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院校增強辦學力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束秀玉 潘玉生
[摘要] 高等職業院校在辦學中通常存在著招生難、就業難和管理難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得出高職院校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確定合適的發展目標??茖W定位,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才能增強高職院校辦學的吸引力。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辦學 吸引力
自高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到各類高職院校應運而起,已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為國家的技術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高職院校自身辦學理念的錯位,大家對高職院校存在許多偏見。因此,造成很多高職院校的生源非常少,辦學陷入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必須確定合適的發展目標,科學定位,從而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辦學模式。
一、高職院校辦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原因
高職院校辦學中主要存在招生難、就業難和管理難這三個方面的內容:(1)高職院校普遍招生難主要體現在學生在填高考志愿時,很少有第一志愿報高職的,甚至第三、第四志愿報高職院校的也很少。另外,家長一門心思讓孩子讀大學,中學老師片面追求升學率,為了刺激學生學習,教育學生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導致高職院校在招生時,只能等本科院校全部錄取完后才拾遺補缺。即便是被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也有相當一部分不去報到,有的報到之后又退學,學校不得不一再降分錄取。高職院校之間也展開了生源大戰,但是也難以完成招生計劃。(2)“就業難”。目前,用人單位普遍重視高文憑、高學歷,所以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倍受冷落。另外這些學生對就業的期望值太高,他們都想去大公司、大城市去做薪水較高的白領,很少有人愿意去民營企業或鄉鎮企業做“灰領”。(3)教學管理難。高職院校的生源通常都是高考的落榜生,或者是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給學校的管理工作也帶來很多困難。另外政府對高職教育的投入很有限,使得高職院校由于教學設施、師資力量跟不上社會發展而影響教學質量。
二、高職院校增強辦學力的方法與策略
高職院校要走出困境,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辦學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辦學的優勢,而這種特色是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的個性風貌,它不僅代表著一所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也反映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風貌、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的管理水平等,它是一所高職院校的優勢所在。然而這種辦學特色只有必須融入到辦學思想、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管理、人才培養等各個環節中,才能增強高職院校的辦學吸引力。
1.高職院校的定位
高職院校必須根據自身條件,以培養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培養方案、確定培養目標及發展方向。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定位應服從于學校辦學宗旨、辦學方向及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辦學宗旨幾乎雷同,而各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又有所差異,導致層次不清、特色不明,在辦學定位過程中出現種種不良的傾向。所以,高職院??茖W的定位非常重要,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唯一出路。
2.專業學科的設置
學科專業建設是一所高校發展的關鍵,也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和地位的標志。高職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的構成應以“實用”為主,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根據社會需要,學生興趣和學校實際,設置專業和課程。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創辦有特色的學科和專業是體現辦學特色和辦學實力的最直接、最現實的選擇。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要體現適應性和靈活性,緊緊圍繞區域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以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在充分市場調查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設置適用對路的專業,著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專業。一方面,要根據學校的目標定位對原有的專業學科進行調整改造,以專業建設為重點,形成一批品牌專業,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專業的進入退出機制,形成一種適應性社會發展需要的優存劣汰的良性循環,特別是要重視與地方經濟結構和產業特色密切相關的專業建設,這是高職院校凸顯辦學特色的重要支撐力量。
3.人才培養方式
高職院校在人才的培養上,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培養出技術應用型的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要求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用人才的目標,將重點研究放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上,從實現“五個轉變”上做研究:研究從以學術研究型人才培養為主向以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轉變;研究從以文化理論教育為主向以技能、能力培養為主轉變,理論教育夠用為宜;研究從以學科建設為主向以市場對人才素質需求的建設為主轉變,面向市場需求培養人才;研究從以培養區域性需要人才為主向培養適應國內外需求,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人才為主轉變;研究以適應文化理論教學的師資為主向“雙師型”師資為主轉變,建設一支適應國際化、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
4.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的應用型和操作型人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應該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生命力所在。實踐教學環節是高職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了加強這一環節的建設,我們必須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作為保證。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中碰到許多問題,建議政府從政策上引導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產學研結合,建立一批高起點的、對企業技術進步具有前導和引領作用的高職教育實習實訓基地。
5.高素質教師的引入
高職院校的教師整體素質要低于本科院校的教師素質,是因為大家都覺得本科院校比較有發展,有保障,而在高職院校則存在很多不穩定的因素。為改變這種現狀,高職院校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如提高報酬引進高素質的教師;構建優秀教師共享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等方式。高職院校只有具備更多優秀的教師,才會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就讀,因此,學校也會發展的更快、更穩、更強。
三、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不僅需要具有高學歷的人才,而且需要更多的具有專門技術的人才。這對高職院校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希望高職院校能抓住這個機遇,不斷地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堯麗云,朱小玉,劉志兵.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
[2]王小非.高職院校辦學方向探討[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3.
[3]管天球,李國春,宋振文.地方性高職院校辦學模式創新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3,9.
[4]沈楚.對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2).
[5]李旦偉,沈時仁.高職院校辦學出路[J].寧波經濟,2003,(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10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