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聯網+環境中校企合作新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對策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茖W的高職教育,能夠有效培養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能夠切實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意識到按需培養學生的重要性,更加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這勢必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變化。在互聯網+環境中,應該積極探討校企合作,科學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 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164-02
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技能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社會缺口是比較大的。高職院校在培養社會亟需的關鍵性人才方面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優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水平,提升高職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需要探索高職院校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尤其是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著突出的挑戰。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優化高職學生的實踐技能,應該積極探索構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綜合性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1 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機遇和挑戰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實踐性和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是高職院校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全面優化教學能力的關鍵形式。在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開展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存在著一定的挑戰。高職院校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切實提升校企合作的整體水平。
1.1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實施校企合作的機遇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技術全面滲透到高職院校的諸多事項中,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高職院校同樣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來全面掌握學生的動態,了解社會對高職生的需求等,以便更加針對性地提升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針對性以及學生管理的精準性,這些都是互聯網+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帶來的發展機遇。一方面,變革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針對性。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傳統方式相對比較封閉,高職院校按照自身的發展需求來盲目開設專業或者設置課程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校企合作模式的脫節。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實踐中,可以充分進行社會調研,了解社會對高職學生的切實需求,了解產業結構,了解產業升級,從而根據社會需求,有選擇有目的地開展校企合作,通過雙方的互動交流,相互協作辦學,及時發現高校傳統教育與產業結構的矛盾,及時調整和變革高校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需要實現學校、企業、社會、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互,讓企業對接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企業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實踐性人才。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梢砸劳杏谛畔⒓夹g來開展網絡課堂,讓企業與學生真正零距離溝通與交流,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來了解社會需求,不斷按照社會需求來變革和優化自身的技能,更好的迎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1.2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實施校企合作的挑戰
在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開展過程中,互聯網+環境為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創設了有利的技術氛圍,也切實提升了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整體水平。但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利用互聯網技術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比較大的挑戰。一方面,提升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難度。在傳統模式下,高職院??梢酝ㄟ^制度建設等實現學生管理的集中化。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都不可否認傳統管理模式更有助于學生管理的實效。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學生作為網絡應用主體,他們可以從網絡中獲取豐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技術在有效拓展和拓寬高職學生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也容易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如部分高職生缺乏科學的判斷能力和不良信息的甄別能力,若長期被不良思想所侵蝕,勢必會造成價值觀的扭曲。可見,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校需要變革學生管理方式,以便順應校企合作新模式,否則極容易影響學生管理的整體成效。另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在互聯網+環境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業壓力。這種新穎的校企合作并不是簡單性的“水過地皮濕”,而是真正將學生當做產業工人來對待,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既要面對繁重的學業壓力,也要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
2 互聯網+環境中校企合作新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對策
在互聯網+環境中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應用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結合校企合作的需求,不斷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不斷優化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全面促進高職生的健康發展。
2.1 構建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在互聯網+環境中,高職院校在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必須依托于專業素養強、管理能力高的管理隊伍,有效提升校企合作的整體水平,不斷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成效。在校企合作中,高職院校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高職生不再是單純性的學生,而是企業一線崗位的技術人員或產業工人。在學生管理實踐中,高職院校必須構建一支素質過硬的管理隊伍,以便綜合性提升學生管理的成效。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優化管理隊伍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引導管理者了解學生當前的學情學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導。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必須優化管理隊伍的實踐素養和崗位技能,引導他們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點,為企業篩選更加符合的人才。特別是管理者還必須了解企業的用人特點,為學生學習和就業提供建設性意見。
2.2 構建與時俱進的管理模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中,高職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為切實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必須創建與時俱進的管理模式,必須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一方面,高職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中,為幫助學生更快適應企業的需求,幫助學生了解未來實踐的崗位,管理者可以提前為學生描繪藍圖,幫助學生建構未來。管理者將學生即將實習實踐的企業文化、企業特點以及企業崗位實際等情況匯總起來,通過集中講解或者新媒體傳播等方式傳達給每一個高職生。同時,管理者還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道德觀以及職業素養。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必須創新教學方式,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隨時調整課程體系和內容。當學生進入實習崗位后,高職院??梢蕴剿鹘⒕W絡課堂,將學生反饋回來的難點或者學企脫節的問題進行重點解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崗位技能,能夠真正優化學生的崗位素養。
2.3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高職院校在實施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科學觀念,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的專業及擅長方向等,幫助學生安排合適的實踐崗位。同時,管理者還應該鼓勵學生在實習實踐中勇于創新,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實踐中,管理者還應該掌握學生的動態,包括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態。比如某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主動性不高,管理者應該及時與之對話,幫助解決困惑。
3 結語
在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在實施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也面對著較大的挑戰。為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建構科學完善的學生管理對策,綜合性提升高職生的實踐素養。
參考文獻
[1] 李丹.探索互聯網+環境中校企合作新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對策思考[J].現代交際,2016(11):149.
[2] 李夢雅.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7):188-1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9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