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育人之本,先固其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團體心理輔導課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其發展性、預防性功能的重要載體??茖W的小學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合適的社交技能、認識自身價值、發展問題解決的能力,充分運用團體過程的基本原理,這在兒童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筆者將從“高情商、高靈商、高逆商”三個方面談談對學生群體心理輔導的體會。
  【關鍵詞】 小學教育;群體輔導;心理健康;高情商;高靈商;高逆商
  一、“高情商”培養團結互助的班集體
  (一)好班級是“炫”出來的
  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班級文化展示圖,一個個蒼勁有力的方塊字,一張張真實感人的孩子生活照,這便是“三香”班級的管理模式——“讓每個人得到平等的發展機會”。舞臺上分享經驗的是一位年輕美麗的教師,當她講到“孩子們”一詞時,眼睛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她跟我們一樣,都在默默關注著所有的孩子,但是,她卻不一樣。班級文化欄里,出現了全班所有孩子的作品。“書香”、“詩香”、“墨香”,讓班級充滿了書香味。開學的第一課,便是孩子們充滿期待的時刻,每個孩子都收到紅包,都能站起來讀一首勵志的詩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朗朗的讀書聲,是那么整齊,誰都沒有倦怠,誰都愛讀書。“炫”,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彰顯魅力,增強班級凝聚力的詞語。利用瑣事,關注全體同學,這便是老師高情商的表現之一。
 ?。ǘ┬睦硭刭|好學生是“夸”出來的
  關注,不應只屬于班級里的“兩頭”,我們忽略的,往往是中間部分的孩子。他們默默無聞,坐在人群中,不說話,但是心里同樣渴望被認同。“夸”,人人都知道它的好處,但是,礙于“師嚴然后道尊”的壓力,老師們始終保持著高高在上的形象,其實,笑一笑,夸一夸,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在這個基礎上,給孩子們夸獎的平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表現自己,讓孩子們都讀懂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這不正是教育的意義嗎?
 ?。ㄈ┖猛率恰皟A談”出來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這就等于一個家庭里出現了三套教育方式,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她說她的,這根本不利于學生們的成長。班級的文化、班級的凝聚力、學生的整體發展都需要各科老師的配合方能實行。特別欣賞冰冰老師“高情商”的做法,在期末評語謄寫的這一環節中,冰冰老師可謂煞費苦心,她發現了學生們的評語只有自己的一科之言,于是,她在期末檢測前把各科老師聚集在一起共進午餐,然后拿出筆來,挨個兒地問,把每個人在每一科的表現都寫下來。于是,孩子們的期末總評就有了其他科目的老師的聲音。
  “談”,在于心,有心關注其他科目,就會有全面發展的孩子。有心還不夠,還必須費苦心。班級文化欄也好,班級報紙也好,當你發現了只有你自己的一家之言,你的班級管理方式就還得改進。耐心地配合,細心地交談,人與人相處融洽了,班級的矛盾也就減少了。
  二、“高靈商”(SQ)促學生個性發展
 ?。ㄒ唬┯喠蚰繕耍~向成功第一步
  靈商指的是教師的辦事的能力,簡稱辦事效率。我回想起自己的教學,常常跟孩子們說讀課文三次??墒牵诙焖麄兓貋淼淖x書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其實,是我的目標不明確,導致了他們重復了無意義的學習!難怪孩子們在課堂上常常需要我重復朗讀目標,真的不能責怪他們笨,錯誤的根源在我自身??!
  (二)形式多樣的措施,從自育到自塑
  “在你講得激情四射之時,總有那么一只小手舉得高高的,可請他回答問題,卻道是‘人有三急’,這真把你氣得直跺腳?!边@是田老師遇到的困境,這也說出了我的心里話。是的啊,我教的六年級的孩子,上課偶爾也有這種境況。田老師想出了一個妙招:讓學生們用不一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例如,上課想要去廁所的,舉起拳頭;上課回答問題的,手高舉過頭;上課遇到不懂的問題,紅藍膠卷藍在上。這便是一位老師表現出來的辦事效率。
  形式是為了幫助管理班級,而老師的思想靈感,正體現在這些細節中。恰恰是這些管理的細節,讓孩子從自育走向自塑,讓他們真正尊重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三、“高逆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逆商”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教學管理中,應該以“不變”應“萬變”,建立班級應急機制。
  班內突然出現“斧頭幫”怎么辦?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難道只是一位轉學生的問題嗎?這次的班主任培訓,告訴我們,遇到這種問題,必須在出事前就建立一個應急機制。首先做的是什么呢?報告家長?老師告訴我們,其實,首先應該以大局為重,征求學校的意見,再去報告家長。這應該是一位老師應急的措施。這樣,再去調查這件事就不難了。
  但是,為什么孩子會聚集起來打群架?除了因為這位孩子的品德低下,難道老師一點兒責任都沒有嗎?當一個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才會做出這樣的事。你給予新同學安全感了嗎?你的班級有足夠的凝聚力嗎?他們有共同的信仰嗎?做好平時的工作,關愛每一個孩子,便是最好的管理方式,這應功在平時啊。
  老師的快樂之本,在于靈活地處理教學中的大小事,當一位“三高”老師,功在修行。我看著腳下的路,忽然看清楚了前路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偉紅. 小學心理輔導課實效性探索[J]. 教育,2017(1).
  [2] 鄧奕文,姚曉禧. 小學團體心理輔導中的音樂運用[J]. 師道(教研),201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5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