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把思維導圖用于初中歷史教學,可優化教學設計,使教師教學思路更清晰,增強板書效果,有利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增強課程預習和復習效果。因此,教師應在課前預習、新授課教學、專題復習等教學環節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歷史;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17-02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工具,被廣泛用于課程學習、記憶知識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使人的思維過程更清晰,能較好的提高學習效益。初中歷史具有內容廣泛、知識點多、跳躍性強、邏輯性差、時間跨度長等特點,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易理解記憶,給學習帶來較大困難。把思維導圖用于歷史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有效幫助學生總結所學知識,增強記憶效果,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思維導圖的運用優勢
  一是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把思維導圖用于歷史教學,能優化教學設計內容,使教學思路更清晰,教學內容更全面。思維導圖用于課堂板書,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師有效掌控教學過程,有效提高教學效益;二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構建完整知識體系。歷史學科具有“點多、面廣、時間長、跳躍性強”等特點,學生不易形成完整知識體系,運用思維導圖能較好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掌握各章節知識的聯系,從而構建完整知識體系;三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思維導圖的建立,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中心詞、關鍵詞,以及各關鍵詞之間的聯系,需要以關鍵詞為基礎進行聯想,這些都需要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完成,因此,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四是幫助學生記好筆記,增強理解記憶效果。許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做筆記,只是將知識點用文字簡單羅列,這樣不便于理解記憶,而且書寫速度慢,易分散聽課精力,降低學習效率,如果運用思維導圖作筆記,能刺激學生大腦加深印象,增強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1]。
  二、思維導圖的運用策略
 ?。ㄒ唬┯糜谡n前預習,培養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經過充分預習,學生在課堂就能抓住學習重點,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時學生掌握正確預習方法,能有效提高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然而許多學生在預習中,只是“走馬觀花”地游覽一下教材內容,很難留下深刻印象,起不到預習效果。如果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就能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整體感知,較好了解歷史事件概況,找到預習的重點和難點,對此教師可在課前為學生編寫預習提綱,在提綱中提出預習目標和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可圍繞本課內容來進行思維導圖設計,以本課主題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從各子目錄中尋找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對該分支的詳細內容進行整理,成為下級分支。通過讓學生完善本課思維導圖,就能較好地抓住預習重點,掌握預習難點,能為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樣在課堂教學時就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ǘ┯糜谛抡n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新授課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一是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能幫助教師拓展備課思維,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有一個整體設計,能避免出現教學遺漏;二是用思維導圖講解抽象知識。由于許多歷史概念、歷史史實等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現象,又反映了歷史現象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但是這些知識比較抽象,對于歷史知識不豐富的初中生來說,難以理解其內涵與外延,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講解這些抽象的歷史知識,就容易使學生掌握其本質;三是思維導圖用于教師板書設計。運用思維導圖能設計簡潔明了的板書內容,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八年級“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這一課時,以“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為中心詞,以“中共八大”“八大二次會議”“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國民經濟調整”這些關鍵詞為一級分支來設計思維導圖作為板書內容。然后對每個關鍵詞進行詳細分解:如把“國民經濟調整”細化為“八字方針”“八千人大會”“經濟復蘇”等作為下級分支,通過這樣的板書設計,就能把本課內容簡潔全面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對本課有整體認識[2]。
 ?。ㄈ┯糜趯n}復習,增強記憶效果
  歷史復習主要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記憶,以形成完整知識體系,并提升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在傳統歷史復習課教學中,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所學知識碎片化,復習效果較差。如果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教學,能增強復習的趣味性,提高復習效益。一是用于歷史概念復習。在復習歷史概念時,可以概念的關鍵詞為線索,就能把所學知識點串聯起來,方便記憶,又能將概念進一步細化,從而完整掌握知識;二是用于歷史事件梳理。在進行歷史事件梳理時,可運用枝狀思維導圖將事件的“時間”“人物”“原因”“結果”進行梳理,就能讓學生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三是用于歷史史實拓展復習。在這部分內容復習中,利用思維導圖就能把歷史與其它學科、古代與現代、國內與國外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學生歷史知識總結能力。如在復習“北京人”這個概念時,可用氣泡圖以“北京人”為中心詞構建思維導圖,把如下關鍵詞:“70-20萬年”“周口店”“豐富”“打制石器”“天然火”“群居”作為一級分支,再對每個分支進行補充,就能掌握該關鍵詞包含的詳細內容。還可在此基礎上,以“半坡居民”為中心詞,來擴展原思維導圖,構建雙重氣泡思維導圖,就能把“北京人”與“半坡居民”兩個概念進行對比學習,找出兩者的聯系與區別,增強復習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掌握歷史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幫助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益,因此,教師應注重在課前預習、新課教學、專題復習等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
  【參考文獻】
  [1]陳雪蓮.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
  [2]喬貴敏.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7(21).
  【作者簡介】
  畢會革(1978~),女,學歷: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