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應當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主要的內容,共同構成了數學核心素養這個有機的整體。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當做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關鍵詞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91-02
數學是高考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帶有明顯的應試教育傾向,在課堂上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卻忽視了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致使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越來越消極,數學核心素養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面對這種情況,探索如何改善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十分有必要。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一、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生活所服務。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生活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抽象和建模學習,嘗試使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抗拒感和恐懼感,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比如,在學習“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這一節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我在解釋概念時給學生引入了這樣一個場景:企業在制定招聘的標準時會考慮到學歷、身高、性別等要素,有的企業在這些條件都滿足時,求職者才可以參加應聘,那么全部的這些條件就是求職者的必要條件,有的企業則是要求求職者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參加應聘,那么其中的一個條件就是求職者的充分條件。這樣,通過一個生活化的具體實例來讓學生理解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這兩個概念,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清晰,能夠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且學會使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具體現象,有助于學生數學建模、數學抽象等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
長期以來,受到教師單一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不高,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大,很多學生都難以獨立理清數學條件和結論之間的關系,這些都表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創設合理的學習條件,通過層層的提問,讓學生學會探索知識,在科學合理的思維訓練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的提升,并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發揮學生的主人公作用。
比如,在學習“直線的方程”這一節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終邊相同的角的一般表達式的規律,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索:60°的角的終邊在哪一象限?與60°的角的終邊相同的角還有哪些?這些角之間可能相差多少度?最少相差多少度?這些角和60°角的關系是什么?可以用一個表達式表示出來嗎?這樣,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找出終邊相同角的規律性,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規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促進學生良好邏輯思維推理的發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把握適度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學習。
三、強化學生的類比探究意識
數學知識都是相互關聯的,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數學學習經驗,使用類比探究的方式,讓學生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升華。類比探究即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類似的探究,通過對舊知識的分析,找到與新知識之間的關聯。類比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實現知識遷移,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比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前面已經學習過了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學會了等差數列的推導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和推理的過程,并通過對相關數列如1,2,8等的觀察,進行歸納和猜想,讓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經驗來認識到等比數列中各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做到類比探究,深化學生對等比數列的理解。教師在使用類比探究的教學方法時應當注重類比對象的基礎性,使用較為常見的內容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提升類比探究過程的可操作性,讓學生更輕松地做到舉一反三,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助力,給教學帶來了嶄新的局面。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正確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教育優勢。多媒體是我們最常使用的一種信息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直觀思維,拉近學生與數學課堂之間的距離,降低數學知識的抽想感,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函數的一系列變換很難真正地掌握,因此,我使用多媒體設備,從正弦函數的基本公式y=sinx開始,變換為y=sinx,再變換為y=sin(x+φ)……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變換,讓學生對比這些公式的圖像之間的差別,有助于學生區分三角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又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這一節內容時,我使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現空間幾何體的各個角度,使抽象的空間幾何圖形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直觀又方便,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因此,教師應當要合理的使用多媒體設備,并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和傳統化教學之間的度,利用多媒體設備強大的圖形展示功能培養學生數與形結合的意識,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五、加強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
數學思想與方法與滲透在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我們一直都有強調數學思想與方法,然而大多數時候學生都是一知半解,并且在解題的過程中也很難意識到自己是在使用著數學思想與方法,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一知半解,很難真正地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針對實際的情況,教師應當要突出思想方法對問題的指導,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形成使用數學思想與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比如,在學習與函數相關的內容時,教師要積極使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學會在數與形的結合中掌握函數的解析式、定義域和性質。并且將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傳統的解決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便利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本文針對在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展開了一番探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尊重高中學生認知發展的自然規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要將目標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促進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讓數學學習成為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助力。
參考文獻:
[1]李曉霞,張勇.淺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教學研究,2017,36(12).
[2]史寧中,林玉慈,陶劍,郭民.關于高中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核心素養——史寧中教授訪談之七[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