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做合一”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與培智學校新課改所倡導的“學生發展為本,優化課程結構,把握數學本質,重視評價過程”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文章從四個方面來談自己在培智學校生活數學教學中的收獲。
陶行知先生的“教與學合一”既是生活法,更是教育法。在教育教學方法方面,他主張學生的教學為了生活需要而教學,時刻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即“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在社會實踐中,他提倡“如何做,如何學,如何學,如何教,教學以‘做’為中心”。因此,陶先生在社會實踐探索中強調了“做”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針對培智學校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本班學生為主要樣本進行探究。我班有8名學生,1名腦性癱瘓學生,2名自閉癥學生,5名智力低下學生。分別處于皮亞杰智力發展階段中前運算思維階段和具體運算思維階段,我運用“教學做合一”進行生活方式的數學教學、實踐和總結,并取得了些收獲。
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達到因材施教
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說:“如果教師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或者讓學生覺得自己是教育的對象,就會增強對教育的抵抗力,削弱教育的力量?!蓖ㄟ^分析發現,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應以學生實際能力的分析為基礎,進行適性教育。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根據現有的社會規律、認知習慣和處理方式,即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如何學習,如何教學,如何探索,教學都是圍繞做的教學展開的。
以我的生活數學課《去超市購物》為例具體說明。(具體運算思維階段的學生分為A組,把前運算思維階段的學生分為B組)
?。ㄒ唬┙虒W目標分層
A組學生設計為能獨立設計自己的購物清單,能根據購物清單進行商品的購買,能利用輔具(計算器)進行購物的結算,能進行自我評價。B組學生能在家人的語言指導下設計自己的購物清單,能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進行商品的查找,能遵守超市購物的秩序進行商品的購買。
?。ǘ┙虒W重難點分層
A組學生以能利用輔助設備(計算器)進行購物的結算為教學的重點,以能進行自我評價為教學的難點;B組學生以設計自己的購物清單,進行商品的查找為教學的重點,以進行商品的購買為教學的難點。
?。ㄈ┙谭ㄉ系姆謱?
A組學生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在課堂中鼓勵學生通過圖片引導的方式設計自己表格,利用文字說明記錄的方式進行學習;B組學生以圖片指認,語言說明的方式進行學習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引發學生的興趣,達到自主學習
陶行知先生認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痹诮虒W中教育學生前教師應先身體力行,教師應先與學生進行探索研究,在教學中做便是學,教學的過程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實踐中學有所用才是真正的學習。
?。ㄒ唬﹦撛O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巧妙課堂教學情境,利用PPT、IPad游戲、人體感應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建一個有趣互動的課堂,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和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引導學生做學習中的主人。
以我的生活數學課《去超市購物》為例,我利用PPT引導學生回顧學生常去的超市(歐尚超市),利用IPad中寶寶巴士游戲中超市—理性購物習慣養成這款App游戲,引導學生在生動的游戲中逐漸養成自我設計購物清單的習慣,掌握商品對應查找及購買,融入更多的趣味及生活情境。
?。ǘ┳⒅睾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學信息流向學生并不意味著這一過程的結束,教的一方還要從學的一方獲得反饋信息以了解教學的效果。顯然,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反應。當然教師應在學生的嘗試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整合。
以我的生活數學課《去超市購物》為例,我利用小組分組的方式,通過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我探索、總結,小組與小組之間思想碰撞,教師總結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結合社會實際,達到做中學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因做來學方是真學。學生的實踐不光光是學校教師的工作,作為學生人生第一任老師的學生原生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原生家庭的教育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有很好的支持與補充作用。
以我的生活數學課《去超市購物》為例,利用我校非傳統課程日超市購物行的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課堂所學設計自己的購物清單,實際體驗超市中物品的查找及購買、結算等環節,加入學生自我評價及志愿者評價等記錄體系,通過自我評價、他人評價、自我探索學習、小組督促等方式幫助學生找出實際存在的薄弱點,為再教育做好準備。
四、結合家校力量,達到持之有效
家校合作機制即家庭和學校在合作過程中的內在運行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關系和聯系。高效的家校合作機制是促進融合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參與者不僅僅只是學校教師,家長的參與也至關重要,教師通過微課、圖片指導等方式,有效地向家長傳達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家校同步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導環境;同時,構建持之有效的家校溝通環境,如QQ、微信、家校路路通等方式,通過文字探討、圖片說明、語音指導等方法,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便利條件,做到家校的無縫對接。
以我的生活數學課《去超市購物》為例,通過課堂錄像進行微課的制作,設計結構化教學體系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并鼓勵家長通過視頻、照片的方式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為再教育做好準備。
現在,我們面臨的培智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社會溝通交往能力較弱,更需要以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教學中注意分層教學,采用學生認可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學生進行探討,實現同在藍天下,共享尊嚴而有品質的生活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