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旅游教育產教融合機制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職業院校、企業深層次合作是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融合的關鍵,也是有效解決人才資源供求矛盾的途徑。學校和企業合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深層次合作的產教融合機制,應通過完善對校企合作各參與者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法規體系和規章制度的保障機制;充分發揮當地政府對產業、教育融合的主導機制;建立各參與者在產業與教育融合中的利益共享機制;完善產業與教育融合的育人機制等,來實現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與企業真正對接融合。
關鍵詞:校企深層次合作;高職旅游教育;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5-0151-02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高職旅游教育與旅游企業合作形式、內容的不斷發展,校企雙方逐漸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學校、企業以本身的需求、目的為驅動探尋合作的依據。根據目前的調查,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單一、法律法規不完善、機制缺乏、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校熱企冷的現象突出;現行的專業教育模式與旅游產業發展對人才要求差異比較大,旅游企業缺乏對人才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校企文化融合不緊密,專業學生對旅游企業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是比較低的,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旅游管理專業人才質量提高,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經濟轉型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需要建立的相適應校企深層次合作、產教融合的旅游職業教育體系。
二、校企合作困惑剖析
職業教育“五個對接”是職業院校、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目的,如何實現這個目的,只有通過學校、企業進行深層次合作、產業與教育真正融合才能達到。高職旅游院校與企業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雖然當前也進行了一些合作,但是僅限于實習、實訓方面,這與產業與教育融合的要求差距比較大。
?。ㄒ唬┖献鞯纳疃炔粔?,表面化現象明顯
通過調查,校企合作主要表現在學生實習實訓、專業建設指導、師資培訓等方面。這幾個方面的合作內容簡單,形式單一。學校為了專業發展、人才素質的提高,與行業、企業合作的愿望比較強烈;但是旅游企業對校企合作的態度、行為并不是很積極,大部分旅游企業僅與學校在學生實習方面有一些合作。旅游行業企業真正參與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內容開發、教學方法、師資建設和產學研等方面的并不是很多;甚至一些旅游企業只關注合作的短期利益,存在一定的認知偏見,只考慮與旅游院校合作能夠為企業帶來利益大小,不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由于校企合作的表面化,導致校企協同育人的機制很難形成,育人環境很難得到根本改善。
?。ǘ┞殬I教育相關法制不完善,政府的運行職能有待加強
在旅游院校與企業合作中,關于職業教育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完善,對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各參與者的職責界定不是很明晰,尤其對各參與者在校企合作中的目的、內容、資源的配置、合作過程的管理、合作的實際效果與效益等方面的職責規定還不完善,缺乏約束、監督、激勵、補償機制。這就導致旅游企業從自身的利益角度來考量校企合作,其態度和行為比較冷淡。
在合作的整個環節中,發揮各參與者的功能,必須通過政府的運行職能才能形成深層次合作。政府引導、鼓勵和扶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及管理機制尚不夠完善,未能形成有效機制,[1]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深層次融合。校企合作涉及到多個參與者,如果沒有專門的機構統一協調各參與者,校企合作只能是表面化、短期化。如果沒有專門的機構從管理、制度、政策、財稅、宣傳、經費支持、指導等方面統一協調、規劃校企合作,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產教融合,也不可能實現高職旅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的運行職能和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因此,需要一個由政府牽頭組成專門的機構與學校、行業、企業、財稅、勞動等相關部門協調,如果僅僅依靠當地單一的某部門去推進校企合作,無法統一協調校企合作各方面的關系。
?。ㄈW校與企業合作過程、結果評價機制不完善
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對參與者的態度、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并修正校企合作內容實際完成情況與目標之間的偏差,確保校企合作順利運行。設計實施過程考核、結果考核指標體系,通過效果考核才能診斷出合作中存在問題、深入理解企業用人需求、評價校企育人收益。[2]如果缺失相關的考核評價制度,校企合作的效果就不能準確合理的判斷,也不利于歸納出經驗和教訓,也不利于改進今后的校企合作。由于缺少社會的有效督導、評價,校企合作的參與者互相推諉自己應該承擔的職責,增加了高職旅游校企合作的的潛在風險,這樣很難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有效解決旅游人才供需矛盾,因此一個完善的督導、評價機制對合作過程、結果的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全面的督導、評價機制,不僅包括對校企合作的目的、模式、內容、時間、各參與者態度與行為的評價,也包括校企合作短期和長期效果以及后續跟蹤情況等的考察。
三、建立完善的產業、教育相互融合機制
建立完善的融合機制是協調校企合作各參與者之間關系以更好地發揮作用的驅動力,也是實現校企深層次合作、產教融合的運行保障。機制不完善制約了深層次合作,要促使旅游院校與企業合作順利進行,有必要設置完善的運行體系。發揮機制作用,使合作的范圍、內容、模式更加符合旅游產業對職業人才素質的要求,使校企合作真正形成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使政府、社會、學校、行業、企業、學生、家長對校企合作滿意的職業教育運行體系。
?。ㄒ唬┩晟茖πF蠛献鞲鲄⑴c者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法規體系和規章制度的保障機制
為了保障旅游院校與企業深層次合作,必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法律法規上規范各參與者的行為和確定在合作過程中所應該承擔的職責,詳細的規定各參與者在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設置、實習實訓、課程內容開發、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職責;不斷完善校企合作相關的規章制度,當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本地校企合作情況制定相關的制度、政策、改善校企合作外部宏觀環境,協調校企合作的內部環境。尤其是要按照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市場要求和高職旅游教育的規律,建立有利于促進本地校企深層次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的制度保障體系。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盡可能減少對校企深層次合作的阻力和制約因素,推進高職旅游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產教融合。 ?。ǘ┏浞职l揮當地政府對產業、教育融合的主導機制
在旅游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中需要政府發揮引領全局的作用,從宏觀上創造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有利環境,使各參與者優勢在合作中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地方政府要創造校企合作良性運營的機制,這樣才有利于深層次合作目標的實現,促進產教融合的形成;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關于校企合作相關制度、規劃、政策等;面對不斷變化著的環境因素,當地政府應該設置專門組織科學地分析對校企合作影響因素,及時制定對策,協調解決在合作各環節出現的一些疑惑,定期開展由旅游職業院校、旅游行業企業、相關的其他職能部門參加的關于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會議,診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通過運用制定制度、政策、稅率等辦法調控、管理、激勵各參與者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政府還要制定相關獎懲體系、措施,保障在學校、企業合作中學生的基本權利。
?。ㄈ┙⒏鲄⑴c者在產業與教育融合中的利益共享機制
在校企合作中,學校與行業企業對專業學生培養供給、人才需求、發展有著相同的互利共贏利益訴求,這是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依據。學校通過企業合作,培養的人才能夠服務于地方旅游經濟的需求,熟悉企業對專業人才規格要求,能夠正確分析區域旅游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變化特點,利用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師資力量、科研成果等優勢為區域旅游產業提供服務;旅游企業全方面的參與校企合作,能夠使企業獲得人才的制高點。企業才能在旅游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也有利于企業文化宣傳和提高知名度,同時旅游企業可以獲得當地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有利于旅游企業經營戰略的實現。通過整合學校、企業、行業的育人資源,充分利用合作資源,擴大、深化產教融合的利益基礎,推動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產業的深層次合作。
?。ㄋ模┩晟飘a業與教育融合的育人機制
各參與者發揮自身優勢,共同參與培養專業人才,努力形成一個產教融合的育人平臺,必須建立一個由政府機構、學校、行業、企業等組成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各參與者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平臺,各參與者都能夠平等的參與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且各參與者在培養專業人才中都有平等的話語權,可以充分調動各參與者定期開展旅游市場、企業崗位群、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的調研,并撰寫出對專業人才培養有指導意義的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各參與者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設置、研究整合教學內容、設計實習實訓計劃等,形成良好互動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形成全面、過程性的人才考核體系,共同設計學校、企業文化結合的模式。
四、結語
通過建立校企深層次合作的產教融合機制,充分發揮各參與者的力量,通過不斷完善合作的運行體系,構建深化產教融合的平臺,促使各參與者在校企深層次合作中履行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營造產業與教育融合的良好的社會環境,保障合作運行環境順暢,使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與行業企業真正對接融合,通過各參與者共同培養,使專業學生真正成為行業企業的需要的人才,形成社會滿意的旅游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襲艷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一以我國首批國家骨干院校為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31.
[2] 吳南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評價制度的價值、維度與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6(11):10-14.
[責任編輯:馬 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