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光點成像智能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的發明源自于媽媽遇到的一件麻煩事。那天爸爸出差,我在寫作業,天花板上的燈突然壞了,房間里面一片漆黑。媽媽打電話給燈具店老板,老板讓媽媽量燈管的尺寸,這樣才能帶合適的燈具上門更換。然而因為沒有梯子,我們沒法攀高測量,結果房間黑了好幾天,我們勉強用臺燈照明。那時我就想,有沒有一種尺子能夠快速隔空測量燈管的尺寸呢?
研究過程
有了這個想法后,我就自己上網查詢一些資料,爸爸和老師也給了我很多幫助。后來我們發現:通過手機拍照可以測量物體的尺寸,但是物體旁邊必須有參照物,比如1張名片或1個硬幣。通過照片中物體和參照物的比例關系,可以計算出物體的實際尺寸。為了研究比例問題,我提前學習了6年級的數學內容,學會了通過比例關系計算物體的實際尺寸,這著實讓我在同學面前炫了一把,我一下子成了班級的小名人。
可是問題隨之而來,這并不能解決媽媽的麻煩事。要在天花板上的燈管旁邊放1張名片,好像不太現實。到底該怎么辦呢?還有什么更好的參照物嗎?
創新解決方案
由于一直沒有找到能“爬”到電燈上的參照物,我的研究陷入了絕境。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我和同學玩激光筆在墻面上追逐游戲的時候,突然發現2支激光筆并在一起時,光點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這2個激光點,能輕松“爬上”高處的電燈,我迫不及待地和家長、老師分享了我的這個發現。
由于這個意外的發現,我有了新的靈感。經過一次又一次實驗,我終于成功了!我把它命名為“雙光點成像智能尺”。智能尺是由1個底座和1個智能拍照手機組成的。木頭底座是我弟弟的玩具,2個孔間的距離是15厘米,在這2個孔里各放1支激光筆,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那么無論要測量的物體是近還是遠,只要物體在正前方,激光筆的2個光點照到物體上時,間距也一定是15厘米。
測量時,用手機將被測量的物體拍照,雖然畫面是縮小了的,但是光點和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不會改變。量出手機屏幕中光點間的距離和物體的長度,可以計算出二者的比例,再乘以我們已知的光點之間的實際距離15厘米,就能得到物體的實際尺寸。通過多次實際使用驗證,雙光點成像智能尺還是相當精準的。
我發明的雙光點成像智能尺只需用手機拍照,不需要接觸要測量的物體,就可以快速方便地進行測量,非常方便實用!
創新研究實用效果與后期研發
智能尺在“清清園藝坊”的植物觀察實踐應用
“清清園藝坊”是我們學校的STEM課程。學校參加了小學科學網“魔豆”成長記錄活動,每一位同學都親自種植1株魔豆,然后仔細觀察記錄魔豆苗的成長。由于種子與環境的原因,魔豆生長情況不一樣。有的種子才剛剛開始破土,有的豆苗已經長出第1片子葉;有的魔豆苗還不到5厘米高,有的就已經長到20厘米高了。當有大量魔豆苗需要記錄成長情況時,其工作量是相當繁復的。
在魔豆生長的過程中,同學們需要記錄不同時期植物的高度、枝葉生長情況等,這時我的智能尺就派上大用場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對所有魔豆進行雙光點拍照,通過照片中比例關系,可以計算出魔豆苗的高度。照片除了記錄日期、魔豆苗高度,還可以記錄葉片的數量、葉片之間的距離、葉片的大小及分布、葉片的顏色等。同學們通過照片就可以清楚了解自己魔豆的生長情況。
雙光點成像智能尺不僅可以記錄魔豆苗的高度,而且在拍照的時候不用考慮相機與魔豆苗之間的距離,所以這種方式是非常好的記錄植物生長的方法。
后續發展
智能尺還可以和智能手機融合,通過手機軟件自動計算照片中光點距離和物體邊緣距離的比例關系,從而快速測量出物體的尺寸。智能尺還能夠實現普通尺子不能做到的測量工作,比如,懸崖上小樹的高度,樹上小鳥的長度等。
創新點
◇雙光點成像智能尺在無需實際的尺子、不接觸物體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方便地測量物體的尺寸。
◇雙光點成像智能尺的創新之處在于,以2個等距“激光”為參照物的方式進行測量操作。
◇雙光點成像智能尺可以和智能手機APP配套使用,使測量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通過雙光點成像智能尺可以實現“照片+時間+雙光點”的記錄方式,快速方便地記錄大量物體(比如植物生長)的變化情況,方便進錄和統計工作,并且大大降低記錄難度,提高工作效率。
該項目獲得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小學組技術類一等獎。
專家評語
作者利用激光直線傳播性能優的特點,通過比例關系,可實現隔空測量物體長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創新點突出。建議對不同長度誤差進行量化計算,增加自動記錄和自動計算功能,實現自動測量,提高產品實用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47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