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m跑替代800m跑檢測高校女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可行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機招募20名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女生,分時間段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試(CPET)、2000m跑和800m跑測試,采用意大利科時邁K4b2遙測運動心肺測試儀采集測試數據。經Pearson法分析,CPET中最大攝氧量和氧脈搏指標與2000m跑中對應指標具有相關性,與800m跑中對應指標不具有相關性。通過這個測試得出2000m跑測試項目的檢測效度與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基本相同,可替代800m跑檢測高校女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
關鍵詞:2000m跑;800m跑;最大攝氧量;氧脈搏
中圖分類號:G8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085-02
一、前言
800m跑是我國應用較早的體質健康測試項目,長期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列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主要用于檢測初中及以上階段女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但近年來,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科研工作者對測試項目的實際效度提出了諸多質疑。而2000m跑是江蘇省教育廳在《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中新設置的心肺耐力測試項目,由于實施時間較短,相關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其檢測效度也未獲得科學論證。本項研究將以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為衡量標準,通過對測試者最大攝氧量和氧脈搏兩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求證兩種不同距離測試項目的檢測效度,并結合現階段學校體育工作的實際情況,深入探討2000m跑替代800m跑檢測高校女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可行性。
二、研究對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女生20人。
經常規健康檢測和醫學問卷篩選,未發現因病或因傷不適宜參加高強度的運動者。研究對象基本信息詳見表1。
三、研究方法
1.運動心肺功能測試。Bruce多級跑臺測試:負荷強度共分6級,每級持續時間為3分鐘;第一級:速度1.7mph,坡度10%;第二級:速度2.2mph,坡度12%;第三級:速度3.4mph,坡度14%;第四級:速度4.2mph,坡度16%;第五級:速度5.0mph,坡度18%;第六級:速度5.5mph,坡度20%。VO2max判斷標準:①心率≥180次/分鐘;②呼吸商≥1.10;③負荷強度增加,攝氧量不變或下降,即達到攝氧量平臺;④測試者已發揮最大能力,即在規定的負荷強度下無法保持蹬踏頻率。
2.800m跑和2000m跑測試。在400m標準跑道上,完成800m跑和2000m跑兩項測試。用秒表記錄成績。同一測試者兩項測試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一周。
3.數據分析。采用意大利科時邁K4b2遙測運動心肺測試儀采集測試數據。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數據以“Mean±SD”方式表示,采用Pearson法進行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用r表示,P<0.05表示兩變量相關,P<0.01表示兩變量高度相關,P>0.05表示兩變量不相關。
四、結果
測試結果詳見表2。數據經Pearson法分析,測試者在CPET中最大攝氧量的絕對值、相對值和氧脈搏指標與2000m跑中對應指標具有相關性,與800m跑中對應指標均不具有相關性。
五、分析與討論
心肺功能是人體吐故納新、新陳代謝的基礎。整個過程涉及心臟造血和泵血功能、肺部攝氧和通氣、換氣功能、血液循環系統攜帶、運輸氧氣功能以及肌肉等外周組織利用氧氣功能等多個方面,與人體體質健康狀況和競技運動能力密切相關。由于醫學檢驗技術的局限性,現階段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氧運輸利用率方面,對外周血管功能狀態和心肺功能生理指標的研究相對較少。在國民體質監測和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領域,也未確定科學統一的測試項目和間接評價方法。
在以往的研究中,科研工作者曾實踐過多種檢測大學階段女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測試項目,如哈佛臺階試驗、庫伯12分鐘跑、20m往返跑等,而現階段國內各級各類院校普遍采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設置的800m跑項目。但正如前言所述,項目的實際效度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普遍質疑。據相關研究表明,800m跑是機體在乳酸大量堆積和缺氧環境中進行的短時耐力項目,全程60%—70%的能量由無氧代謝提供,與最大攝氧量之間無顯著相關性,這與本項研究的結果相一致。并且由于項目的負荷強度較大,學生在跑中和跑后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甚至頭昏目眩、嘔吐、暈厥等劇烈的身體反應,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和怕跑、怕測等“厭跑”、“畏懼”情緒。
2000m跑是江蘇省教育廳新設置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測試項目,目前只在省內部分高校試行,國內相關文獻資料相對較少,這就給論證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新項目在時間、距離、強度等方面類似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應用于德克薩斯州體質測試中的庫伯12分鐘跑,可將其研究結果作為參考。據文獻報道,庫珀12分鐘跑中的攝氧量與最大攝氧量呈高度相關,且維持時間較長,便于檢測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而本項研究的結果也顯示,2000m跑測試項目的檢測效度與CPET基本相同,有效性和可靠性明顯高于800m跑的測試項目。另外,姚績偉等在對普通女大學生進行五種不同跑距測試后,根據多項生理指標的測試結果認為2000m跑在改善與提高女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方面的效果最佳。
六、結論與建議
1.結論。通過最大攝氧量和氧脈搏兩項指標的分析,2000m跑測試項目的檢測效度與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基本相同,有效性和可靠性明顯高于800m跑的測試項目,因此2000m跑替代800m跑檢測高校女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是可行的。
2.建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入專項體能訓練,時間和頻率可參考課程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但訓練強度不得低于2000m跑的測試標準。測試應盡量安排在天氣晴朗、溫度適宜的春秋兩季,如遇陰雨、大風等惡劣天氣,應立即終止或轉入室內場地進行。
參考文獻:
[1]勵建安,江鐘立.康復醫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2000年國民體質研究報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司,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Z].北京:2010.
[5]張興奇,劉學謙.美國青少年學生體質測試指標結構的變遷[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6,41(4):156-161.
[6]郭輝,孫景權,張一民.六分鐘上下樓梯試驗與攝氧量的相關性研究[J/OL].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03):14-18.
[7]蘇宇.臺階試驗負荷誤差控制的初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8):249,2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