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科技論文  > 
  • 懷寧縣獨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水稻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項目創建工作總結

懷寧縣獨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水稻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項目創建工作總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為了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在縣農委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懷寧縣金穗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承擔水稻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項目示范片的創建工作,綠色增產模式項目示范片位于項目開發的金閘大畈、黃墩大畈,項目實施總面積3800畝,輻射推廣面積10000萬畝。懷寧縣金穗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全程社會化技術服務,推廣應用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模式,突出了項目實施的“綠色環保、質量安全”的發展理念,現將項目實施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組織,統一領導和協調工作
  成立了由鎮政府分管領導和農業站全體人員參加的示范片工作小組,統籌組織安排示范片的實施工作。結合“獨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整合各種資源,保障創建工作順利實施。作好宣傳工作,建立一整套創建工作方案和制度,成立檢查督促機構。
  二、加強技術服務
  強化科技服務,加強攻關研究,做到技術入戶、措施到田。農業站全體工作人員分片承包到戶,主動上門指導大戶開展創建工作。項目區實施的關鍵技術為: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稻鴨共生、稻田養鱉、缽體育插秧、稻草全量還田、淺濕曬間歇灌溉、測土配方施肥、配方施肥與習慣施肥對比試驗、機械化栽培6種方式對比試驗等技術。
  三、綠色增產模式攻關項目創建的主要做法
  1、選用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Y兩優900、深兩優5814等,做好種子藥劑浸種和藥劑拌種處理技術,秧田期使用防蟲網覆蓋育秧和總體使用長效安全送嫁藥防治1次。
  2、播前深灌水滅螟和選擇適合播期以避開蟲害,控制和減少氮肥用量,淺濕曬間歇灌溉,適期烤田,減輕病蟲發生。一季稻在7月初前不用化學農藥,以保護利用天敵。
  3、每40-50畝稻田安裝一盞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每畝放置飛蛾類通用誘捕器一個,內置誘芯一個,誘殺螟蟲,示范區共安裝誘捕器1600個。
  4、大戶范群英的稻鴨共生基地實施面積為200畝,鴨品種為皖山野鴨,畝養50只,共養鴨10000只,因7月初洪水沖走5000只,現存欄5000只。稻鱉共生基地選用水稻、甲魚的優質品種實行標準化生產,用測土、測水、配方肥施用等技術,采用殺蟲燈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推廣稻鱉共生模式,面積為50畝。
  5、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提高機械化水平,示范片機插秧面積為3000畝,依托福寧米業育秧工廠,主攻工廠化育插秧,推廣流水線播種,發展工廠化育秧和商品化供秧,構建不同稻作區不同茬口類型的育秧模式組織開展了安慶市水稻機械化栽插現場會,展示了6種不同栽培方式的對比試驗,分別有機質育插秧、缽體育插秧、機插秧、人工插秧、機械化直播、人工直播。
  6、推廣配方施肥面積3800畝,認真做好單季稻配方肥校正對比試驗,地點安排在三橋鎮金閘村定標戶的承包田,土壤類型潴育型馬肝田。配方施肥用45%配方肥(18-12-15),單質肥料為46%尿素、60%氯化鉀追肥一:純氮3.5-3.7公斤,栽插后7—10天每畝追施尿素7.5-8kg;追肥二:純氮,1.2公斤,氧化鉀0.9公斤。拔節后幼穗分化期每畝追施尿素2.5kg,氯化鉀1.5kg。常規施肥根據農民習慣施肥而定,習慣施肥處理面積為666.7m2,施基肥51%(17-17-17)史丹利復合肥60斤/畝,第一次結合除草劑追施尿素30斤/畝,第二次按苗情追施尿素15斤。
  7、積極開展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相結合:采取統一組織、統一測報、統一供藥、統一技術規程、統一防治,成立8個專業防治隊,進行技術培訓,應用新型器械和藥劑,進行統防統治。全季水稻防治二至三次,畝用藥成本平均50元左右,畝人工成本20元,比上年畝成本降低10元左右,降幅超10%。秧田期防治飛虱、二化螟、稻薊馬等,破口前后和穗期對“三蟲三病”開展一次總防治,積極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控害等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應用農藥減量增效助劑激健、植物免疫誘抗劑等,減少農藥用量達15%,提高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
  8、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懷寧縣金穗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社會化服務體系功能齊全,目前已按照集中育供秧20000畝大田栽插的規模,建設了標準化育秧工廠,室內流水線播種操作間420平方米,曬場300平方米,育秧大棚6000平方米,配置相關噴灌設施;購置集中育秧播種流水線2套;購置了配套的農業耕作機械12臺套,聘用專業農技人員8名;購置先進植保機械16臺套(其中2架綠寶無人機),配備全職作業人員6人,滿足服務35000畝單季水稻植保能力;并制定了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服務規范,合作社有能力對35000畝水稻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同時,該項目的實施,有力推進水稻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進程,全面提升了水稻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9、產量表現
  收獲前夕我站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測產,示范片平均畝產650公斤,比當地非示范區畝增100公斤,增產達到18,19%,達到了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產量指標,良好的示范效果也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四、存在不足
  一是技術力量和技術隊伍問題,基層農技人員知識老化,鄉鎮農技人員不能專職專用;二是獨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剛剛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耕作層被嚴重破壞,農戶有機肥施用少,嚴重制約單產的提高;三是農資價格較高,糧油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作者單位:246111安徽省懷寧縣三橋鎮農業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8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