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生物專業核心課程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生物專業核心課程實驗內容的改革。要實現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技術型生物專業人才的目標,尤為要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既可以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又可以提高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但目前實驗內容存在一些問題,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生物專業;核心課程;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3;Q8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1-011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053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y the reformcont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ecology major cor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sts in the field of practice ability stro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targets, especiall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but at presen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content, reform is imperative.
【Key words】Ecology major; Core curriculum; Experiment teaching
在21世紀,生命科學得到了快速發展,生物技術已經成為助力經濟迅猛發展的重要支柱。理工類以及綜合性大學都設有生物專業,由于受當前條件的限制,生物專業招生規模與其它專業相比來說不大,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多側重于基礎。
由于面對就業與生存問題,生物專業學生的考研率與其它專業相比來說居高不下,應屆的本??飘厴I生多就業于生物科技公司的銷售。隨著學校轉型的需要以及社會急需的是具有較高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畢業生,生物專業急需進行核心課程的改革[1-2]。
1 生物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經濟目前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人才是非常關鍵的因素。與培養人才關系密切的素質教育應該加大力度發展[3]。素質教育的手段主要突出實踐和實踐技能。隨著我國調整經濟結構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技術技能型人才急需。在獨立學院中設立的生物專業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實驗和實踐教學資源相對來說比較匱乏,生物專業培養方案則更注重理論上的講解,導致實踐教學部分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教學體系。但是,伴隨學院對實驗室投入的進一步增加,不斷改善硬件資源,生物專業實驗教學以及學生創新培養需要能得到滿足。面對地方以及社會的需求,緊接而至的就是獨立學院對實踐教學的改革,形成獨立學院特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完成的實踐培養綜合體系,花大力氣來培養生物專業具備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由于教學資源、教學內容以及教育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導致教學效果不能完全凸顯出來。這就需要對核心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實施積極改革,以教學內容與教育方式的更新促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利用這樣的方式,真正發揮核心課程實驗教學的作用[4]。
2 生物專業核心課程實驗教學內容改革
2.1 優化重組實驗內容
近年來,醫學院校開始廣泛設立生物專業,與傳統院校的核心課程實驗課教學相比較,生物專業所需要開展的核心課程實驗課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核心課程實驗教學進行改革,逐步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建立合適科學的生物教學新方式。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它們相互聯系,交叉滲透,因此存在課程內容重疊較多等問題,造成所開設的實驗內容有相互重復的現象且不具備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所以理清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細胞生物學5門核心課程的交叉部分,合理安排5門核心課程的實驗內容避免重復。5門核心課程的實驗教學改革主要以學生為中心,對過舊的實驗教學內容必須進行進一步的綜合與優化,操作知識、基本技能才能作為重點進一步傳授給生物專業學生。
2.2 增加設計性實驗
傳統的實踐教育的目的一般只為加深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所以設計實驗內容只為配合理論教學內容的安排,所以無形中就限制了對實驗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實驗內容將重點放在理論知識驗證上,所以實驗內容安排上比較少涉及研究性、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突出對基本理論的掌握,實驗多為驗證實驗,不免造成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鍛煉的忽略,那么無形中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作用就不斷削弱了,造成的嚴重后果就是培養出的生物專業人才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在實驗教學改革中,應該逐漸減少5門核心課程中的驗證性實驗,不斷加重具有綜合性、研究性、設計性特點的實驗內容的比重。通過調節實驗內容來協調理論性與應用性的關系,增加實驗內容的實用性,注重實際應用[5]。
2.3 優化實驗教學體系
傳統生物專業實驗課程根據理論課內容進行安排,實驗內容突出與理論課內容相聯系,因此將連續性實驗分成多個學時,使課時安排較為分散且彼此聯系較少。同時按照理論內容分配實驗課程,以示教的方式進行傳授,使其占據整個學期的實驗課程的大部分比重,使實驗教學體系不夠完整。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的安排極易造成學生的學習狀態處于被動,進一步造成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不扎實,且綜合能力未得到培養。在實驗教學改革中增加5門核心課程實驗內容的連續性,按照核心課程的實際情況調整各個實驗的實驗學時,形成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練實驗基本技能,且也可以將多門學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綜合實驗,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2.4 鼓勵學生參與實驗過程
由于時間的限制性導致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材料的準備以及處理都是由實驗老師準備好,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并不了解整個實驗的基本流程,僅僅是對實驗的其中一部分進行操作,這樣學生對實驗的了解一知半解,從而降低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性。因此,從實驗的準備開始,整個過程均由學生自己動手, 獨立操作,獨立分析,最后得出實驗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繼而去解決問題,學生對實驗結果是比較重視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促使學生提高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也可以滿足學生對實驗的全過程以及實驗方法的好奇心,進一步可以實現教學、科研的融合,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的加深,另一方面又激發了參與實驗者的科研創新能力以及綜合實驗技能。
為了使學生將來適應人才需求的形勢,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我們的目標是要將生物專業學生要培養成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技術型人才,5門核心課程實驗內容的改革是必須面對且急需進行的。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需要在現代教學中特別強調加強學生實驗能力,且實驗教學的加強能夠更好地提高各方面能力,也是理論聯系實踐的直觀教學,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進而更全面地掌握了理論,綜上所述,通過調整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來進一步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把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巨大潛力挖掘出來。
【參考文獻】
[1]張磊,王會巖,劉磊,姜勇,李艷.醫學院校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3):104.
[2]鐵軍,白海艷,劉瑞祥.產學研合作教育背景下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長治學院學報,2016,33(05):19-21.
[3]李曜明,張婷.伴隨著“中國奇跡”的創造和延續,中國職業教育拉開了“升級版”的大幕——關于中國職業教育9年快速發展的述評[J].職業技術,2014(08):26-28.
[4]肖國生,胡廷章,黃小云.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業“3T”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黃山學院學報,2009,11(05):129-131.
[5]張紊瑋,王毅,贠建民,李永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食品工業,2018(03):57-59.※基金項目: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校級課題(應用型本科生物專業核心課程實驗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2017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9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