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改革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以某高職學院為例,分析該學院的專業設置現狀,結合當地區域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展的特點,研究符合行業發展的高職院校新工科專業設置,提出專業改革策略,提升培養交叉性、復合性高級技能人才的能力。
【關鍵詞】新工科;高職院校;專業設置
中圖分類號: G712;TG65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5-015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5.072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pecialty Set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Subjects
—— Take a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FANG Li-yang LI Qin-tang LIU Wen-chao
?。⊿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Industry, Shandong Weifang 261000, China)
【Abstract】Taking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specialty setting,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udies the specialty setting of new disciplin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pecialty reform, and promotes the ability of cultivating cross-cutting and compound senior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New subjec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settings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導致全球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革。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區塊鏈、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的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專業,以及在許多傳統工科專業升級改造基礎上所形成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制藥等新工科專業應運而生。所謂新工科是指由新技術、新產業所引發的新興、新型、新生工科專業[1]。新工科建設經由教育部提出,國內大批知名高校紛紛響應。發展新工科、建設新工科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已獲得共識,而作為培養高級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如何響應新工科建設也逐漸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新產業新技術革命呼吁人才培養的改革。新工科代表著未來工科的發展趨勢。新工科更強調實用性、產業性、交叉性、綜合性。據估計,新工科人才三年后缺口達750萬。面對新時代人才市場需求變化和機遇,某些高職院校現有的專業設置已不能趕上產業結構改變的步伐,專業設置以及課程設計的不合理,造成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地方經濟以及新興產業的需求。因此,加速高職院校建設中的專業設置改革,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解決專業設置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以適應新的產業結構的變革和發展,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已顯得刻不容緩。
本課題以某職業學院為例,分析目前專業布局特點及缺陷,根據未來社會用人需求,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為指導,結合當地區域產業發展特點,研究新工科專業設置的專業特點和專業方向,提出高職學院新工科專業設置的優化策略,提升培養交叉性、復合性高級技能人才的能力。
1 某職業學院專業設置現狀剖析
某職業學院是一所以化工專業為主,同時兼有少量自動化與機械設備專業的工科職業學院。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專業數量、類型和內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
1.1 專業總量少,新工科相關專業嚴重缺乏
學院工科專業目前有7個化工類專業,分別為應用化工技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精細化工技術、石油煉制技術、石油化工技術、工業分析技術、油氣儲運技術。3個機電類專業分別為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和化工裝備技術。3個自動化專業為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供用電技術。再加上4個非工科專業,全校共有17個專業。專業數量只相當于周邊其他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的高職院校專業的四分之一。學院所設置的專業大類僅僅涉及了化工、機電、自控幾類,對于行業急需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和新工科相關的智能科學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互聯網技術、高端裝備都基本沒有涉及。目前學院現有的專業存在總量不足、專業單一以及與新工科關聯度極低等的缺點。
1.2 專業設置不能滿足地方未來產業發展需求
學院所處地區擁有大量包括石油化工、生物醫藥農藥化工、鹽化工、海洋化工等各種類型的化工企業。學院雖屬化工職業院校,但目前現有的化工類七個專業主要對應石油化工行業,化工專業類型單一,對于其他化工領域沒有覆蓋,圍繞化工類的延伸專業設置更是不足。比如對于綠色化工、化工安全、醫藥農藥、環保污水處理、土壤修復、大氣治理等行業的對接度不高,與市場需求結合的不太緊密。學院的機電類和自動控制類的六個專業以及其他四個非工科管理專業的設置也僅僅是對主干專業(石化專業)的輔助,涵蓋面小且內涵不足。很顯然,學院專業設置已不能滿足地方經濟未來的發展需求。 2 當地地方經濟未來發展目標
學院地處化工大省,同時化工產業也是所屬地方縣市的支柱產業。目前地方政府通過開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產業綠色、高端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化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呈增長趨勢。多家重點化工企業已完成或即將完成節能、降耗、減排等目標,全市正努力打造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化工企業和園區。
地方政府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戰略部署,積極發展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先進物聯網等產業。通過實施高端高質高效戰略,大力推行工業強基、制造興市、品牌強企工程。重點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以綠色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完成石化鹽化、機械制造、信息技術、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產業的技術升級。
3 適應新工科建設專業調整策略
地方政府未來要大力發展的產業之中,有一些屬于新興產業,有一些屬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與這些產業相對應的高校工科專業基本上都屬于新工科專業。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結合新工科的特點,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專業設置方面要突出實用性、產業性、交叉性和綜合性。因此本文就針對以上四個特點就高職院校新工科專業設置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3.1 頂層設計,體現專業設置的產業性、實用性
建議學院成立一支院級專業建設團隊,由學院領導專職負責,各系部領導和教學、科研骨干為成員,同時聘請專家指導。形成由領導、骨干教師、專家顧問組成的三級協調的專業團隊決策體系。充分發揮專業團隊的咨詢、指導、決策作用。同時建立從政府到學校再到企業的三方管理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和校企合作,在宏觀把控中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從不同角度加強專業設置管理和調控。形成一整套高效、科學的專業設置和新增專業的決策體系和機制。針對新工科專業設置改革,要做好當地新工科專業市場考察與調研,掌握整體行業發展方向,及時了解行業和企業的需求,充分論證,專業建設團隊成員集體討論,制定發展規劃。強化與產業對接,保障新工科專業調整能夠做到科學性與前瞻性,體現專業設置的產業性、實用性。
3.2 打造適合地方經濟的專業集群,做到新工科專業設置的交叉性綜合性
學院要主動適應地方產業升級的新形勢,無縫對接地方優勢產業。地方經濟中海洋化工、鹽化工具有獨特優勢,生物醫藥化工發展迅速,高端化工和綠色化工的發展是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學院要著力打造高端化工特色專業集群,同時積極建設其他新產業、新業態急需的相關的新工科專業,建設多個專業集群對接地方區域性產業集群。體現新工科專業設置的交叉綜合性。
具體來說,針對當地政府實施化工產業三年提升計劃,推進石化、鹽化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學院要立足現代綠色化工,改變學院傳統單一的石油化工專業設置,調整、新增專業,建設高端化工,打造石化、鹽化、海洋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工五大產業體系一體化的化工特色專業集群。學院要依托軟件工程、物聯網應用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打造信息技術及物聯網專業集群,對接地方要大力發展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群。針對市里提出的機械制造產業的技術升級,打造以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為發展方向的機械制造專業集群。以現有專業為基礎,在相關專業群中增設少量發展支撐引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新興專業。同時可以考慮新增信息技術與金融相結合的交叉專業群。
3.3 根據新工科市場需求,實施專業設置的雙動態調整
首先,高職專業集群建設以培養產業集群急需的高級技能人才為目標,依據地方產業集群發展趨勢,根據地方經濟支柱產業的升級以及新興產業的出現,不斷對專業集群進行動態調整。其次,在構建好的專業集群的框架下,圍繞產業集群做好專業優化,完善專業鏈,及時淘汰舊專業,開設新專業,在集群內部也實行動態調整。針對不同的培養模式的特點,實行個性化專業設置,通過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合作協同育人,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滿足新工科需求的交叉、融合、實用型高級技能人才。
4 結語
當前國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戰略,高職學院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的需要,對接普通高校的新工科建設,對現有專業設置進行改革,淘汰或調整一批專業,新增契合時代要求的專業,設置企業急需的相關專業,完善專業結構。培養滿足新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新工科高級技能人才,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健.面向未來的中國新工科建設[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8(2),27-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9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