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發展,當今的教育方式產生了重大變革,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收,其教學僅僅是“教”與“學”的過程。智慧課堂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本文以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網站開發與管理”課程為例,對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實踐,通過對課程進行完整的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關鍵詞:職教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3-0128-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education, today's education methods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dominated by teachers, students are passively accepted, and their teaching is only a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emergence of smart classrooms has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eb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 of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Through the complet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Proactiv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structional design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學習資源的途徑越來越多,學習理念也在不斷更新,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也勢在必行。近幾年,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目前的教學方式還是傳統教學占主導地位,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更多學生成為“低頭族”,他們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刷微信、看視頻,打游戲等,給傳統的課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新型教育要求教育創新,交互性、開放性是新型教育的兩大特點。智慧課堂就是教育教學改革的產物,也是信息化教育創新的重要體現,智慧課堂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將現代化手段融入了整個教學過程。增進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1 智慧課堂的概述
智慧課堂依托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設備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強調師生互動、個性化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由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構成,其中課前的內容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進行教學內容的規劃,課中針對課前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課后針對課前和課中的教學內容進行鞏固總結,智慧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地發揮了出來,進一步地優化了教學過程,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各種需求,推動了教育的創新發展[1]。
2 職教云平臺概述
為深入推進“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大力創新“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建設與應用模式,從服務課堂學習拓展為支撐網絡化學習的泛在學習模式,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以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大力營造建成與學習型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熬W絡學習平臺”的構建和使用已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教師利用平臺開展網絡教學、學生進行在線學習的重要學習工具[2]。
職教云平臺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教育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本平臺立足于創新資源應用模式、構建資源共享機制,探索以云服務的方式,在“職教云平臺”中構建在線教學環境,幫助教師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開設專屬在線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或培訓。該平臺立足于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擴展教與學的手段與范圍,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與效益,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3]。
3 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網站開發與管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本文在對職教云平臺的實用性的研究應用基礎上,構建出適合“網站開發與管理”課程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開課前,教師把班級學生名單提前導入到職教云平臺中,學生即可通過學號登錄該平臺進行學習,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出多元化的虛擬課堂。
職教云·智慧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效的將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都調動到教學中來,真正實現了互動教學,其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3.1課前
教師根據每節課教學目標制作 PPT 課件、導學內容等課前需要學生準備的內容準備好,例如建站工具CMS的使用這節內容,需要域名和空間,教師在課前將此要求在平臺布置出來,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發布的導學要求進行課前準備和相關內容學習,對于疑難問題可在留言,對于重難點,教師也可在平臺的導學模塊提出,以便于學生的課前學習更有針對性。 3.2課中
課中包括簽到、課堂內容講授、教師演示、實訓指導等環節,課堂教學內容在職教云平臺的“課堂教學”模塊完成。該平臺提供教學內容導入模塊,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可以用手機進行課堂簽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導入的課件和導學內容進行講解,并針對課前學生在平臺上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進行實踐操作,本節內容的教學教師以學生設計的靜態網站為例介紹CMS建站工具如何使用,導學中提出的讓學生熟悉域名的申請與解析模塊,就可以很好地為本節課的內容服務。而學生利用手中智能設備的學生端既能在線觀看教師端講課內容,又可以進行上機實踐操作,即實現了邊聽邊實踐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等線上互動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理解能力,對于有疑問的知識點,學生也可隨時發出提問,教師看到學生提問以后進行詳細講解,從而實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3.3課后
課后主要針對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及上機實踐情況布置課后作業,發布在職教云平臺的“作業考試”模塊,例如本節課內容結束教師根據內容要求學生將自己設計制作的靜態網站利用CMS建站工具進行管理,并將作業上傳到平臺。學生利用手機端可以查看該平臺布置的作業,作業完成后將自己申請的域名地址鏈接上傳到平臺,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提交的地址鏈接進行作業的查看。對于有疑問的問題可以在線提問老師,老師在教師端做出解答。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師端統計學生作業數,課堂教學數、學習通過率等,教師在班級成績中生成最總分以后,教師端的統計模塊還可以反映出學生學習成績的折線圖,學生的學習進度、課件的訪問數、訪問時長、筆記等數據信息,這些數據信息還可以導出以便統計分析,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4 智慧課堂的實施效果
利用職教云平臺構建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師、學生、智能設備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利用手機打游戲、開小差、做與聽課無關的事情中轉移過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多樣的個性化學習。其優點總結如下:
?。?)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創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智能設備的使用將課前、課中和課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更多的優質資源服務于教學,學生的學習資源和途徑更加豐富。
(3)利用職教云平臺的線上互動模塊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作業考試模塊能夠讓學生的作業得到有效的監督,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了教學效果。
5 總結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智慧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構建智慧課堂也是教學模式的創新體現,本文將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階段有機的結合,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智慧課堂本質上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發現問題,通過協作學習,解決問題,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可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是有現實意義的,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小倩, 張小花. 傳統課堂與智慧課堂教學對比研究[J]. 現代交際,2019(2):12-13.
[2] 張沫.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智慧課堂實踐——以“C 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 軟件,2018(11):253-255.
[3] 駱梅柳. 智慧教育理念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J]. 河北農機,2017(12):6-7.
[4] 陳麗君. 融入翻轉課堂理念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 [J]. 商業會計,2018(15):114-117.
[5] 李鵬飛. 從慕課走向智慧課堂——論媒介融合語境下的高校課程模式[J].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147-150.
[6] 李萌.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36-40.
[7] 朱倩. 基于智慧課堂的計算機基礎微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 福建電腦,2019(1):67-68.
[8] 李曉飛, 吳薇. 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為例[J]. 教育現代化,2018(52):221-222.
[9] 王璐,鮑曉娟. 基于智慧課堂理念的網上教學流程結構設計與實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2).166 -168.
【通聯編輯:梁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