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且直觀的思考和表達方式,能夠讓人們很快的去認知和運用。本文主要分析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并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探討思維導圖在單詞記憶、閱讀教學、語法教學和復習課上等教學環節中的操作方法,來探討出一條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之路。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英語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61
2016年8月的一次培訓中,我第一次接觸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東尼·博贊依據大腦的放射性特點發明的一種可視性的、發散性的思維工具。它是一種將思想圖像化的技巧,也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它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層次等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東尼·博贊、巴利·博贊,2009)。在新目標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單元內容多,而學生對于個章節的知識點不能形成知識網絡,更不能深刻意識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常常是學了這節,忘了那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能夠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系統,科學。學生也能夠快速整理,歸納所學內容,形成知識網絡。我在教學中的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一些嘗試。
一、思維導圖用于單詞的記憶
在英語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都覺得在單詞記憶上存在很大的困難,因為單詞和單詞間是孤立的,沒有聯系的。很難記,容易忘,詞匯量不夠導致他們英語難以取得進步。久而久之,對這科慢慢的失去熱情與信心。再了解思維導圖之后,我想能不能把它用在對單詞的記憶上了,事實上是這種方法很有效。建立起思維導圖的框架,我們已經對英語單詞有了一定的認識,更進一步,我們要運用思維導圖記憶單詞。因為思維導圖就是將文字與圖像結合起來記憶,而這也更加符合我們記憶的規律,只是我們更加習慣于文字的單一記憶。我們先可以將單詞聯系起來,從一個詞聯想到它的近義詞、反義詞、前綴、后綴等,比如happy這個單詞。我們可以記住unhappy,happily,happiness,sadness,sad以及常見的以后綴-ness結尾的單詞。在記憶一個單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擴展到幾個甚至十幾個。這樣看起來似乎數據量龐大,但實際上,但單位之間相互聯系,千絲萬縷,而且運用的是關鍵詞且形成圖像,因此記憶起來印象深刻。比如shopping這一話題,單純的聽寫只會涉及到個別單詞,我們不妨讓學生根據這一話題,畫出思維導圖,寫出與之相關的單詞,詞組,句子,你會驚訝于學生的創造力與聯想力。
二、利用思維導圖促進英語寫作
以往,我們上一節作文課會感到很枯燥。常常不知不覺就將作文課上成了閱讀課。而學生在寫作時也感到很頭疼,不知道寫什么,好像無話可說;或者是邏輯混亂,一會說這里,一會說那里。其實,我們經常說寫作前要有一個作文題綱,這個題綱就是思維導圖。作文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一個檢測,輸出。作文的創作需要一個條理清晰的結構,而思維導圖的任務就是形成一個有條理的結構。因此我們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當中?!八季S導圖”是學生在閱讀作文要求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主題,然后根據所學知識提取出文章的關鍵詞,形成不同的分支,分支由粗到細,形成不同的層次。將內容具體化,這樣就形成文章的雛形,最后連詞成句,連句成文,一篇文章就這樣誕生了。這樣的一幅知識導圖,不僅僅是一個作文提綱,更是對一個單元所學知識的整合。如果學生能夠歸納出這樣的導圖,那么對于這一章節的知識,他絕對是掌握得很到位了,這樣還怕寫不出好作文嗎?
三、將思維導圖運用在語法學習上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語法知識是一個難點。因為,各個知識間,千絲萬縷,都存在聯系。比如,我們在講解時態時,常常會和一些特殊的從句聯系在一起,同時也會牽涉到語態。如果學生不能較深地理解語法知識之間的聯系,英語就不能達到較高的水平。在語法知識的學習上使用思維導圖,就是講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系統的知識網絡,認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穿插。
四、將思維導圖用在英語復習中
在我了解思維導圖后,我想為什么我的復習課上不能夠用思維導圖來系統的歸納和整理單元知識呢?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歸納整理能力,達到化零為整的效果。那么怎樣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復習呢?
課前學生自己手繪思維導圖。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布置學生先復習,梳理本單元的知識。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本單元課文主要內容、重要的句子等。實踐表明,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時,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成就感。另外,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能促使學生認真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系,甚至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和意識到的各個知識間的關系,甚至有些知識點可以從一個單元延伸到其他單元。我在復習新目標七年級下Unit4 Don’t eat in class時,讓學生自己完成本單元的思維導圖。
當然,也有其他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完成思維導圖,有的從課文結構,有的從語法的角度??傊?,他們能從自己的思維導圖完整地抓住一個單元的重難點,形成知識網絡,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比起以老師為主體的學習方法要積極很多。課中要設置展示交流環節,讓學生各抒己見,交流學習成果。在課堂上,老師要做學生學習中的引路人,是他們學習中的合作者。整堂課都以學生交流、討論、展示為主。
當然在課后,讓學生就課堂上的討論、展示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學完一章后,知識不再是零散的,而是系統的,有聯系的,可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我相信在英語學習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我們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能使課堂教學的過程流暢、科學、有效。學生在導圖的引導下,能形成全局觀,自主構建知識網絡圖,對所學內容有整體把握;也能讓學生通過建立思維導圖,掌握正確有效的復習方法和策略。思維導圖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是教學中一種有益的嘗試,但在實踐過程中還應注意和其他學習策略結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