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職教云2.0的“康復療法評定學”混合式教學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康復療法評定學》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為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專業的學生提供系統全面的康復功能評估理論和技術知識框架,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的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依托智慧職教資源庫,借助云課堂2.0APP,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使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關鍵詞】康復療法評定;智慧職教云課堂;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07-01
高校信息化建設依靠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在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和創新教育模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取得可喜的成績。為此,我校康復醫療學院在2015年8月參與教育部資源庫“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建設,并作為主持院校完成《老年保健養生》課程建設。在資源庫的應用和推廣過程中,對全院專業教師進行智慧職教平臺和云課堂2.0APP的應用培訓,針對康復治療技術、護理、老年服務與管理三個專業的學生進行資源庫線上線下應用。
康復療法評定學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主修課程,是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程之間的橋梁,也是該專業的主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三個基本”思想,即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它不僅實用、適用、充分,而且滿足國家康復治療師資格考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可能采用多媒體、圖片、視頻等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加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對相關技能訓練的認識。充分利用智慧職教平臺的教學資源,積極運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現場教學、啟發式、激勵式、批判性、師生互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形成思維習慣。
一、關于智慧職教平臺及云課堂APP
智慧職教平臺和云課堂APP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教育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該平臺是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成果面向全社會共享的指定平臺,為廣大職業教育教師、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數字資源和在線應用服務,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擴展教與學的手段與范圍,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與效益,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從而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教學各環節中,使講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
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教材、學生特點并結合教學目標,通過任務驅動、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運用微課視頻、虛擬動畫等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借助職教云平臺2.0進行課前、課中、課后三大學習階段,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習動力。實現課前學習,課中內化,課后拓展的線上線下有效交融[1]。
二、如何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開展高職康復療法評定教學
1.《康復療法評定學》課程分析。
本課程是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是連接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也是該專業的主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三個基本”思想,即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它不僅實用、適用、充分,而且滿足國家康復治療師資格考試的基本要求。
2.基于職教云2.0APP的“康復評定技術”混合式教學創建流程。
(1)課程創建。
首先,教師通過賬號登陸職教云平臺,創建課程。可從本地、我的資源、智慧職教、課程教研、專業建設、學校資源庫六處選擇資源進行上傳。每一個章節都可以根據教師的課程設計來選擇和疊加資源來源(包括圖片、PPT、視頻、音頻、動畫等),教學資源的顆?;沟谜n程更加個性化,符合不同階段和水平的學生。在職教云“新增課程”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課程的開放范圍為職教云、本學校或不公開。
隨后進入主持課程頁面,點擊“開班管理”下的“開班”,職教云平臺中可創建的班級類型有三種:本校班級、外校班級和培訓推廣三種。創建本校班級,點擊“新增班級”,輸入班級名稱,選擇所屬學期,點擊授課教師文本框,選擇授課教師。學生進入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受邀注冊,需教師審批確認,一種為教師導入,學生登錄。以第二種為例,可手動單個新增,也可批量導入。
(2)課前預習準備。
教師在課前根據課表創建課堂教學,點擊“課堂面授”進入面授課表設置頁面,選擇進行面授的日期,點擊“新增”彈出“新增面授教學”設置框,輸入面授標題、地點、節次等信息,完成一次課堂面授的設置。除了發布課前要求和需要預習的PPT,還有作業、考試、投票、討論、測驗、問卷調查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
針對《康復評定技術》課程特點,筆者每次在實訓課前都會發布新課的PPT、文本資料,或是用討論的方式引入新知識點。小組長利用班級QQ群督促學生完成小組任務。
?。?)課中教學互動。
開課前,點擊“課堂面授”,選擇本次面授教學,點擊右下角“開始”圖標開始面授,進入“課中”環節可進行“簽到”、“討論”、“頭腦風暴”、“提問”、“測驗”等;點擊右下角“結束”圖標,可結束本次面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點擊手機端云課堂中“投屏演示”,可實現手機電腦實時同步。在進行教學互動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有效且學生喜歡的形式,而不必為了形式豐富而面面俱到。
比如,根據筆者教學經驗,課中“簽到”和“提問”環節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簽到”分為手勢簽到和一鍵簽到,一般多利用教室多媒體進行投屏使用手勢簽到,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手勢在十秒內進行簽到,教師手機端APP和大屏幕可以同時顯示缺勤學生名單。以往課堂老師站在講臺上打開記名冊點名,要浪費很長的時間,有時也會出現“漏網之魚”。云課堂簽到功能簡單快捷,這為學生平時成績的考勤提供了依據。而“提問”環節里的“搖一搖”和“搶答”功能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活躍課堂氣氛。 ?。?)課后鞏固提高。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化作業本的提交,云課堂APP對課后知識點的延伸更加多元化。例如實訓課“關節活動度的測量”,學生可以在課后按小組拍攝實操視頻的方式來提交作業,這種靈活的方式可以督促學生再次觀看微課或者視頻,對知識點進行強化和加深理解,對有存在疑問的地方,也可以在云課堂中進行討論,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通過批閱學生提交的視頻作業,發現疑難知識點和薄弱環節,并幫助學生攻克。學生對課堂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教學過程都可以在平臺中形成相應數據。
3.基于職教云課堂混合式教學評價及反思。
17級康復治療技術“康復治療評定”考核權重設計表
〖XC39.JPG;%28%28〗
職教云提供了完善的教學評價功能,教師只需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權重,平臺會自動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作業、考試和教學互動等記錄進行全過程評分,教學評價更加公正透明合理(表1)。此外,平臺生成的單項詳情統計分析表,有助于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時改進提高之用。
總的說來,較簡單的“了解型”學習內容,主要由學生課前自學短視頻,教師通過預習作業或預習討論,了解預習的效果,并在實體課堂通過教學互動予以反饋。較復雜的“分析型”和“技能型”學習內容,在實體課堂通過面授或職教云互動環節開展研討型教學。課后主要通過大作業或視頻等來鞏固當日實體課堂的內容,或者拓展學生的知識面。[2]
三、小結
通過科學系統設計、合作開發管理、持續有序更新的方式,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建構邏輯和“系統設計、合作開發、開放共享、持續更新”的原則的職教云平臺,為廣大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能夠很好的實現課堂多元化、個性化,引領課堂教學變革,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效率,實現了知識技能的有效融合,保障了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
1.利用互聯網開展課堂,對學校的無線網絡覆蓋情況和電腦投屏設備的狀態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掌握熟練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同時也需要學校的信息部門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2.在課堂中進行混合式教學的時候,部分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利用手機進行與教學無關的活動。
3.進行小組討論或提交小組作業時,有少數學生有懈怠思想。
參考文獻
[1]蔣松云.基于云課堂平臺與仿真軟件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33):243-245.
[2]黃琳莉.基于職教云的“數控系統”混合式教學實踐”[J].科教導刊,2019,9(3):128-129.
作者簡介:漆慧(1988.06-)女,漢族,湖北黃岡,學士,助教,中醫執業醫師,研究方向:康復,中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