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化教育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能夠使得學生增強在課堂上的表現能力,對其實際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強也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表演性朗讀能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表演性朗讀 小學語文 課堂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53
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管理也不嚴格,導致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求知精神。小學生缺乏相關的學習體系,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對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掌控。表演性朗讀是針對現代化教學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興趣以及個性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從不同角度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現代化小學語文教育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表演性朗讀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
在現有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改變了教學形式,但是還是有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保留較多的習慣,導致小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沒有發揮其主體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不符合現代教學的發展。表演性朗讀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需要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只有教師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代化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發展,表演性朗讀在實施過程中能夠最大程度地考慮到小學生的主觀感受,并且能夠使得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增強課堂感染力,在小學生出現相關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與其進行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表演性朗讀的概念
從字面意思分析,表演性朗讀就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表演,并且對其進行朗讀,使得小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實質上可以說就是在字面意思上對其進行補充,表演性朗讀對學生在課堂上地表現以及參與程度有較大的要求,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盡量配合教師的教學。表演性朗讀要求學生應用戲劇性的表演方式對課文進行表演,并且對其中描述的內容進行朗讀,學生需要根據教師的指導在朗讀的過程中將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在字里行間進行表達,并且加上一系列的面部表情以及肢體情緒,完整演繹出文章的具體內容,從而加深小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并且小學生可以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習有關的情感表達,豐富自身的情感,在學習過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觀性,完成表演性朗讀行為。
三、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強調情感
小學語文課堂中表演性朗讀的運用能夠被教師和學生接受主要就是由于小學生通過將文章詩詞進行表演性朗讀能夠傳達出相應的情感引起讀者觀眾的共鳴,這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依靠自身對文章的理解就將情感全部表達出來,而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情感表達,情感表達能夠產生比較強烈的感官刺激,所以在表演性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強調情感的表達給觀眾帶來的感受,在對小學生進行相關的訓練時,教師可以選取《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作為學生的訓練篇章,這篇文章當中表達的情感是我國很多人民都會銘記在心的,甚至可以說小學生的表演性朗讀成果可以從其對這篇文章的表達中體現出來,對小學生語文課堂的效果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合理選材
在運用表演性朗讀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對教材選取的合理性,選對了教材就能夠使得小學生在實質的表演性朗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表現力,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雖然小學生對文章還不具備正確的分辯能力,但是通過其對文章的表演性朗讀能夠從字里行間感受文章詩詞的震撼力,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詩詞以及文章是可以用來讓學生進行表演性朗讀的,比如教師在講解《有的人》這篇文章時,很多小學生剛開始會認為文章存在一定的邏輯問題,這是由于小學生對其中深意還存在較大的不解,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表演性朗讀,通過反復誦讀調整自身情緒的起伏,并且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訓練
表演性朗讀雖然對學生的情緒以及情感控制有較高的要求,但其還是建立在朗讀的基礎上的,表演性朗讀對學生的朗讀節奏和速度以及情感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沒有控制好朗讀節奏以及語氣等就會使得學生的情緒受到影響。教師在對其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打好表演性朗讀的基礎,訓練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實質性的練習,詩詞朗誦對于訓練小學生的朗讀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聯系《游子吟》以及《石灰吟》等情感表達比較強烈的詩詞,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自身對詩詞的理解加上朗讀的效果進行表演性朗讀嘗試,這種訓練能夠使得學生的朗讀效果以及情感表達都能得到較好的提升。
四、結語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的知識沒有進行牢固的掌握。近年來我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始推行表演性朗讀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感官刺激,從而加強對知識的記憶,上文主要就表演性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參考文獻
[1]石志強.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8,(8):49.
[2]王友秀.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7,0(35).
[3]林鎮川.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04):161.
[4]安寶紅.語文課堂中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策略探討[J].成才之路,2018,(3):59.
[5]葉端華.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