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程改革促使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開拓思維、集思廣益,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國長久以來形成的如忽視教材重練習,教師主導棄合作等問題依舊存在,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課堂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因此,結合教學實踐中的觀察思考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對各位有所啟迪。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近年來,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經過廣大師生的努力已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容忽視的是,教材使用率過低,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實際應用等問題,都提醒著我們,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任重而道遠。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既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又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數學現存問題剖析
1.數學教材使用率過低
教學競爭與日俱增,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與日加重。以我們所教授的人教版數學教材為例,雖然教材內容本身是非常豐富的,知識點也很清晰。但可能是現如今的考核內容與教材內容有些許出入,導致教師往往是棄教材,而選擇將更有難度的輔助性教材為教學重點,此舉不僅是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種舍本逐末的方式背離了新課改的教學意義。
2.“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主體作用,忽視合作的重要性
傳統的數學課堂大都是老師主導課堂,老師講得多,學生想得少;老師布置的練習記憶多,學生自主探索創新少;老師獨角戲眾,學生合作少。但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這樣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一直采用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就會使得他們從學習伊始就覺得數學是枯燥乏味的,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3.本本主義,缺乏實際應用
雖然新課改以來,數學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進步,但不容忽視的是,很多老師還是固守課本,難以更新教學觀念,導致數學還是停留在教與學的層面上,難以培養起大數學的思維,難以將數學應用于生活實際中,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1.科學組織教學內容
即實現教科書的知識、數學老師自己的知識和師生互動創造的新知識三者的互相補充、強強聯合。傳統的數學課堂大都帶有這樣的弊端,老師講得多,學生想得少;練習記憶多,探索創新少;共性壓抑多,個性發展少。但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又由于自身年齡經驗限制,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常常會使得他們覺得數學是枯燥乏味的,這樣就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對數學產生了陰影。假如他的老師是一個滿腹激情,自己就對數學充滿興趣,又熱愛教育事業,講究教學方式方法的人,那么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會感染他的學生,師生互動將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2.合理利用合作教學
中國古語有言,“一個好漢三個幫”,不僅是在古代,即使是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合作的重要性也是有增無減的。并且小學生往往都具有愛“合群”的行為表現,他們渴望與同齡人接觸,想要在這個群體中獲得認可,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但他們尤其是年級較小的小學生常常是因為自己年齡尚小,語言表述能力弱,思維水平低,影響了他們合作意識的培養,合作能力的提升。這個時候數學老師的作用就尤為重要,想要實現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就要求我們的數學老師們能夠對于合作意識淡薄的小學生加以引導。
首先,幫助他們合理安排合作對象,老師在分組時應充分考慮到一個組成員的知識能力水平、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甚至是性別差異,同時也應秉持著學生自愿的原則構成平行學習小組,即每個組能做到同組異質,異組同質,每個組有合作有競爭的良性互動模式,才真正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其次,還要明確合理的分工,不能有人成績好就要大包大攬,把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交給他做,其他人可以以基礎薄弱為幌子而在組內“劃水”,這樣合作的目的就根本無法體現,因此合理明確分工使組內的每個人都要有任務,使其都能得到鍛煉和發展。
3.提升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小學生應用意識淡薄,與生活實際結合的能力較弱,因此教師應注重加以引導,設立合適的情境,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如,在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課時,相比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法,我們就可以為學生留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家庭作業,比如,讓同學們通過自己親自數象棋和圍棋的棋子數,既鍛煉了小學生對各種棋類的辨析,又加深了他們對數字的認識。除了數棋子,還可以數撲克牌、玻璃球等等。
新課改為我們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作為奮斗在小學數學教學一線的教師應多多思考,創新教學方式,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多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崔應龍.試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策略研究[J].快樂閱讀,2005(17):120-124.
[2]苗琳.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
[3]秦玲玲.試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策略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報,2010.
作者簡介:何亞玲,1965年9月,女,重慶永川人,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窯街學校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761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