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營造魅力之境提高課堂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藝術,自然就缺少不了魅力的存在。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數學課堂教學往往給人以嚴謹、枯燥之感,似乎缺少感染人情緒的因素。但這并不能說數學課堂沒有魅力,也不能說數學課堂效率難以提高。本文從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教學方法、課堂容量三方面,闡述了如何營造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從而讓數學課堂更加精彩,贏得學生的喜愛。
  [關鍵詞]課堂語言;教學方法;課堂容量;教學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聽過一堂精彩絕倫的歷史公開課,課后有人問公開課教師準備了多久,那個教師說:“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但是,針對這個課題的準備,則花了約十五分鐘……”由此可見,試圖把一節課上得精彩,絕非一揮而就,非得下一番功夫研究不可。數學課當然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營造數學課堂獨特的魅力,用魅力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數學課堂語言要講究魅力——聲情并茂
  “語不驚人死不休”,總被人當作是漢語教師追求的境界,數學教師只要把數學題講清楚、講明白就行了。其實不然,“能講”與“善講”效果絕不一樣。俗話說得好:“會說叫人笑,不會說叫人跳?!泵總€人都喜歡聽優美動聽、生動有趣的話語,尤其是激勵表揚的話語,想要把數學課講得聲情并茂,吸引住學生,不講究語言的魅力不行。那么,數學語言怎樣才能具備魅力呢?至少要具備以下兩方面的特點:
  1.語言生動有趣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概論之間聯系緊密,邏輯性強,因而它的“莊重嚴肅”往往讓年齡尚小的學生望而生畏,此時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數學的潛在魅力,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數學語言要求準確,這是它的學科特點使然,不過不能因此而忽視傳授數學時課堂語言的生動有趣。比如,有位教師在講等差數列前N項和時,給學生講高斯小時候如何巧妙解決1+2+3+…+100的求和問題,讓學生領略數學的魅力。這種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解法,把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情景中,寓教于樂,學生易于接受。
  2.語言充滿關愛和鼓勵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既有教師的“授業解惑”,又有學生的“求學問道”。只有學生“親其師”,方能讓他們“信其道”,進而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活動產生渴望、追求和興趣,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對教師來說,語言是交流情感的主要媒介,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話,完全可能改變學生的一生。針對學生自尊心強的狀況,教師更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在與學生交流感情,尤其是批評學生時用語務必慎之又慎,以關愛鼓勵的語言為主,讓學生沐浴在愛和鼓勵的陽光下。當學生上課口答問題或做作業出現大錯時,教師千萬不可怒形于色,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寬容,不妨對其說“注意挖掘隱含條件”“請你再審題意,或許能有新發現”等鼓勵性評語,這些評語不僅能很好地消除學生因錯誤產生的自卑心理,逐步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勇氣,而且有助于密切師生關系,為數學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情感氛圍。
  二、數學課堂教學法要講究魅力——多樣適用
  課堂教學是靈活的,要因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教學環境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或方式,即所謂的“教無定法,貴要得法”,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凡是能促進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能讓學生主動去探究課堂內容的方法,都是值得借鑒的。對于新授課,可以在傳授新知識時穿插一些演示,督促學生手腦并用,理解數學知識。如在講授“橢圓的定義”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如下問題:“如何畫一個橢圓?”大多數學生都會感到迷茫。這時,教師拿出首尾相連的繩子,固定在黑板的兩個定點上,再利用粉筆繃緊繩子,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規則的橢圓,學生一定會感到很驚奇。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去畫一個橢圓,再小組討論為什么這樣能畫出一個橢圓,在不斷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就得出橢圓的定義。這樣的教學過程,既讓學生動手實踐了,也讓他們的思維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采取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孟子云:“教亦多術矣?!敝灰處熥龅礁鶕唧w內容,相應地采取靈活的而不是單調陳舊的教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法答疑解惑,一定會讓課堂趣味盎然。
  從學生學的方面講,教師則要對學法給予有效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習慣。因為教師的教,最終還是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效果的。“傳知固然重要,啟智才是關鍵”,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為此,教師應努力教學生做到以下四點:
  1.培養學生會聽的能力
  聽別人講話,不僅僅是豎起耳朵聽,聽的時候還要掌握聽的方法,抓住要點,邊聽邊記。作為學生,要應具備這種能力,做到認真聽教師講,聽同學講,而且能在聽別人講之后復述出來,做到“言者有心,聽者有意”,這才叫會聽課。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要耳到,還要心、口甚至手也到,學生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師講課上,思維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長此以往,課堂效果就會非常好。
  2.培養學生會看的能力
  俗話說:“會看看門道,不會看看熱鬧?!弊鼋處煹囊ε囵B學生觀察的能力和習慣,凡是通過學生看能理解掌握的知識,教師不要講至多稍加點撥。在教學中可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給學生觀察提綱或提示,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在比較中做出正確判斷。上文提到的教師講三邊關系時,我想從某種意義說也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3.培養學生會想的能力
  有經驗的教師上課往往點到為止,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和適當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去動腦筋思考和討論。在學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再作點撥,讓學生體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如在高三復習“點到直線距離”公式時,除了回顧課本的推導過程外,教師還可以問學生如何利用向量、三角函數知識去推導,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不斷發掘新的推導過程,十幾種推導過程都完成后,無形中把高中很多知識點都復習了一遍,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4.培養學生會說的能力
  語言是反饋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學生的每一次發言都是對課堂學習的參與,是對課堂內容思考結果的表達,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是思維火花的綻放。當然,學生剛開始表達時教師不要寄予太高的期望值,等他們練習一段時間后,思維的順暢性和表達的清晰度,便會逐漸提高。
  三、數學課堂要講究容量的魅力——科學適度
  一堂數學課的課堂容量是否安排得科學適度,標準應為是否讓差生“吃”好,優生“吃”飽,即課堂容量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著重調控好以下三量:教師的授出量、學生的訓練量和師生的雙邊活動量。對此,課堂上教師講解的例題要難易兼顧,既要有為差生設置的基礎題,也要有為優生設置的具有一定難度的提高題;既要有講更要有練,且講得務必精,練得務必勤。如山東杜瑯口中學的教法,就是一節課教師講的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真正實現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思想。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吃透教材,精選例題和練習,本著高度負責的備課態度,才能在講課時做到收放自如,有聲有色。
  綜上所述,只要數學教師刻苦鉆研、銳意探索,就能讓數學課堂妙趣橫生、精彩絕倫,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凡宏.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吉林教育,2016,(26).
  [2]靳國權.激發學生興趣 提高學習積極性——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中學教學參考,2009,(23).
  [3]付軍,朱宏,王憲昌.在數學建模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7,(04).
  [4]葉有福.利用“反思型數學日記”培養學生數學元認知能力的探索[J].中學數學研究,2006,(04).
  [5]胡新,雷斌.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調查與思考[J].湖北教育,2003,(19).
   (責任編輯 付淑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6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