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言交流是師生面對面交流的主要方式及情感溝通的主要渠道,而語言藝術不但能夠真實反映物理教師的教學技能,同時也能體現教師的知識、智慧和修養。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巧妙的語言藝術,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及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提升,并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靈活運用語言藝術是每個教師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語言藝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4-0059-02
  對教師而言,物理教學是一門科學、一門技術,而良好的教學語言是學生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保障,教師的語言藝術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語言藝術要求教學語言有一定的規范性和藝術性,物理教師的語言特點應將教學語言的共性囊括在內,同時也需具備物理教學的個性。鑒于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進行探討,以期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語言要注意準確性
  物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對物理概念、定義、定律、定理、現象及過程等進行準確表述[1]。倘若在表述中出現了細微的錯誤,其意義就相差甚遠,甚至還會產生歧義。
  如在教學中,將物質的密度表述成物體的密度;把速度表述為速率,“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速率”為標量,僅表示大小;對歐姆定律公式“I = U/R”,片面地將I、U、R的物理意義表述成電流、電壓和電阻,如此一來學生易產生歧義,在運用歐姆定律解題時,只知道已知其中兩個物理量就可以求解第三個物理量,并未關注三個物理量是針對同一段導體的;又如“力臂”表示的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并非表示“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要想確保物理教學語言能夠規范、準確,教師在備課時需認真查閱資料,并反復推敲,將教材中與概念的實質與術語含義理解透徹。如“在慣性作用下,物體會保持原有運動狀態”,切忌說成“物體受到慣性而保持原有運動狀態”;“屬性”和“特性”、“物質”和“物體”等物理概念中涉及的詞語要注意區分,避免過于隨意、口語化;關于“磁場”這一概念,應表述為“磁體周圍空間有磁場存在”,而非“磁體周圍空間叫磁場”。
  二、課堂語言要注意邏輯性、嚴謹性
  教學語言的邏輯性、嚴謹性表現在教學實踐中語言前后的邏輯關系要正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用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表及里的環環相扣且層層推進的方法進行語言表述,教師教學中必須敘述嚴密、條理清楚、論據充分、層次分明。鮮明的連貫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有利于學生依據教師的語言清晰、透徹地理解知識[2]。遣詞造句上,切忌含糊其詞,應準確貼切,特別是原理、規則及概念等。此外,教學語言還應層次清楚、抓住重點,盡量做到“言語少而精”,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出盡量豐富的內容。在敘述物理規律時,教師不能亂用詞語,要注意規律的嚴謹性。
  如“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如“反射角等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由于反射角的大小取決于入射角的大小,故而兩個角之間有因果關系存在。鑒于此,教師必須懂教材、熟悉教材,對教材上的每個概念、每一段話、每一句話都要認真思考,甚至透徹理解每個關鍵詞、字。語言精練能為課內讀、議、練、實驗提供更多的時間,個別教師傾向于重點講解部分難點,擔心學生難以理解,然而講得越多卻更容易導致學生理解混亂。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把握好要點,用適當的語言表述。表述時注意邏輯性、嚴謹性,以便學生能更輕易地理解、掌握知識內容。
  三、課堂語言要注意技巧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保持飽滿的精神、充足的自信。教學中,應以清晰自然、樸實無華且充滿生活氣息的口頭語言為主,切忌信口開河、隨心所欲;要追求旋律美,朗朗上口,如同天成;要自由灑脫,具有學者風范。鑒于此,物理教師在構思教學語言時必須注重技巧性[3]。物理教學中,課堂語言的技巧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用盡量精煉、簡短的語言將自己的感情充分表達出來,如口說、板書及肢體等,幫助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清晰、透徹地理解物理問題。而語言技巧主要體現在教師對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的準確及適時運用,在保障科學性的基礎上,推動教學語言趣味性與啟發性的有效提升。
  如在電勢概念的教學中,可用生活中地勢高低概念進行類比。此類構思具有啟發性,不但能將涉及的知識深化,還有利于學生分析、概括、鑒別能力的提升。
  而結合口頭語言進行的肢體語言極具形象性,通過提示、說明、刻畫及示范模擬教學內容,能使學生的理解更輕易、透徹。如電燈在水下照亮水面的面積,教師可借助自己的手臂,將通過光纖射出的光的彎曲方向表達出來,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關知識。肢體語言在物理模型的構建中也能發揮顯著作用,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體教學中,每一句話都能搭配大量手勢、動作,而教師若想更清楚、明白地運用肢體語言將所講內容表述出來,就必須確保肢體語言的規范性,切忌表達不清、模棱兩可或手舞足蹈。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能更生動、形象地表達出教學內容。
  四、課堂語言要注意啟發性
  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個別教師盡管能夠充分落實課前準備,課堂講授也極其精彩,學生仿佛置身于故事情節里,然而大部分學生在課堂結束之后卻難以回憶起本堂課所講授的內容。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學生大腦并未思考課堂知識內容,難以形成深刻的記憶[4]。故而,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啟發式教學語言,而這也就對教師提出了應結合學生思想選擇教學語言的要求,并使所用的語言盡量貼近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以便學生能更輕易地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
  如在“聲音的發生與傳播”教學中,教師可詢問學生“耳朵能夠幫助我們聽到各類聲音,聲音是如何發出的呢?它又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中呢?”簡易的語言卻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置身于課堂學習中。此類啟發式教學語言要求教師細致觀察生活中的例子并廣泛收集,提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更具直觀性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課堂教學效率也就更為顯著。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深入淺出的生動語言,以新奇的方式為學生呈現物理知識,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地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  顧紅軍.新視角下初中物理教學語言藝術探析[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6 .
  [2]  藺海麗.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N].發展導報,2017-10-31(033).
  [3]  燕寧.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3):9 .
  [4]  陸裕仲.芻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 2017(6):47-48 .
 ?。ㄘ熑尉庉?易志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54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