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徐 輝
[摘要] 多樣性、多變性的社會需求,在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評估日益深入的情況下,對于教學管理的體系化,規范化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打破教學管理過于僵硬的現狀,正確處理好政策性管理和靈活性管理的關系。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教學管理 靈活性管理 政策性管理
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應在培養學生技能,注重實際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職業技能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解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對高職人才要求的統一性、教學組織形式與學生個體需求相適應性等一系列問題。建立更加適合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管理模式。
一、關于教學管理
1.教學管理要素。什么是教學管理?教學管理是指管理者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學活動達到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既然教學管理是一種行為與過程,有研究者認為,其必須由4個基本要素構成,即管理主體、管理客體、組織目的、組織環境或條件。
2.教學管理組織。如果說教學管理基本要素是管理客體,那么教學管理組織則成為管理主體,前者解決管什么的問題,后者解決由誰管的問題,在管理學中的定義指組織結構,即反映人、職位、任務以及它們之間的特定關系的網絡,為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任務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組合起來而開展教學活動。
3.教學管理文件。教學管理文件是教學管理制度的載體制度最一般的含義,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教學管理制度是為有秩序有成效地開展教學及其管理活動而制定的,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規程及標準,并調節教學組織之間的關系教學管理文件同樣具有層次性,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成一定的結構。
基于以上教學管理的需要,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相關教學管理制度
1.實行教學質量多元督導制度。督導不僅有教學方面的監督,還有行政后勤的質量監督。學院設置由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教學質量督導室,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等相關部門都應積極參與。
2.教學評價制度。教師教學水平評價。建立科學的質量評價標準,對教師教學中的教學設計水平、計算機輔助教學水平、科研水平、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評價打分,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考核結果與崗位工資掛鉤。主要有教學主管部門對教師的教學日常檢查評定,教學督導評價,學生評價,學生對教學評價;每個學期實施兩次評價,由督導評估辦公室組織全院各系開展學生評教測評打分。學生通過對教學效果、批改作業、課后輔導等方面的滿意程度,作出客觀評價;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每學期都要根據個人教學的效果做出自我評價,個人評價可作為整體評價的一部分。
3.學院內部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學院定期開展教學專業評估和課程評估、實驗室評估、實訓基地評估等活動。
4.教學檢查制度。學院確立階段性和隨機性相結合的教學檢查制度。階段性檢查是指期初、期中、期末的集中檢查。期初主要檢查教學準備工作落實情況,期中主要檢查各系部教學管理工作、教師授課情況,期末主要檢查各教學單位本職工作完成情況和期末考試組織落實情況。
通過教學評估工作,各高職院校都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制度,并在日常教學運行中運行。但在制度執行中,從某種意義上說缺乏靈活性管理,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沒能很好地對教學管理制度進行靈活化的變通。
三、靈活化教學管理的內容
靈活化管理是相對剛性管理而言的。剛性管理是利用制度和職權,運用約束、監督、強制、懲罰等手段進行管理。靈活化管理則是在剛性管理基礎上,以文化和情感為基礎,運用尊重、激勵、引導、啟迪等方法進行管理。靈活化教學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人才培養方案的靈活化。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與基礎。人才培養方案的靈活化主要體現在:一是培養計劃的可適性,即以學生就業為根本,在實施計劃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如訂單培養進行必要的調整;二是核心課程和專業技能學分的等價性,即核心課程和專業技能學分可以充抵學生非核心課程和非專業技能的學分;三是學習期限的伸縮性,即學生只要修滿專業規定最低學分并達到規定的證書要求,允許學生根據學習能力和個人實際需要,適當延長學習期限或分階段完成學業;四是學習時間的可變性,即學生根據市場經濟的變化和企業培養要求進行工學交替,學習時間可以隨之調整變化。
2.教學組織的靈活化。貫徹落實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的具體組織和實施上也要體現靈活化的思想,體現在教學組織應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校資源狀況和校企合作情況等方面。為此,采用3種形式:一是采用“固定內容、固定教室、固定時間、循環講授”的模塊式滾動教學方式,供學生自主選學;二是預約式教學模式,即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預約進行實訓項目的技能訓練;三是企業主導模式,即根據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需要,以企業為主組織教學的形式。
3.教學團隊建設的靈活化。教學團隊建設的靈活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教學團隊組成的適應性,即根據教學需要適時調整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人員;二是教學能力培養的個性化,即充分滿足教師合理的個性化培訓需要;三是教學考評的綜合性,即充分考慮學生受益程度、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及教師自身的努力程度等。
4.考試管理的靈活化??荚囀强己藢W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試的心態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常規考試方式會給學生在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難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考試管理靈活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成立考試中心,允許學生對已考過的課程重新參加考試而獲得更好的成績;二是不再強調每個學期由于學生考試不及格門數達到多少而勒令其退學;三是學生的成績記載檔案始終反映學生最好的成績。
5.學業考核的靈活化。學業考核的結果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學業考核的靈活化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獲得好的評價;二是推廣任選課學分獎勵制;三是讓每位從事教學的教師參與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四是重點關注學生集體評價,將教師評價的結果納入優良學風班的評比,促使學生關注班級的學風狀況并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團隊榮譽與自己行為休戚相關的行為意識;五是積極聽取企業對學生的評價,把企業對學生的評價納入到對學生學業考核的總體評價中,有效地引導學生提高職業素養水平。
總之,我們在教學管理中,除了嚴格執行制度外,我們必須思考制度的變通性,充分發揮教育的人性化,而非機械化,把培養人才作為雕刻藝術品的過程,而非流水線產品的過程,正確地處理好制度的剛性和柔性的辯證關系。
參考文獻:
[1]董華.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水平評估[J].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2]董靈光等.高職高專教育課程評估體系研究[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3,(04).
[3]喬麗,崔雪冬,陳戈.高職教育應建立教學質量管理機制[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11.
[4]張利慶.全面質量管理與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4):84- 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09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