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支架式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學生的寫作基礎有一定的提升后,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寫作訓練,要讓讀和寫成為教學常態,多讀多寫、讀寫結合,這樣,學生的讀寫素養才會有全面的提高。一方面,教師也需要不斷地研究相關的教學理論,與備課組的老師多交流和學習。另一方面,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改進寫作的教學方法,從審題構思到謀篇布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以讀促寫 初中英語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34
寫作測試是一種綜合能力測試,它不僅能測試學生的詞匯、語法等語言要素的掌握程度,還能測試學生對文章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對各種語體的運用能力等。其中,書面表達重點是為了測試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除了必須掌握大量的單詞、詞匯、句型等,還要具備審題、立意的架構能力;方法多樣、流暢得體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謀篇布局的能力。但農村學生掌握的詞匯有限,寫作的效果不盡人意,受母語的影響,內容經常簡單凌亂,只是把一些單詞堆在一起。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閱讀和寫作的指導,提供與寫作內容相近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的材料并進行仿寫。也可以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相關內容進行填寫,搭建一些寫作支架,降低寫作難度,讓教學目標逐步達成。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整體感知文章的主題,指導學生分析和模仿文章的結構,從而提高謀篇布局的能力。
閱讀是語言學習輸入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重要形式。閱讀為寫作提供語言知識,寫作素材,寫作框架等。寫作課的教學目標是寫,而閱讀定位于為寫作服務,要讓學生寫作時言之有物,就是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讓學生有良好的語言輸出。讀寫結合的輸出訓練正是促進并加強語言結構內化的有力手段。本文就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探究。筆者對滬教版教材9A(上)Unit2 Great minds——Writing的內容進行了一次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實踐,來探討以閱讀促寫作的寫作策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教學案例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及處理。本單元談及的是偉人的故事,涉及到了愛因斯坦、莎士比亞等名人故事,學生較為感興趣。本節課結合課本內容,要求寫一篇介紹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短文,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學生的仿寫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教學目標。通過仿寫,積累一些寫作常用句型,并運用到類似的作文寫作中。教授一些作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讓學生懂得寫作的步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避免學生什么都不寫。讓學生了解更多偉人的故事,從中得到情感上的提升。
二、教學設計思路
1.備課思路。先與備課組的老師進行了討論,然后選取了一篇同樣是寫名人的短文作為范文。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自己獲取一些信息,并在表格上填寫相應內容進行練習。通過這種做法,一方面,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準確的信息,另一方面,學生又能將總結出來的信息融合到寫作中。
2.課堂教學設計。在閱讀文段前,通過展示一些圖片作為引導,讓學生回憶之前的學習內容,并且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寫作階段前的閱讀材料中。通過一篇閱讀材料,讓學生學會從中找到一些關于寫人的生平且有用的句子,也讓學生學會平時在寫作中的詞句積累。文本的內容相對簡單,又有表格提示,學生能正確找到相關信息,所以占用的時間不多,以保證后續寫作能順利完成。
三、教學過程
1.導入。展示圖片,引出文本,通過PPT呈現幾張圖片,導入話題。通過圖片作引導,自然過渡到下一階段的寫作前的閱讀材料中。通過有關名人的圖片,開門見山地引入話題,讓學生能迅速地進入學習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知道今天的話題是有關名人的寫作。
2.閱讀文本,理出框架。筆者發給學生學案,學案包含一篇有關愛因斯坦的短文和表格,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從語篇中尋找答案,初步搭建起段落的框架。同時,學生按照尋讀的策略對輸入的內容進行提取,為下面寫一篇關于名人安徒生的作文做好鋪墊,并讓學生在平時閱讀中學會積累寫作詞句。
3.語言輸出階段。①小組討論及口頭練習。著重提醒學生注意句子的結構:主語+謂語+其他成分,學會補充作文信息,使每句話主語謂語完整(時間地點通常放后面)。并布置一篇寫作。
②學生隨堂寫作。老師要求學生在12分鐘的時間內,按規定完成寫作,并用適當的連詞把句子連接起來,增加文章的流暢性。
有了老師為他們搭建的寫作支架,還有學生的小組討論,再加上PPT把一些難的單詞呈現出來,通過讀和說的輸入過程,學生很快就能模仿范文的語言,從而完成書面語言輸出的環節。
4.學生作品展示和評價。在學生寫作期間,老師要認真檢查學生的習作,并挑選一些有代表性(好、中、差)的習作,并對文章進行評價和改正。同時,學生要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和自評。最后,老師適當進行點評,并用PPT呈現范文讓學生參考。
5.歸納寫作方法,為學生課后寫作搭建支架。總結了寫作方法,除了常規的注意事項以外,還要學會從閱讀的文本中摘抄并背誦一些有用的句子。
四、教學實踐反思
當學生的寫作基礎有一定的提升后,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寫作訓練,要讓讀和寫成為教學常態,多讀多寫、讀寫結合,這樣,學生的讀寫素養才會有全面的提高。一方面,教師也需要不斷地研究相關的教學理論,與備課組的老師多交流和學習。另一方面,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改進寫作的教學方法,從審題構思到謀篇布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勇民.初中英語實施讀寫結合教學的嘗試[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7):5-10.
[2]史旭花.初中英語讀后寫作活動的策略與反思[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6):15-20.
[3]林舒迪.高三英語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4):32-35.
[4]葉琪.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探索——以一節寫作公開課為例[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6):39-42.
[5]王雯.《牛津高中英語》M3 U3 Back to the past的讀寫課例[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11):61-64.
[6]郭強.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實踐探宄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3):35-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