的落后,使得飛機事故的發生原因大都集中在機械故障上,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空中事故的發生絕大部分都是由于人為因素的失誤而造成的。因為空中事故的后果和影響巨大,所以安全性就一直是維修業的重中之重。安全性的質量活動存在于整個維修過程,所以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性制度,制定各種工作的規范化程序。通過對所有參加維修的技術人員的培訓,使所有的維修人員得到專業的知識和工作程序的培訓,每一個維修人員都要熟悉各類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法,經常對飛機進行隱患排查,使飛機的安全系數不斷提高。
飛機的運行包括使用和維修兩個方面。隨著飛機的頻繁飛行,飛機各部分的零件都會發生變化。飛機各部分性能的改變需要通過不斷的、及時的檢查和維修才能使得飛機各部分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可靠性是決定飛機是否還能繼續服役的重要指標。通過建立可靠性管理系統,制定切實可行的維護方案,對飛機開展可靠性維修活動,從而使飛機持續處于適航狀態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1.2 民用航空維修企業行業的市場分析
1.2.1 宏觀政策分析
隨著我國各項實力的不斷增強,國內的航空產業面臨著騰飛的契機。國家在計劃已經明確將大力發展航空事業,我國已經在“十一五”期間啟動大型飛機研制項目?,F代飛機的制造技術集合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三新”技術為一體,而民航維修是除自身帶動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促進了飛機設計、制造手段的發展。通過我國的航空制造業和民航維修業齊駕并驅的發展,可以使我國兩大產業迅速壯大起來。
國家和行業的主管部門都很關注中國民航維修部門的發展,不斷的制定有關于維修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規定。不斷的完善我國現代民航建設體系。目前民用航空產業及航空維修產業是國內交通運輸的支柱產業,而且一直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這將會促使我國的航空維修企業不斷的完善提高自身管理制度,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向國際的優秀企業看齊,為加入世界市場做好準備。
1.2.2 國家產業政策分析
為了支持飛機事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對飛機維修勞務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6%的部分實行由稅務機關即征即退的政策。這將會大大降低航空產業的建造成本,增加了產業的競爭力。
我國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成為了民航強國的主要動力。從國家“走出去”的戰略要求來看,我國民用航空的維修和保障能力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水平,一方面將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戰略的實現,另一方面確保并推進了與沿線國家在民航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我國民航維修業近些年的無論在體量還是技術能力方面均實現了快速發展,與國外的競爭也從勞動力價格優勢轉向綜合競爭力優勢,后續將在部件維修等深度維修領域同世界先進的維修企業展開局部競爭,實現我國民航維修產業的全面發展。
“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和政策正在促使我國民航維修領域借助其東風,積極走出去,邁開國際化的步伐,讓航空維修企業真正走向世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民航維修產業,在國際維修市場上努力爭取扮演、制定并改變世界航空維修市場規則的重要角色。
1.2.3 民航維修相關的規章和政策
為了使我國的民航業與民航維修也能夠和國際接軌,國家發布了飛行標準規章,以規范制約中國民航的管理工作。民航局頒布了CCAR-91部和CCAR-43部兩部維修管理方面的基礎性法規,為通航的運行和日常監管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但由于維修類技術規范和指導性文件的缺乏,導致了局方在進行日常監管時缺少適用于明確、統一的標準,民航維修企業或民航公司在從事日常維修工作中,出現了缺乏明確的技術類指導的情況。
2015年民航局頒發咨詢通告《航空器機載設備等效符合性方法指南》(AC-91-24),為通航如何采用等效符合性方法滿足規章規定的機載設備要求提供指南,解決了多年來,民航公司在實際運行和使用中反映出的有關機載設備符合性方面的困難和問題。2017年民航局又組織制定了調整通航維修政策的文件草案,修訂了CCAR-145部的《航空器航線維修》和《維修單位異地維修》,其中,通航維修管理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在民航維修企業中推行“企業規章符合性法定自查”制度。
民航相關規定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充實了通航維修技術規范和標準,為通航維修保障和局方的監管提供必要的指導,同時為我國航空維修企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更在政策的指導性和規范性方面推動我國航空維修企業建設成國際性的維修企業,同時還為國家航空維修產業培養了合格的技術維修人員。 2 民用航空維修市場拓展分析
我國的民航及通航企業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與民航及通航有著緊密聯系的航空維修企業也同樣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和空前的發展。
整個民用航空維修企業的未來行情預測:維修市場增速快,利潤率高。從全球來看航空維修市場的增速超過預期,國外航空維修產業的利潤很高。其中的利潤從高到底依次可以分為發動機維修、部附件維修、航線維修和機體大修。但國內民用航空維修產品技術能力及利潤較比國外差距仍然較大,關鍵技術仍然未能完全掌握,關鍵產品的維修依舊受制于人。
維修市場的產業結構穩定,根據統計,在全球的航空維修中,發動機維修是航空維修的最主要的業務。發動機的升級維修極大地驅動了飛機改造這一業務的技術和產業發展。預估計未來航空維修四大業務依舊將維持現有的占比平衡狀態,除非有新的科學技術的突破。
2.1 建立航空維修的大數據分析系統
飛機的結構復雜,零部件眾多,要想確定飛機什么地方出現了問題就需要進行一個系統的分析。在世界上維修最多的部件就是發動機。發動機的故障可以分為:性能性故障、結構強度型故障和附件系統型故障。要精確的找到到底是哪種類型的故障,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在當今社會上,僅僅是保證航空發動機的維修安全是遠遠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要求的,在進行安全可靠的維修的同時還要能夠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例如,國內的各個航空公司采取定去維修的方法,發動機未發生故障就已經開了檢測,雖然降低了發動機出現問題的機率,提高了發動機的使用效率,但是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在德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工業4.0就是基于將網絡的高級計算能力有效的運用到現實世界中,從而在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都可以通過傳感器進行收集、匯總,然后通過系統的分析進行智能化的生產。將航空發動機的各個零部件的數據都通過數據庫與互聯網連接,建立航空發動機維修大數據庫,這樣就可以,通過數據庫,經過傳感器進行判定發動機的故障類型,經過與傳輸數據庫的數據進行一個對比,就可以知道發動機的是否可以正常運轉。這樣飛機的發動機就不需要定期維修。節省了國家的有限資源,提高了發動機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航空維修的成本。通過建立工業4.0體系可以改進傳統的工藝手段,給航空發動機的設計理念帶來一場創新。
2.2 制定合理的系統,實行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
企業要結合本身的實際情況、市場的發展狀況制定一套符合本企業的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企業對自身的戰略資源的儲備做到得心應手的管理。通過專業的技術分析,對企業的資產及資源的儲備做好規劃,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在制定工作計劃時對企業自身的實力得到一個更好的認識,不會出現計劃太大,從而造成失誤的情況。企業在制定管理系統時,還要注意對經濟、國家政策、市場信息的收集,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航空維修企業可以實施可視化管理,主要是對供應商、生產商、規格型號的價格、品牌等信息的清晰程度,確保知道每一個過程的具體使用情況。
航空維修企業在實行可視化管理的同時,還可實行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將信息流、物質流、貨幣流進行“三流合一”。物資的采購信息要和貨幣的支出信息實行同步,防止出現差錯,同時還要與物資的需求信息進行同步,提高企業物資供應鏈的速度,方便企業的信息整合,使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3 積極推動運輸方式的改革,促進行業的發展形式
優化交通運輸設施的根本構成,積極取得國家的預算。保證航空維修企業的正常運行生產經營活動、正確開展企業的組織目標,使得企業不斷進步,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好的貢獻。企業通過交通信息的收集建立交通信息化標準系統。通過貨物運輸的改革方式推動運輸方式的改革,利用航空運輸的舒適安全、速度快、機動性快的優點,可以促進行業的發展。隨著飛機越來越普遍的使用,航空維修企業的的訂單數量就可以變多了。專業化的整合方式,創造客戶,使航空維修企業獲得大量訂單,從而獲得大量的經濟利潤。在新機維修領域中,按照機型設立相關的維修部門,進行做到專機專人的服務方式,充分調動整個公司的優勢資源進行維修,提高維修速度,促進行業的改革。
3 結語
我國航空維修企業的快速發展,讓其行業可以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競爭實力。本著穩定發展航空維修企業的做法,讓其成為我國航空領域的堅實后盾,通過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使得航空維修企業可以更好地發展。理想的航空維修企業要會根據市場的情況、客戶的要求、國家政策的變化等原因進行企業市場的改革,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鵬程. 航空Q公司商業航空領域戰略規劃研究[D].西北大學,2017.
[2] 張一瑫,吳詩輝,劉曉東,等.基于集對分析和馬爾科夫鏈的航空維修安全動態評估[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6,26(01):122-128.
[3] 王燕青,馮賀.航空維修人員疲勞影響指標研究[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5,22(06):139-142+1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7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