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產教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開始意識到環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機的重要性。因此,相對應地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了一個新專業——新能源汽車專業。那么作為專業教師,我們更多地關注的是該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本文中針對其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純電動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拆裝與檢測)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產教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方法
隨著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越來越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逐年遞增,那么這就迫切需求大量懂得新能源汽車理論與檢測、維修等技術的人才[1]。這些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學背景
1.新能源汽車專業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跟上時代步伐,我們學校于2017年開設了汽車電子專業(新能源汽車方向),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對于我們專業課教師而言,所有的課程也都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都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著前進。
2.產教深度融合
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理論的教學,需要聯合實際,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們學校在校內為學生創建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實訓室、VR體驗中心和兩個工作站,校外與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和江蘇建康汽車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簽訂“集成式校企合作”協議,保證了“產教深度融合”辦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學場與職場的統一、仿境、情境和實境的高度融合[2],從而達到產與教的深度融合。
二、教學方法探究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是理論教學與實習分開,這就導致學理論的時候學生聽不進去,實習的時候由于理論知識理解不透從而不能很好的掌握實踐操作。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學以致用,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下面我將以純電動汽車電池及管理系統拆裝與檢測這門課程為例來探討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
對于第一單元的第二節鋰電池的檢測,我們采用項目教學法,并且教學地點設在南京國軒電池有限公司的工廠內,讓學生自己先去觀察、測試、記錄數據等,在這一系列的操作過程中,全部由學生自己去完成,獨自解決不了時,可以尋求小組長的幫忙,如果組長還解決不了,那么再由老師來引導完成。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并能主動參與;教師就和工廠師傅一樣從旁引導,但還需回歸教師進行歸納點評。老師不再是課堂上的獨舞者,很好地實現了角色的轉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等。
2.任務驅動法
整本教材都是按照任務單元進行安排的,采用任務驅動法就是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完成學習內容,在問題的驅動下,充分運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突破一個又一個的小任務,從而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充分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從而逐步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提高了他們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3.情景模擬法
以第二單元電池管理系統測試為例,我們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A和B是一家4S店的維修工程師,某天一早兩個人到達工作地點,突然辦公室的電話響了,學生A接過電話后得知原來顧客C的車啟動時能聽到打火聲,可車就是啟動不了,一大早還要著急著趕去上班呢,正在車旁急得團團轉。學生B聽完后,漏出輕輕地一笑,“這個簡單,跟我來!”接著就是同學們一起討論、學習電池遇到故障時的檢測方法。孩子們討論的熱火朝天,真正讓自己變成了故事中的A和B,學習氛圍相當的濃厚。
4.信息化教學法
信息化教學法[3]是近些年開始流行起來的,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讓教學的環節盡量數字化,從而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那么在我們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更應利用好學校提供的理實一體化的實訓設備,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微課
以第三單元充電系統檢測與修復為例,教師課前先在我們的整車實訓室進行實踐操作,拍攝下檢測過程的詳細步驟,并制作成微課視頻發布到學習通,這樣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先預習操作步驟。在上課的過程中,進行實際操作前,我們讓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學會了的同學就可以自己去操作完成了,即使有部分同學沒看明白的,也可以重復觀看。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避免了課堂上教師的多次示范操作,老師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留給學生。
?。?)VR體驗中心
汽車中的一些設備、線路都是很復雜的,即使是把真車拆下來,也看的不是很透徹,而我們學校給孩子們提供了VR體驗中心,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實訓室中,孩子們帶著專用的眼鏡,可以模擬實物的安裝、檢修等,每一個細節都和真實環境的一模一樣,并且以游戲的形式帶著孩子們去攻克關卡,趣味性十足。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
三、總結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沒有一點技能傍身真的是無法走得更遠。我們的學生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努力之外還需要有正確的引導。因此,教師們要不斷去學習新知識、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帶領我們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葉盛,張均.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策略的思考[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54-55.
[2] 張健,陳清.職業教育“雙場融合三境合一”課程改革創新[J].職教論壇,2019(2):47-51.
[3] 朱秀云.移動信息化在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3):176-1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