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職業對應能力自主選課云平臺建設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互聯網+教育的浪潮下,開展計算機專業職業能力“自主選擇”云平臺開發探索,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課程選擇能力,做出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專業課程選擇,提高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通過云平臺的建設,保障畢業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其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提高社會適應性,實現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云平臺 計算機職業能力 自主選擇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143-02
1 計算機專業傳統職業能力培養的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學生培養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提高其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最終實現與市場接軌并成功就業的目的,即“就業導向”。但專業課程大多來源于傳統教學,或者參考其他院校相同專業的課程體系開課;學生自身也缺乏對專業對應職業能力的了解與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據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后明顯感覺到動手能力不足,無法參與企業真實項目,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期后才能真正參與企事業的項目開發,學校教學和學生就業面臨著“與市場與企業脫軌”的嚴峻現狀。
2 “互聯網+”教育帶來的契機
隨著4G網絡覆蓋及城市移動WiFi技術的發展,便攜式設備快速普及,我國已經跨入了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云計算的出現為推動教育的創新與變革開辟了新思路。尋找云計算與教育行業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對于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建設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該專業進行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歸類行動領域,形成學習領域課程,構建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平臺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拓展訓練等課程體系。搭建包含計算機從業者的崗位知識收集,中職計算機專業知識教學輔助,在校生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畢業生的職業助手等內容的自主選課學習云平臺,引導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職業方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崗位目標),掌握核心專業知識,習得專業技能并鍛煉職業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首崗勝任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以及崗位遷移發展能力,滿足“培養與時俱進的高技能人才”的規格要求。
3 互聯網云平臺的搭建及應用策略
3.1 完成云平臺計算機職業能力相關內容的規劃
云平臺內容基于真實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索引,對不同的崗位中的通用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加以區分,進行引導性索引。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1 職業能力分析
通過職業對應能力分析,確定主要就業崗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的子任務及對應的職業能力。
3.1.2 生成樹型職業崗位及職業能力索引目錄
通過對職業領域,入職崗位等信息的收集與整合,形成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平臺,對不同的崗位進行對比性推薦。
在學生畢業之后,云平臺將繼續為畢業生提供技術更新支持與職業發展規劃引導。
3.2 做好云平臺學習系統配套內容的規劃與建設
3.2.1 微云自主選擇學習平臺的搭建
依照職業崗位需要,基于公共基礎課、專業平臺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拓展訓練課五大課程體系,進行以下針對職業崗位的自主選課平臺的建設。具體包括:知識能力平臺、專業能力平臺、職業能力平臺、職業崗位綜合能力測試平臺。
3.2.2 云平臺幫助系統設計
為提升云平臺的易用性,設計完善的在線幫助系統,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1)熱門問題推薦、探討;(2)職業推薦能力目錄索引;(3)在線機器人自助服務;(4)在線客服專員解答;(5)互助論壇交流。
3.3 云平臺的使用指導及推廣
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優勢,打破教學時間與場所的束縛,研究云平臺基礎上教學策略,逐漸形成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加快計算機對應職業能力自主選課云平臺的應用及推廣。
3.3.1 引導、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尊重學生的興趣特長,尊重學生的成長意愿,通過教師的引導、激勵,學生自主選擇專業、選擇職業方向、選擇課程,開展自主學習,云平臺助力職業成長。
3.3.2 在專業教學中應用,課堂配套使用
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以工作項目整合知識,通過云平臺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創造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環境,使學生獲取職業技能,培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進而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經驗的傳輸,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實現高質量就業。
3.3.3 非專業學生解決應用問題,選擇性學習
在非本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或生活中,亦可在此云平臺上找到與自身需求相關的問題(技能)解答。
4 結語
“以選擇性教育為理念,以多樣化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創新為取向”,強調學生的選擇權,注重專業性。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的理念下,探索建立更符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形成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搭建助學輔教平臺和完善的選課體系,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保障學生自主選課權,培養更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融綜合素養和職業技能為一體,能實現升學或多方向就業的與時俱進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的首崗勝任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以及崗位遷移發展能力。通過“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和“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通過召開實踐專家研討會,探討如何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以實現教學與就業的真正接軌。通過設立“自主”選擇性課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可以為學生就業拓寬渠道,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美)Scott McQuiggan,著.移動學習:引爆互聯網學習的革命[M].王權,肖靜,王正林,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2] 楊現民.互聯網+教育:學習資源建設與發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3] 穆肅,張瑜.促進學習的發展:互聯網環境中教與學的理論和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