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形勢下農村中學網絡環境的德育教育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給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認識世界的渠道,但互聯網的影響具有多樣性,有利也有不利,因此更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努力對學生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給予一定的引導。本文將對于新形勢下農村中學網絡環境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 農村中學;網絡;德育
  中圖分類號:F224.33,G40-0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036-01
  一、引言
  互聯網的產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互聯網已經走進每家每戶對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著重要的改變和影響,互聯網的普及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對于中學生開拓視野、以更多的渠道認識世界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互聯網也對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不一樣的影響,因此為了防止中學生沉迷網絡并受到網絡帶來的不良影響因素,學校和教師理應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在各種師資力量和網絡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如何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是教師應該考慮并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農村中學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基礎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由于中學生在該年齡段正處于一個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養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學校和教師對于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和思想道德意識,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行為道德規范。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現在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正在逐步改變,很多學生借助網絡幫助和指導其學習,教師應該結合現代的實際狀況對中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德育教育模式做出改善和更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達到預期德育教育目標。
  三、農村中學網絡環境下德育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ㄒ唬┺r村中學網絡環境下德育教育的現狀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的出現的確為人們提供了便利,網絡已成為中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絡上存在有害信息可能會影響中學生的性格和思想,中學生正處于一個對新事物極為好奇的年齡段,同時他們也向往新事物,網絡中不良因素的存在現在的中學生還無法辨別。此外,傳統的農村中學注重對學生知識點的灌輸,對于學生所犯的道德層次的錯誤和問題只是流于說教或是強硬灌輸教師的觀念。
 ?。ǘ┑掠逃膬热萦写镄?
  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和流通更加迅速,同時網絡上的內容更為豐富多彩,而中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強的時期,他們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獲得的內容和知識,十分方便。但傳統農村中學的德育教育一般是以教師直接灌輸道德思想理念的內容給學生聽,首先就顯得枯燥乏味,其次,從德育教育的內容上看都十分陳舊,一般教師對德育教育時所講述的思想道德理念往往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來證明其觀點,例如講到孝順可能會說“孔融讓梨”,講到友誼可能會說“桃園三結義”,但往往這些內容教師直接舉出會讓學生聽得索然無味,并且沒有貼合實際,學生也沒有代入感。因此,德育教育的內容和社會實際情況嚴重脫節,難以引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同時,即使互聯網如此發達,但對于德育教育的方式仍然是采用課堂教學進行,其次是在學生觸犯道德層面的錯誤或是發現學生思想道德已經出現偏差時教師可能會對學生一對一進行說教和勸導。尤其是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并不活躍甚至對課堂完全提不起興致,覺得德育課程枯燥乏味,這樣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德育教育的狀態下,很難達到德育教育的目標。
  四、農村中學網絡環境下德育教育的解決對策
 ?。ㄒ唬┘皶r更新德育教育的內容
  農村中學由于條件有限,在網絡環境下如果做不好德育教育工作可能會讓學生迷失自我。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因教學內容的陳舊或是教學方式的單一而對德育不在乎、不感興趣,教師應利用網絡,講德育教育與互聯網結合,并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對于現代中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和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自由發表言論,同時教師可以加以引導,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了解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情況,在交流過后教師可以總結出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向學生進行宣揚。此外,教師在德育的內容方面還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選擇主題,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對于德育教學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
 ?。ǘ╅_展多樣的網絡教育活動和平臺
  學校可以建立一個屬于學校的德育網絡教育平臺,定期在平臺上發布一些積極健康思想道德品質有關的信息和事件,同時也可引入一些有關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新聞供學生觀看,可以幫助中學生培養良好的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同時也可發布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讓同學們學習,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好好努力。為了保證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下認真閱讀學校平臺發布的文章,教師可以規定一個周期在哪一節課或是利用班會課的半節課用于學生交流在閱讀完這些文章后的感想。此外,鑒于農村中學有些學生的個人原因,教師也可在課間讓學生一起瀏覽校園網絡平臺上的文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參考文獻:
  [1]朱啟濤.主體性道德人格培養——網絡時代學校德育的使命[J].中國德育,2010(5).
  [2]黃娟.網絡環境下中學德育管理的困境與出路[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8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