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方相氏“黃金四目”的訓詁與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方相氏“黃金四目”,一直是研究中國古儺的一大疑點,說法較多。藝術考古與主流學者皆認為“黃金四目”系誤傳,但未給確解。本文從文獻考古的視角進行考證,得出“黃金四目”是“黃金冒”的誤解,并從認知心理上剖析成因,揭示這一誤解在文獻與藝術等方面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古儺;黃金四目;黃金冒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4-0024-04
  方相氏是古儺的關鍵性人物,而古代文獻卻幾乎千篇一律地描述他戴著“黃金四目”的面具,而在藝術考古中,“方相氏”的形象卻都是二目。于是,相關的研究者們都在為“黃金四目”尋找肯定或否定的證據,紛紛發表己說??v觀研究文獻,論述者大體可分為如下四類:
  一是神話模型論,此派論者從上古神話傳說中查找證據,形成三個不同結論。其一是“四面四目”說,認為“方相四面,每面一目”[1],此論源于“一目國”的神話傳說[2];其二是“二眼四瞳”說,以傳說中的歷史人物為原型來論說“四目”,如傳說中的舜和項羽皆為一眼二睛[3];其三是“兩面四目”說,以《山海經·大荒西經》中的“屏蓬”為模型,其“左右有首”,故有“兩面四目”[4]。
  二是藝術模型論,此派論者多從文獻考古和藝術考古中尋求答案。其一是“眉上下各二目”說,此說以漢代石畫藝術像為依據[5];其二是“眉下四目”說,以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中的鋪首門環為佐證,說明“四目”存在的合理性[6];其三是“神人獸面”說,以浙江良諸史前遺址中出土的玉瓊人獸紋飾為依據,認為方相儺面具上的圖案是神人獸面,而圖像本身就是四目的[7];其四是“雙層面具”說,以古文獻為依據,認為方相氏面具由假頭和假面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或里外兩層[8],或上下兩層[9],每層皆有二目,故有“四目”;其五是“面飾四目”說,通過研究古文獻認為“黃金四目”就是把用黃金鑄成的四個眼睛直接裝飾在臉上[10],或附于套頭之上。
  三是民間遺存論。此派論者多以田野調查為據,考察儺文化在民間的傳承狀況,挖掘歷史遺存,來查尋“黃金四目”的真相。如調查發現,我國山東、山西、江蘇等地,舊時有紙扎的方相,其中就有四目的[11]。
  四是否定“四目”論。否定論者有“人眼面具”說,此論者認為面具二目,加上扮相者人眼二目,戲稱“四只眼”,故有“四目”之說[12];有“四目誤傳”說,認為方相未必是四目,所謂方相四目,實為推測[13]。此外還有“四目訓詁”說,此論者或訓“四目”為“四面”,這樣就能夠與“狂夫四人”相吻合;或訓“四目”為“吅目”,認為方相面目猙獰可怕,見者多驚呼,這樣與“狂夫”的含義吻合[14]。
  然而,從我國出土的近百面商周時期的面具看,都只是二目而非四目。也許這些面具不是方相氏所佩戴的假面,但我們不能排除刻有四只眼睛的方相氏面具本就不存在的可能性。
  要弄清“黃金四目”的原委,我們應該才記載它的文獻入手。記載“黃金四目”的最早文獻是《周禮·夏官·方相氏》,曰:“方相氏,狂夫四人?!薄胺较嗍险泼尚芷?,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樞,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
  《周禮》乃是十三經之一的儒家經典,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歷代學者為此進行了長期的爭論,形成了西周說、春秋說、戰國說、秦漢之際說、漢初說、王莽偽作說六種主流說法。
  劉歆十分推崇《周禮》,認為出自周公之手,是“周公致太平之跡”。《周禮》后經經學大師鄭玄作注,成為一部儒家大典。清代著名學者孫詒讓認為,《周禮》一書,“斟酌損益,因襲積累,以集于文武,其經世大法,咸稡于是”(《周禮正義序》),是五帝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經世大法的集萃,堪稱是自黃帝、顓頊以來的典制。
  《周官》自然不是周公首創,漢字也不是倉頡首創,但他們都為此做過系統整理并有所損益,這是我們應該理解并可以接受的事實。《周官》經周公“斟酌損益,因襲積累”以成集,理應有后續者傳承而成為像《論語》一樣的經典,但因傳承者皆周公輩秘府高官,世代相襲,應時之需,“斟酌損益”,成為一部治國“秘法”而深藏秘府。蓋戰國末期,《周官》輾轉入秦。爾后,秦始皇一統天下,焚書坑儒,藏匿《周官》。劉邦奪取天下,《周官》重現,劉氏校理,方傳后世。
  后進學者,不辜先賢,深究文獻,博研古文字學、古器物學與考古學,對《周禮》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認為《周禮》當成書于戰國晚期。
  相關史料表明,劉向、劉歆父子當時所見到的《周官》是用戰國古文字寫成的版本。下面我們根據古文字補證如下:
  《周禮·夏官·方相氏》中的“黃金四目”,當是整理者的筆誤,原文應為“黃金冒”,因為“四”與“冃”,形近易混。試舉例:
  “冒”字戰國古文作: (郭店·窮達3)、 (包山131)、 (包山135反)、 (包山138)、 (包山269)等。
  “四”字戰國古文作: (廿七年銅梃)、 (貨系3387)、 (包山266)、 (郭店·太一·4)等[15]。
  《說文》:“冒,蒙而前也。從冃,從目。”徐灝注箋:“冒,即古帽字。冃之形略,故從目作冒。引申為蒙冒之義,后為引申義所專,又從巾作帽,皆相承增偏旁也。”
  現在,我們看“狂夫 (四人)”與“黃金 (冒)”,就不難理解整理者為什么會把“黃金冒”理解成“黃金四目”了。
  這種“形近誤讀”的現象,在文獻學里是常見的。
  《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載:“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劣跁x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
  我們看,亥字古文作 (王孫鍾),與豕作 (石鼓·田車)形近;己字作 (古璽匯編·3638),與三字形近,所以子夏能校正史官筆誤,把“己亥涉河”誤寫為“三豕涉河”。“三豕涉河”是古代人在他們那個時代“形近誤讀”的典例,更不用說時隔久遠的后來人了。   比如,在先秦文獻中,我們經常碰到“弔”字,《尚書·大誥篇》《君奭篇》中有“弗弔天”,《多士篇》中有“弗弔昊天”,《詩·小雅》中有“不弔昊天”,等等。注家只言“不弔”為“不善”。那么,究竟“弔”字是否有善義,或者為什么有善義?這個問題一直到清末才得以厘清。吳大澂利用金文考定了“弔”乃“淑”之訛。古文淑皆作 (叔向父簋),與弔字 形近易訛。于是,后世整理者便將二字訛混為一(詳見吳氏所著《字說》)。
  再如“文”字,其古文作 (旂簋),或作 (師害簋),與“寧”字形極為相似。因此,后人又將《尚書·大誥篇》中的“前文人”“文考”“文王”“文武”,誤讀成“前寧人”“寧考”“寧王”“寧武”,這也是吳大澂根據金文加以訂正的[16]。
  所以,古人把“黃金冒”誤解成“黃金四目”,是很有可能的。然而,這一誤解,卻影響深遠。
  其一,影響歷史文獻的著述?!逗鬂h書·禮儀志》[17]《續漢書·禮儀志》《隋書·禮儀志》[18]《舊唐書·禮樂志》[19]《新唐書》[20]中皆言方相氏戴四目面具進行儺儀操作。此外,文人的筆記、雜錄、辭賦中也多有方相氏面容的描述?!段倪x·東京賦》[21]、唐人孫顔《春儺賦》[22]、蔣之翹《天啟宮詞》[23]、唐人段安節《樂府雜錄》[24]等,對方相氏的描述依然是四目。
  其二,影響學者注解。唐賈公彥疏方相氏“蒙熊皮,黃金四目”為“可畏怖”之貌[25]。宋代王昭禹認為“四目”的義理在于“取其視無不見也”,而四目必以“黃金”為之,因為,“黃者中之色,金則剛而明,剛中而明足以察見陰匿而制之也”[26]。陳友仁在增修《周禮集說》中沿用王說[27]。惠士奇在《禮說》中云:“方相氏毆疫,蒙熊皮,黃金四目。注云:如今魌頭也。荀子曰:‘仲尼之狀,面如蒙魌?!髯釉唬骸鯆浴⑽魇?,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則見者皆走。’韓退之曰:‘四目為方相,兩目為魌,猶今假面也?!髥剩澳?,方相氏以戈入壙,毆方良。”[28]清代孫詒讓曰:“云‘黃金四目’者,鑄黃金為目者四,綴之面間,若后世假面也?!盵29]
  其三,影響后世的藝術創作。東漢鄭玄《三禮圖》,首用繪畫創作的方式,圖解周代禮制,反映周代方相氏“蒙熊皮”的形象。宋代聶崇義模仿鄭玄而作《新定三禮圖》,其中方相四目,身著宋代官服,平和穩重,慈祥和善。明代王沂、王思義父子《三才圖會》中的方相圖,有士用的“二目方相”和有官者可用的“四目方相”,皆為獵人的裝扮。
  錢茀先生在《日本儺史梗概》[30]中,羅列了幾幅國外的四目方相圖,如: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大儺圖》、日本平安時代的《追儺圖》、朝鮮末代宮廷方相木面、日本現代四眉四目方相面具、韓國草編四目方相面具等,這些四目方相皆是帶有時代印記的創作。
  凡此種種,足見“黃金四目”影響至深。張舜徽先生曾說過,在雕版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之前,書籍的出版都靠抄手手寫。在抄寫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加了一筆或者減了一筆,這個字就變成另一個字了,文句的原意就改變了,內容的真實性就會受到影響。這樣的不小心,有時甚至牽涉到人們對古代制度的認識,以致引起許多混亂,可見其影響之大。
  但是,中國古代方相氏面具,始終是“二目”,未見“四目”者。明人朱國禎《涌幢小品》載:“近年諸大臣出葬,其威儀可謂極盛;然有一歉事,凡方相辟路,自四品以上皆四目,以余所見止二目,蓋細事,初不經懷也?!盵31]這說明,在幾百年前,人們看到的方相氏面具,也只是“二目”,并不是“四目”。
  當初,鄭玄在給《周禮》作注時,就對“黃金四目”存疑,故避而不注,只籠統地釋為“如今魌頭也”??梢姡嵭诋敃r所見到的方相面具,只有二目。但他釋“方相”為“猶言放想,可畏怖之貌”,則為別人曲解“黃金四目”開了口子,“黃金四目”也就有了生存空間,就有了“取其視無不見也。黃者中之色,金則剛而明,剛中而明足以察見陰匿而制之也”的內涵。人們眼中見到的只是“二目”,心里面想的卻是“四目”,這時,“黃金四目”就自然地成為“黃金面具”的專用稱號了。
  然而,事實終歸是事實,后世學者們,比如孫詒讓就認為,“黃金四目”就像后世的假面具。楊景鹴先生在《方相氏與大儺》一文中指出:“方相氏不一定是四目的?!盵32]顧樸光先生在其《方向氏面具考》中也說:“對于古代是否存在獨立的‘四目’方相面具,我持懷疑的態度。”把“黃金四目”理解為青銅面具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畢竟今天我們見到的商周面具,幾乎都是用青銅制作的。一副完整的方相氏面具,應該是由假面和假頭兩部分組成的[33]。
  可見,“黃金四目”就是“黃金冒”的誤稱。可以肯定,在中國古代,方相氏所佩戴的“黃金冒”,不會是四只眼睛的。
  縱觀中國古代的神像,無論是威嚴刻板的以動物紋或人獸紋為主的商周神像,還是剛勁雄渾的戰國秦漢神像;無論是飄逸俊麗、豐滿生動的隋唐神像,還是平和穩重、慈善世俗的宋明神像;無論是慈眉善眼,還是兇神惡煞,不管怎樣恣意夸張、扭曲變形,彰顯的仍是人世間的本色。更何況,在古代,方相氏只是職官,并不是神。方相氏的“黃金冒”,是儺儀時的面具,重在實用,乃通神的法器,其造型不會偏離“以人為本”這個準則。
  參考文獻:
  〔1〕蕭兵.儺蠟之風——長江流域祭祀宗教戲劇文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406.
  〔2〕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1.
  〔3〕錢茀.“方相四目”圖說[J].民族藝術,1995,(02):57-76.
  〔4〕迪克·布德.中國的傳統節日[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79-80.
  〔5〕蕭兵.儺蠟之風[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413.
  〔6〕周華斌.古儺文物稽考[J].民族藝術,1992,(02):63-88.   〔7〕馮其庸.試釋良諸玉器上神人獸面圖形的內含及其衍變——一個持續五千年的文化現象[J].苗嶺風謠,1990,(10):5.
  〔8〕顧樸光.方向氏面具考[J].貴州氏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03):48-55.
  〔9〕丘溶.大學衍義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8.
  〔10〕孫治讓.周禮正義(第10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7.2493.
  〔11〕寒聲.從三晉儺戲看中原儺戲的流變[J].三晉文化研究論叢,1994,(00):31-51.
  〔12〕周華斌.古儺文物稽考[J].民族藝術,1992,(02):76.
  〔13〕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89-114.
  〔14〕吳昌林,章軍華.方相氏“黃金四目”的訓詁與意義[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2):157-160.
  〔15〕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736-737,3382-3385.
  〔16〕張舜徽.中國文獻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1.
  〔17〕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3127.
  〔18〕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169.
  〔19〕劉昫,張昭遠,等.舊唐書(二十五史·第五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19.
  〔20〕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2.392.
  〔21〕蕭統.文選·東京賦[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65.
  〔22〕李昉等編.文苑英華[M].北京:中華書局,1966. 103,108.
  〔23〕朱權.明宮詞[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62.
  〔24〕段安節.古今說海?樂府雜錄[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215.
  〔2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三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47.
  〔26〕王昭禹.周禮詳解(卷二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81.
  〔27〕陳友仁.周禮集說(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84.
  〔28〕惠士奇.禮說(卷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594.
  〔29〕孫詒讓.周禮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255.
  〔30〕錢茀.日本儺史梗概[J].民族藝術,1994,(04):103-125.
  〔31〕朱國楨.涌幢小品·卷六(續四庫全書·子部·雜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85.
  〔32〕楊景鹴.方相氏與大儺[J].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0,(31):96.
  〔33〕顧樸光.方向氏面具考[J].貴州氏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03):51.
  (責任編輯 王文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5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