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互促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是相對獨立又緊密相關的。讀是一個吸收的過程,而寫是由“內”向“外”的傾吐過程,讀與寫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是相互促進的,又具有緊密的相關性。教學中,讀與寫不存在誰吃掉誰,誰吞并誰的現象,讀與寫兩者合則雙美,離則兩傷
關鍵詞:閱讀;寫作;思維;舞臺
閱讀很重要。這是幾乎已成廢話的重要警戒。
不說《傷仲永》,不閱讀,不積累,即便是天才也會泯然眾人;不說《孫權勸說》昔日一介莽漢的呂蒙聽從孫權的勸誡,認真讀書,終成三國名將;不說家境貧寒的范仲淹、宋濂堅持苦讀而終成為國之棟梁,單是那個背書笨拙得連小偷都忍不下去的曾國藩,就叫人深諳閱讀無小事,除非你不在意你的人生是否精彩豐富。
美國中小學有過這么一則閱讀宣傳資料:James每天堅持有20分鐘的閱讀時間,一周讀了100分鐘,一個月讀了400分鐘,累積下來,6年時間讀了21600分鐘,換算成shool days(上學日)共60天;Travis,每天晚上只讀4分鐘,一年只讀了4320分鐘,累計12天school days.
換句話說,如果堅持一年每晚閱讀20分鐘,一年以后,James比Travis多在學校呆了48天!
它反映的是時間事小,閱讀背后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的差異,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成長了。
隨著時代更大的繁榮,更快的更迭,文明的積淀也越發寬闊而博大,知識在不斷的覆蓋和更新,思維在不斷的拓展和變異,特別是網絡迅猛的發展,甚至讓人產生一日不讀書,便寸步難行的感慨。
人家都已用無人機器人大面積播種了,你還在臉朝黃土背朝天刀耕火種;人家都在欣賞木星了,你還在為鄰居的垃圾放到你的門前而義憤填膺……不閱讀,你不知道你處在哪個時間點上,也不知道還有多少精彩更精彩,美麗更美麗的事物在發生,甚至美麗就在你面前,你卻不識,只是牛嚼牡丹,豬八戒吃人生果。
寫作很重要,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寫作是主動提高邏輯能力,概括能力,思考能力,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提高語言的流暢度,表達方式,文章結構。開始可能做得很差,但隨著一次一次練習和反復比較。不斷地提純和概括,不斷提煉和總結,思考能力,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就會逐步提升。
其次,寫作有助于總結自己,傳承知識和激發創造。喜歡寫作的人,總是善于觀察,而善于觀察,又總是有話可說。每個人都帶著他背后的知識、閱歷、見解和智慧,同時也帶著他的局限和不足。當生命在一起去碰撞知識的時候,它會產生新的火花,因為別人的一些見解會激勵你的思維,使你的認識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和突破,或者使你看到你的一些局限和不足。在這樣的碰撞中,寫作就是就像思考的酵母,快速地拉升一個人感悟的速度,自動拓寬一個人思考的廣度,自主地幫助過濾知識的更替,不斷產生新的思想。
有人讀萬卷書,不喜歡寫,但卻也能滔滔不絕,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還是寫作。
有人讀萬卷書,亦時常勤加練習,于是,自成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一個人很喜歡寫,但又不愛讀,也自有風格,影響面卻極為有限。
怎樣做到以寫促讀,或者說以讀促寫呢?
有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話:“男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女人無所為背叛,背叛是因為受到的引誘不夠!”話俗理真。對于只喜歡讀,不喜歡寫的學生來說,只是興趣不夠,誘惑不夠。那么怎么提升其興趣,加深其誘惑,又是一個課題,而且針對不同的個性群體,方法也肯定是不一而足的。有些孩子需要肯定和表揚的,就得在日常寫作練習中,勤抓那些難以察覺的小亮點,老師幫你提煉,幫你擴展,還要痕跡不那么夸張,自然而然,讓孩子覺得自己多思考一下,就可以輕松達到。多種場合,不停地給予肯定,讓他相信那就是他可以長出的翅膀。而對于是那種天生就懶惰的呢?自然是以威逼利誘地方式,嚴加督促又加以肯定。若自己有懈怠,可以多培養兩個監督者。還有那種就是死活不來氣的,亦可以直接漠視,卻偏又在他面前加大喜歡寫作者成就的渲染,先用盡氣氛讓他心底空曠,再找時機給予肯定給予種植興趣的種子。
偏偏也有很多喜歡寫卻又不喜歡讀的,怎么辦呢?話說每個老師都該是講故事的能手,但每個老師更該是“忽悠”的能手,遇到一本普通的讀本,老師能忽悠成“增之一分則太肥、減之一分則太瘦。施之粉則太白、施之朱則太赤!”的美人,吊盡學生胃口?;蛘甙抵邢惹那呐囵B一二能說會道的講故事者,讓這一二在班上常常露面展示?;蛘邚娭菩远喙濋喿x,起初或者是被迫的,但靜太久,慢慢地他也就浸入其中,甚至初嘗其味。
當然這里,還需要老師是愛閱讀,至少能尋出百味書香,總有一縷剛好會集中某個孩子的靈魂或嗅覺。平常上課或閑聊也能旁征博引,孩子自然信服,自然也慢慢受其熏染,慢慢愛上閱讀。
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必須要為其提供廣闊的舞臺,這很必要。
為了提升寫作的興趣,除了層出不盡的奇思妙想,奇招怪招外,還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寬闊的舞臺,寫作的舞臺是什么,可以是報紙,可以是微信頻道,也可以是全國的報刊雜志,征文競賽,要讓一些孩子時不時在這個大舞臺上光輝燦爛,只要才能促進更多孩子的興趣和進步,因為只有眼見的進步,眼見的成果,才最有激發的動力。
而閱讀的舞臺是什么呢?
閱讀的舞臺,就是怎么嫁接到自己的平常寫作,就是班級,學校開展的相關活動,比如,演講,朗讀,讀書心得征文比賽等,還可以擴展到師生共讀一本書,師生共講一本書,家庭共讀一本書,跨距離組團閱讀等。
一味的閱讀缺乏寫作訓練,閱讀不夠深刻;一味的寫作缺乏閱讀指導,寫作不夠新穎深邃,只有將閱讀和寫作更好的融合,才是語文綜合素養快速提升的最佳途徑。
閱讀和寫作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是考試嗎?是生活嗎?是心靈的愉悅嗎?
太過功利的追求,往往起初收效甚大,越往后弊病也會越發明顯。只有立足長遠,立足幸福本身的種子,才會隨著時間愈加茁壯。
參考文獻
[1] 張春霞. 讀中想象寫舒展語言的彩翼--讀寫互促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 教育教學論壇,2015(3):259-2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