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培養ERP創新人才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如何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以全新的教學模式適應市場需求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產教融合是我國高職院校一種具有特色的教學思想,有效融合了教學、科研、技能培訓、經營管理等內容,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文章在對當前市場對ERP創新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制定培養目標,探索培養方式,對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培養ERP創新人才進行了實踐教學探討,以期為我國高職院校培養ERP創新人才的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ERP創新人才;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4-0128-02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主體的企業,為了在市場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摒棄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推行集約化管理。ERP集采購、生產、銷售、財務、服務等各項管理功能于一體,可以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致力于企業資源的科學配置,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F階段,依托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實行現代化的經營與管理,是企業關注的焦點。在企業推行ERP系統的過程中,很多重要的職位需要大量的ERP創新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加強ERP創新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
一、高職院校制定ERP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一)企業對ERP創新人才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因此,現代企業需要引進ERP創新人才與創新的管理思想。企業需要的ERP人才不僅可以對軟件進行開發、維護或者進行項目實施,還要使ERP軟件產品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得到成功應用。這對ERP人才的要求比較高,不但要求其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還要具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并熟悉所從事的行業,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管理方法和企業的文化背景等信息。因為只有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才能為企業提供有效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
?。ǘ〦RP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緊扣企業的實際需求,與企業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綜合素質的要求相對應。ERP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為:認真實行通識教育,培育一批IT知識、生產管理知識、ERP基礎知識牢固,能夠熟練應用ERP系統,具有一定的團隊合作、項目管理能力,并具有自主學習、開拓創新能力,可以應用ERP系統有效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增設相關的ERP課程,加強學生對ERP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經過系統的學習,有效實現教學與市場需求的完美對接,為企業輸送高素質、實用型、創新型人才。
二、基于人才培養目標,建立ERP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ㄒ唬┰趯嵺`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的思想有利于建立新式的師生關系。相關教師應從知識或技能的講解者逐漸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學生在學習期間,應從傳統的被動學習,逐漸變為主動的探索者、積極的參與者。在實踐中學習要求學生以企業或科研實踐中的ERP項目作為教學的載體,圍繞項目的要求展開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側重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明確教學、學習、實踐之間的聯系。通過引導學生在企業中進行實習和實踐,逐漸培養他們自主探索、團隊協作、自覺分析與處理問題、溝通協調等能力。通過在校期間對相關的ERP項目展開不斷的實踐與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跨行業、跨學科的學習技能,更為關鍵的是,還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創新進取的優良品質。
(二)“產學研”協調發展?;诟呗氃盒.a教融合的教學思想,推行“產學研”協調發展是培養ERP創新人才的良好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技能,提高其科研水平。教師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引導其提前參與相關科研課題的探討,激發學生對科研的積極性,將校內的科研資源向教學資源轉化。實行“發現知識”的研究性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深入調查、積極探索、發現知識的形式展開學習活動,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獲取新知識,發展新技能,激發創新思維。
高職院校應積極爭取與ERP系統研發企業或者實行ERP的企業之間的聯系,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創建“產學研”聯合基地,成立ERP項目實踐小組,在齊心協力完成相關項目的同時,也實現了ERP創新人才的培養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再把培養的ERP人才與產品派到相關企業進行孵化。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實踐的平臺,有利于提高其創業能力與專業素養,還可以將研究的成果迅速轉化為相關商品投放到市場,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為高職院校加強“產學研”合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三、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培養ERP創新人才的具體實踐策略
(一)建立一體化的課程體系。ERP是一種依托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系統,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與實踐技能,學生不僅需要比較系統地了解現代企業的生產、運行、管理模式,還需要掌握相應的財務學等基本理論和編程語言、數據庫等應用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相關的專業教學模塊,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管理類、計算機、綜合性課程。其中,管理方面的課程包括統籌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等;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包括數據庫理論及應用、編程基礎、網絡應用等;綜合性的課程包括電子商務、會計信息化、供應鏈管理、ERP沙盤、信息管理系統等。
在教學課程體系中,要充分體現ERP綜合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科學地制定ERP相關課程教學的順序,如大一集中學習計算機類和管理類課程,大二和大三學習管理類和綜合性課程,循序漸進地學習,有利于學生把握各學科之間的關系。此外還需要將對學生個人技能、職業素養的培養劃入ERP教學體系,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專業的會計職業能力。 ?。ǘ嵭屑墒浇虒W。一體化教學的實現主要借助于集成式的教學方式。也就是通過研究ERP項目,把前后有聯系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系統地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教師需要有效地選擇ERP項目,以此為主線,建立相關的課程體系,側重表現ERP項目研究的系統性、完整性。而且在開展ERP項目時,教師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相關知識,并反復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項目管理、創新思維等技能。此外,關于課程體系以外的知識,必須由專業教師指導再展開學習。接受集成式教學,有利于學生運用已知的理論與技能開發新的ERP項目,進而提升其創新能力。
?。ㄈ﹦摻ㄩ_放型的實驗基地。培養企業需要的ERP創新型人才,是一種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且以提升學生智力水平、實踐技能為根本教學目標的創造性教學實踐。因此,為了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可以將教學活動、生產活動、社會實踐三者密切結合,建立開放型的實驗基地,更好地培養ERP創新人才。
第一,教師應建立ERP項目研究小組、組織ERP競賽活動等,建設學校內部的創新、創業實驗中心,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滲透創業思想,對增強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能力意義重大。例如:建立相關的項目組,充分調查學生對ERP系統的了解程度、應用水平、創新能力等,添加網站建設、需求分析、項目管理等小組。為此,高職院校應將實驗室向相關的項目組開放,為其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而ERP沙盤模擬競賽為學生展現了一個親身體會創業的過程,使學生了解創業需要應對的難題以及可能創造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會計信息化大賽包括企業財務核算和業務核算等內容,也為學生進行ERP軟件的學習創造了平臺,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高職院校可以依據企業的需求,制定“訂單式”的人才培養計劃。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與企業共同制定ERP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并積極邀請一些項目經驗豐富的企業中高層管理者、軟件編程等專業人士共同搭建校企聯合的業務實戰平臺,使學生在ERP項目洽談、技術交流、需求分析、產品策劃、編制程序、安裝調試、售后等過程中進行實戰演練,增強其綜合素質。
?。ㄋ模嫿ǘ鄻踊慕虒W評價體系。在ERP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體現了產教融合的思想,為了更好地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成效加以評價,高職院校有必要建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充分結合ERP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過程等內容,綜合評價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同時,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可以發揮促進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包括:一是筆試、口試。經過這項考核,能夠對學生的專業理論、技能加以合理評價。二是考察記錄。主要由相關教師在ERP教學中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記錄,對其作出綜合性的評價。例如:在學習和參與項目的過程中,考核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及溝通協調方面的能力等。三是提交文檔。通過學生上交的進度報告、階段性成果等,可以反映出學生在構思、規劃、實行方面的技能。S
【主要參考文獻】
[1] 彭文武,陳國生,劉小鳳.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軟”專業“硬”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與實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3).
[2] 蔣才良.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優秀會計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商業會計,2016,(10).
[3] 周艷,周敏.ERP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管理觀察,2016,(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