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一體化設計與深度融合機制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脫節,創新創業類課程內容宏大、空洞,脫離學生專業發展實際,學生興趣不高,收獲寥寥等問題,本文認為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應進行一體化設計,在培養目標上相互呼應,在課程內容上相互支撐,在教學活動上相互銜接,建立師資、設備和項目融合共享機制,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專業課程;一體化設計;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8-0240-03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從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創新創業理念、創新創業基本知識和方法、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遺憾的是近年來高職畢業生創新創業率并沒有明顯的提高。根據麥可思的數據顯示,我國2014-2016年大學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比例分別為2.9%、3.0%和3.0%。高職高專畢業生創業比例高于本科畢業生,但創業門檻相對較低,創業領域集中在零售商業、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專業技術含量不高[1]。高職院校目前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中盡管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整體上仍處于初級和低水平運行的階段[2]。這主要是高職學生創業缺乏專業創新根基所致。
  一、高職創新創業課程存在的問題
 ?。ㄒ唬﹦撔聞摌I課程與專業課程脫節,沒有進行一體化設計
  據調查,盡管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是公共類創新創業課程明顯多于專業類創新創業課程,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還沒有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梯度課程體系[3]。據研究,53.6%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課程教材與所學專業脫節[4]。由此可見,較多的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時候,僅僅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獨立的公共課程來開設,而沒有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角度,進行系統化的專業創新創業課程設計。
 ?。ǘ﹦撔聞摌I課程內容較為空洞,沒有結合學生專業發展實際
  目前高職院校中創新創業課程內容主要集中在財稅、法規、企業管理、人際交流與溝通技術、創業培訓等領域,占所有創新創業課程比例為77.75%,而講授專業前沿創新知識和成果的課程占22.25%[5]。在教學方式上半數以上的學生反映授課過于集中[6],短時間內集中講授課程內容,很難讓學生產生創新創業想法,或者深入地去思考和完成自己的創新創業點子,導致學生認為這只是一個需要“應付”的學分任務。課程內容側重創新創業基本知識面的內容,沒有突出專業特點和結合學生專業發展實際,授課方式“短、平、快”,缺乏啟發、激勵和實踐,都使創新創業課程難以真正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ㄈ﹦撔聞摌I活動和項目質量不高,缺乏專業創新基礎
  據調查,高職院校目前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主要有“創新創業課程或講座”、“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競賽”三大形式,分別占82.69%、63.38%和56.72%,而“學生創新創業社團、協會、工作室和協助老師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研究與實踐兩類活動僅占38.22%和15.05%[7]。雖然這一調查覆蓋范圍有限,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高職創新創業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學生自主參與和探究的項目少,專業創新活動較少。競賽一類的活動對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有較大促進作用,但其質量亦不盡人意。據曹璟的研究,我國每年組織的大學生創業大賽獲獎方案取得商業成功的作品案例很少,而國外多達46%的成功企業方案都來自創業大賽[8]。究其原因,主要是創新創業活動和項目缺乏專業支撐,沒有從專業領域出發去探究和解決“痛點”,很多創業項目就只能在低門檻領域簡單模仿。學生“創業”項目質量不高。
  二、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的一體化設計
  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各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即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角度出發,對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在課程目標上相互呼應,在課程內容上相互支撐、在教學活動安排上相互銜接,只有這樣才能讓兩者真正形成合力,讓學生能夠在專業領域中不斷探索、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陳出新。根據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段和基本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建議采用四階段模式,對創新創業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系統化設計:
 ?。ㄒ唬┑谝浑A段:認知啟蒙階段
  這一階段以高職學生在校第一學期為主要時間段,因為學生剛剛進入大學階段,對創新創業以及專業都處于認知模糊的階段,因此這一階段以觀念普及,初步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和創新創業思維開發,專業發展趨勢或前沿領域初步認知為主要目標。在課程內容上建議在公共課程中開設普修的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內容集中于生涯認知、創新創業意識培養,通用的創新創業思維和方法,經典的創新創業案例等,還可以在公共課程中舉辦創新創業校友或企業人員講授的有關創業經歷的講座等,重在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專業課程中則配套開設產業或專業發展認知與趨勢的相關課程或者講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企業參觀或短暫見習,讓學生對專業領域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知,對專業或產業中遇到的一些發展問題或瓶頸有一個初步認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熱情。在活動上除了鼓勵自由參加學院各學生社團活動外,建議結合課程組織學生做一些創新創業任務訪談、產業調研匯報、創新創業設計等小型活動,此階段的活動任務不要刻意追求項目質量,而重在促進學生去思考和體驗。
  (二)第二階段:實踐體驗階段
  這一階段以高職學生在校第二學期為主要時間段,因為這一時段學生對專業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也學習了一定的專業基礎課程,但是專業課程學習還不夠深入,因此以學生通用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精神品質塑造為主要目標。在課程內容上建議在公共課程中開設交流、合作、問題解決等通用能力培養為主的課程,也可以適當開設財稅、法規、管理等公共選修課程。在專業課程中不一定要開設獨立的創新創業課程,但是在專業課程中要注意滲透創新創業理念,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中養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等精神品質。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可結合課程和學生的專業特點設計一些課程或團體活動項目或競賽,比如結合社會體育專業特點,讓學生分團隊推介新興的群眾體育項目等。在專業活動設計上則可以設計一些單項的專業技能競賽項目,通過競賽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養成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勇于超越等精神品質。此階段的創新創業活動和相關競賽活動設計仍然以普及和基礎性的能力培養為主。  ?。ㄈ┑谌A段:項目引導階段
  這一階段以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的第二學年(第三、四學期)為主要時間段。這一時段的高職學生已全面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對專業的了解不斷深化,對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也有了清晰的想法,因此以引導學生基于專業特點,形成創新創業點子,完成創新創業項目方案設計為主要目標。在課程內容上建議在專業課程中設置具有專業特點、獨立的創新創業項目選擇與輔導等團隊課程,在公共課程中輔助開設具體的創新創業培訓和訓練課程,包括SYB、SIYB等培訓內容,也可以邀請一些創新性企業人士開設企業創立與經營等相關課程,還可以開設一些企業管理實戰、項目管理等相關公共選修課程。在活動設計上,則應結合學生課程學習情況,以專業競賽、創新創業競賽、課題設計與研究等為主體,以競賽和研究活動發現和篩選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
 ?。ㄋ模┑谒碾A段:項目孵化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對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支持和孵化,提升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的成功率。這一階段以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第三學年(第五、第六學期)為主要時間段,因為這一時段的高職學生基本完成了專業核心課程學習,開始進入具體的專業方向學習和實習階段,學生對項目的理解以及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基本明確,因此對有創新創業意向和項目的學生進行具體的項目輔導和孵化是這一時段的主要任務。
  三、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機制
  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的一體化,體現了不同類型的課程,課程和課外活動的融合,其實施牽涉到不同的教學主體和管理主體。這就需要從學院層面建立統一的管理和服務機制,建立協同、共享平臺,促進師資團隊建設,才能真正達到一體化教學設計的目的。
 ?。ㄒ唬┙⒔y一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和服務機制
  為了讓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達到真正的融合,必須從學校層面建立統一的管理和服務機制,建議由主管教學部門為主要牽頭部門,院系為主要責任落實部門,首先從人才培養方案入手,確定各專業具體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學院基礎課程實施部門、學生處、團委、創新創業學院等作為配合部門,要根據專業課程體系實施要求,配合落實相關課程教學和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實施。教學和學生等管理部門應建立統一的教學和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激勵機制,比如院系創新創業教育考核激勵機制、學生學分獎勵、創新創業休學制度、創新創業活動選拔與獎勵等。各部門在統一的管理制度下,各施其責又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貫徹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ǘ┙①Y源協同、共享機制
  如前所述,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一體化設計和實施涉及到多個部門和主體,各部門之間也需要建立資源協同和共享機制,才能避免資源浪費并促進相互之間的互動、融合、提升。這里的資源主要包括:實驗實訓場所、教學設備;教學資源;學生活動資源。目前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資源共享上還存在較多問題,比如專業的實訓場地和教學設備與公共課程間不共享,不利于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專業特色內容;教學資源上缺乏共享,導致創新創業課程中專業背景、案例、實踐等不足,專業課程中創新創業理念、項目設計不足;學生活動資源各成體系,導致課程、院系與學校層面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自成體系,相互不銜接,不能體現層次,學生活動成果留存少,不能為后期的相關活動提供啟發和超越基礎。建議高職院校能夠建立創新創業教育信息平臺,將創新創業教育場所、設備、教學資源、學生活動及成果等進行權限交流和訪問,同時也可以將典型的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項目、獲獎等在各類校園媒體進行展示,這一方面能夠促進資源共享,同時也能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ㄈ┙⒍嘣膭撔聞摌I師資團隊
  目前高職創新創業師資普遍存在缺乏實戰經驗,標準不明,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中輔導員與就業指導中心教師多,公共課教師參與多,而專業教師參與少,校外企業人員參與少的情況,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效果也不理想[9]。要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就必須打破不同類別、不同部門的課程教師獨自為陣的局面,組建創新創業教師+專業教師+校內學生活動管理、指導教師+校外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多元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由于團隊成員來自不同部門,甚至不同單位,要真正凝聚團隊力量,建議學校以創新創業教育項目、創新創業師資團隊建設項目、或者創新創業指導項目等為依托,來促進各類教師的融合,讓各類教師能夠共同參與制定相關課程標準和配套的實踐活動計劃,才能真正發揮各類教師所長,又能共同促進課程的實施,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成果質量。
  參考文獻:
  [1]麥可思研究院,王伯慶,周凌波.中國高職高專就業報告(2017)[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2][8]曹璟.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情況調查與分析[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6,(3):67-72.
  [3][5][9]鄭文,林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分析——以廣東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7):93-96.
  [4][6]朱倩.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1):25-28.
  [7]全國明,沈澤銳,等.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調查分析———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8,(3):72-77.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courses on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are disconnected,and the contents of courses on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are grand,empty,and divorced from the actu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nd thu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not high and gains are few,this paper hold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carry out integrated design of the courses on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pecialized courses,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the two types of courses) in educational objectives,support each other in course contents,and connect each other in teaching activities,and establish an integrated,sharing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teachers,equipment and projects,so as to truly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Key words:courses on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specialized courses; integrated design; deep integration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5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