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自然角中的實踐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教、學、做合一” 強調“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筆者結合一線工作實踐,將此教育觀和自然角創設管理結合,關注幼兒表現和自然角的變化,歸納總結簡單的教育建議,從而呼吁教師將“教、學、做合一”運用于教育實踐。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 自然角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043-01
幼兒園的自然角是一個微縮的自然界,是幼兒親近大自然的特殊場所,它兼具審美、教育、科學等多重功能。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可以親身經歷探究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繁殖、死亡過程的重要場所。筆者積極嘗試重點在自然角的創設過程中踐行“教、學、做合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和大家分享。
1.做足充分準備,提倡親身體驗
在實施“教、學、做合一”中,教師應當做足充分的準備。因為只有很充分的準備工作,才會盡量減少灌輸式的教學,從而讓幼兒自然地獲得經驗。如果準備不充分,就會功虧一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阻礙幼兒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給重視準備,不能將就湊合。例如在自然角蘿卜種植過程中,教師只重視了蘿卜種植的方式:水培和土培,沒有進行實踐,忽略了水培蘿卜爛根的問題,最后導致種植效果不理想——水培蘿卜失敗,給幼兒造成了錯誤的引導,讓幼兒們認為蘿卜只能種在土壤里。經過教師的反思后,對此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進。一是給水培蘿卜天天換水。教師:“你看,蘿卜寶寶為什么發臭了?仔細看看瓶子里的水變成什么樣子了。” 幼兒看了看說:“這個水白白的,還有黃色的點點?!?“我們該怎么辦呢?” 幼兒想了想說:“換干凈的水?!倍窃黾佣ㄖ不@。幾天后,新換的蘿卜終于不臭了,但是它的身體開始變軟。教師指著旁邊的蘿卜說:“你們看,這兩個蘿卜有什么區別???” 幼兒說:“一個水多,一個水少?!苯處熣f:“水把蘿卜的身體泡爛了。我們怎么樣能幫幫它?” 幼兒說:“少點水,把水倒掉一些?!?另一幼兒說:“可以用棍子把蘿卜撐起來?!?又一名幼兒說:“找個網網起來,像蜘蛛網一樣的?!薄斕焱砩希變簜兙桶炎约旱乃嗵}卜帶回家進行大改造,有的用繩子結網、有的用飲料瓶口、有的用定植籃……很快,水培蘿卜長出了大大的葉子,細長的莖,開出白色的小花。由此案例可以看出,作為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心中有數,明確科學教育的核心概念,并且需要做到親身體驗,這里的“親身”是指教師和幼兒雙方都要實踐,不能憑空猜想。調整后的教師清楚了水培蘿卜的要點,引導幼兒們將種植方法和工具進行調整,從而有效地達到了教育目的。
2.關注方法習得,注重實踐獲得
好奇是幼兒階段的年齡特點,好奇心是幼兒探究的動機基礎和內在動力,正是由于強烈的好奇心,使幼兒保持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在基于“教、學、做合一”的自然角活動中,強調了學習方式,每種學習方式能讓幼兒獲得怎樣的經驗?這些經驗對幼兒可持續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在“汽車總動員”自然角環境布置時,教師關注幼兒學習方法的習得。開始布置自然角了,幼兒們在汽車盆盆栽的擺放時出現了爭議:“汽車不是應該行駛在馬路上嗎?怎么跑到架子上了?”教師說:“其實,馬路里面藏著許許多多的秘密,我們一起去找找看,看看你們能找到哪些秘密?”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對于馬路,大家可以發現什么?討論中,大家一起制作調查表,帶著各種各樣的疑問,開啟了“馬路”調查之旅。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幼兒們分小組結伴行動,兩個一對,三個一組,四個一群,邊看邊記?;丶液?,幼兒們在父母的帶領下,通過地圖、網絡、圖書館等方式了解更多馬路知識。調查結束后,幼兒們變身為城市道路規劃師,他們找來了黑色的地墊,用白色和橘黃色的顏料開始繪畫交通標線。有了交通標線的加入,馬路一下子就活了起來了。
3.聯系各個領域,整合有效資源
在實施過程中,筆者發現隨著活動的進程,可以盡量整合班級中其他教育資源。因為很多教育活動都是以“主題”的線索展開,會延伸出很多生成性的內容。在過程中會涉及到與環境、與家長的互動、幼兒互動、社會資源的互動。
如 “汽車總動員”自然角引起了幼兒們的興趣,這正好與本學期“符號會說話”主題切合,借此契機班級里開展了一系列有關于交通的主題活動。有了“高架橋”的加入,馬路變得更加有層次,班級里風靡著“高架橋風”。教師開展了科學活動“神奇的紙圈”帶著幼兒們了解了莫比烏斯圈的原理。教師將自然角和社會、科學、環境等的相關知識緊密聯系,將自然角延伸到集體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所以,在實施基于“教、學、做合一”的自然角教育活動時,有時不僅僅是種植本身,還應充分整合班級、幼兒園、家長、社區資源,這樣自然角才更加能發揮其教育作用。
4.結語
將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融入自然角,大大增添了幼兒動手實踐的機會,增強了幼兒遇見問題、解決問題成就感的獲得,使得幼兒更加主動地去學習自然科學。在這次踐行“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時,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增加了陶行知先生教育觀的認識和認同感,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會將“教、學、做合一”延生到各個領域,幫助幼兒更好的學習發展,讓幼兒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金林祥,胡國樞,屠棠主編.當代中國陶行知教育思想實驗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6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