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識字和閱讀教學的關系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識字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實際教學中,理清兩者間的關系,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有重要意義。文章先簡要分析了語文中識字與閱讀教學的關系,并探討兩者有效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閱讀教學
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識字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認知并處理好兩者間的關系,同時推動兩者的結合,如此不但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還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語,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一、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的關系
語文識字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的,識字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進行熟練閱讀,可以說識字是閱讀的基礎。而閱讀主要是通過對一篇文章進行識別,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意圖及思想情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常會遇到很多的生字,這樣可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許多生字詞。所以,語文中識字同閱讀存在密切聯系。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閱讀教學結合措施
(一)閱讀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識字
語文閱讀文本中,包含了很多的生字,在閱讀過程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識字,可達到有效的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字形同字義的聯系。在具體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多種有效方法進行教學。
比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荷葉圓圓》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跟隨錄音進行朗讀,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及其中的生字有所了解,在這一過程中,可幫助學生熟練字形,借助學生的反復練習讓學生可積累一定識字量。再比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時,教學中可進行語言訓練,以實現識字與閱讀教學的結合。在教學中,針對文中提到的“小壁虎借不到尾巴,感到很難過”這一內容,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感受小壁虎失去尾巴后的難過心情,之后引導學生用“難過”這個詞語進行造句,采取這樣的方法,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逐漸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ǘ┳R字中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中,將識字同閱讀教學結合,可應用如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引導學生朗讀生字詞,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漢字的魅力,為學生從閱讀文本中感悟與體驗文學作品的內涵奠定良好基礎。第二種是引導學生感悟漢字的內涵。語文文本中,常常可用一個字及一句話表示文章基調,所以在語文閱讀中,教師就可以關鍵字詞作為切入口,節課文章情感來讓學生感悟與體驗漢字內涵。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植物的感情》這一課時,教師可幫助學生深刻體驗語言內涵,引導學生將文中蘊含情感的詞語劃出來,針對這些詞語,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使學生可產生語感,從中感悟到詞語蘊含的思想情感。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閱讀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在具體教學過程,相關教師需充分認識到識字與閱讀教學的關系,同時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字詞,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白永平. 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和閱讀教學的關系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11.
[2] 安寧. 怎樣在閱讀中識字——如何處理小學中段語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的關系[J]. 新課程(小學),2016,6(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