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漫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何去何從。本文通過對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對如何更好的讓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中發揮作用做了一定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層遞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25
   文字除了觀照世界,同樣觀照自己。相由心生,文亦由心生。從面相可以看出人的生活狀態,而文字亦能看出人的精神狀態。學習建筑學之后我理解到,建筑并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呈現,同樣也是社會秩序和文化的外在凝結?!拔沂帧笔恰拔铱凇钡妮敵鐾緩?,那自然,文章就是我內心世界的外在呈現。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是人文主義教育,是一個熏陶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的教學絕對不能做到讓孩子死記硬背,不能讓孩子對他產生厭惡,這是非常重要的。語文作為基礎學科,陪伴我們整個的學習過程,喜歡上它就為我們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無論是在哪一個教學階段。作文的寫作主要有兩個方面:閱讀和寫作。小學生作文難以達到一定的要求,主要是這兩方面因素的限制。閱讀,其實小學的閱讀只能稱之為閱讀,而我們初中乃至以后,考到的閱讀理解,關鍵在于理解。小學現在的很多的閱讀題,更多的是考察孩子的注意力。答案都在文章中。那么假若孩子們找不到。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做題的太少,對一些比較重要的詞不敏感;第二個是缺乏技巧。其實學習最可怕的一點就在于泛泛的做題。筆者一直認為,題不在于做得多,我們應該從題目中總結經驗和方法,從一道題入手去解決一類題,這樣就會輕松很多。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完成作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么我們就應該來想一想為什么覺得作文難。從教學實踐來看,有兩點原因:第一是孩子們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第二是孩子們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心中之所想。針對第一點,現在很多作文班采用的方式是讓孩子去積累,這個積累實際上打了雙引號,就是讓孩子去抄一些所謂的好詞好句好段好篇,這樣的好處是見效快,但是治標不治本。而且時間越長,學生對于作文就越是厭惡,因為他們覺得寫作文就是在默寫,想寫好作文就要抄寫,這其實是非??膳碌?。針對第二點,現在很多作文班采用的方式是去讀去看甚至去模仿抄寫別人新穎的行為方式。這種浮躁的教學風氣,應該摒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育人的角度出發,應該給學生帶來一些新的東西,一些真正對他們來說有用的東西[1]。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探究
   所謂“層遞深進”,就是一層進一層,逐次遞進,逐層深入,是一種常見的議論方法。這種方法,在形式上表現為縱向結構,但又不是時間的延伸,內容的承接,而是議論的步步深化,闡述的層層拓進,使讀者沿著行文順序,對所論的問題有個深層的了解,符合人們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
   (一)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的階段(主要是一二年級),學生對基礎的語文知識掌握不足,對字詞的綜合運用能力不佳。然而作文卻要求有很好的詞匯組合能力,能夠通過簡單的詞匯相加,表達出基本的意思。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對這一能力上的培養顯然不足。所以在小學生作文層遞式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其中主要包括造詞造句方面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養成善于運用,敢于運用相關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而不是讓作文過分的口語化。例如,書中的作文題目中對山河的描寫,我們可以寫成,悠久輝煌的歷史,美麗富饒的山河,造就了眾多的優秀人才,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的人才,同時又影響著特定地區乃至全國的命運。在中國文明史上,中華大地上涌現的各種優秀人物,若群星璀璨。這樣通過對詞句的有機整合,讓整個段落顯得更加立體感、文藝感[2]。
   (二)培養學生積累素材能力
   第一,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積累。生活即語文,我們周圍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只要帶著敏銳的眼睛,帶著敏感的心靈,保持著那一份天真爛漫,就可以從生活中感受到新意。豐富多彩的生活,用心地感受就可以積累出很多美妙的語言。來源于生活的語言寫出的作文就是可以感動人的作文,就是好作文。第二,我們可以從教科書中積累。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們學習了大量優秀的課文,這些課文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語文教科書是我們寶貴的語言,政治學科,歷史學科,科學學科也是我們積累觀點和材料、積累科學常識的好源泉。把這些知識整合好,可以靈活地運用到作文上,作文怎么不令人感到華美呢?第三,我們可以從報刊雜志中積累。認真學習別人好的文章,積累豐富多彩的語言,是積累自己語言庫的好方法。隨著時間的深入,我們課外閱讀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就會沒有時間閱讀大量的長篇名作。這個時候,選擇一些優秀的報刊雜志就是一條積累的捷徑了。我們讀這些優秀的報刊雜志,博采眾長,豐富語言,積累寫作的素材。
   (三)鍛煉學生想象力
   一般來說,在人的一生中,想象力呈逐漸衰減的趨勢,小學時期是最具想象力的時期。目前,在大力推進小學學科素質教育過程中,注重學生潛能開發與個性差異,培養創造能力已成為優化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基本保證。小學教育具有其規律性,我們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粗淺的嘗試和研究探索。在想象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象,根據事物的發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象,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個寫景的句子,詩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現了深邃的藝術意境。為了開拓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假如我就是詩人,那是怎樣的情景”的假設進入原有的意境,這樣,學生就可根據教師的點撥,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這首詩的詩情畫意[3]。
   三、結語
   通過層遞式教學,不斷的培養學生對作文題目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了解每篇作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綜合學習中,逐步培養起學生的作文素養能力,由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2018(06):125.
   [2]陳思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J].課外語文,2018(01):53.
   [3]曹動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探析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二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4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