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戲劇為是抓手,多學科融合的課程落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戲劇是藝術的載體,也是教育的載體。我們要做的戲劇教育不是純粹為了登臺表演,而是要真正觸及師生的心靈,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激發學生和教師成長的動力。
關鍵字:戲劇;藝術;教育
戲劇教育如何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教育現狀,成為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點?我們抓住了課程這個教育教學的核心,站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度,以戲劇為切入點,把戲劇教育專業引領與課程體系規劃、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設計、綜合實踐課程改革、美育課程改革、德育課程創新、教師教學策略研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相結合,探索課程改革探索之路。
一、提升核心素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于2016年9月正式發布。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社會理解等18個基本要點。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建構成為推動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在我國,核心素養已經躍升為基礎教育界改革的關鍵要素。
核心素養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學校的變革是緊密聯系的。核心素養提出的背后實質上是從國家層面高度關注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關注全人教育,它體現了教育的理性價值追求,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從關注知識本身轉向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全過程。
二、戲劇教育關注三大領域核心素養養成
核心素養的關鍵落腳點是課程。核心素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其本質是課程觀的改變。落實核心素養離不開課程設計,離不開學科教學。尤其是當我們即將步入審美文化時代的今天,教育的目的已經是對下一代進行完善的人格塑造和全人教育。這就需要我們突破傳統觀念,從課程這個教育的核心要素入手,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課程。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它本身綜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舞蹈、雕刻、建筑等多項藝術門類,是一種全人教育。它對青少年的智力開發、人格形成、個性發展、體能鍛煉甚至勞動意識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從核心素養的三大領域來看,戲劇教育對于學生核心素養養成也具有天然優勢。
?。ㄒ唬騽〗逃P注“文化基礎”領域核心素養養成
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這些藝術門類相比,戲劇有故事、有沖突、有人物性格塑造,包含著更豐富的人文內容和知識, 蘊涵著更深刻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戲劇能夠幫助學生體驗世界多元文化,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在演繹中懂得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同時,戲劇也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借助戲劇,融入戲劇,能夠使學生在戲劇中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同時它對于學生生活態度、人生觀養成至關重要。
?。ǘ騽〗逃P注“自主發展”領域核心素養養成
戲劇讓孩子在彼此互動的接觸中發揮想象、表達思想、開發心智、增進自我感受。戲劇可以極大地增進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并通過感知、參與、內省、自知,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價值,從而敬畏生命,發展生命價值,在自我修養中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ㄈ騽〗逃P注“社會參與”領域核心素養養成
戲劇是一種和生活保持著最緊密關系的教育,它能夠幫助孩子在創作和演繹中獲得更多的人生經驗,為孩子提供多樣化的生活場景,引導孩子學習尊重與合作,學習體驗不同的角色位置、責任、觀點,關注全球熱點問題,學習面對和處理不同的社會沖突、社會議題,發展學生主動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能力。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將核心素養落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實處,落到課程改革當中,以戲劇為抓手,將課程作為核心素養落地的關鍵。
三、直指核心素養,形成極具課程價值的課程連
我們還逐步構建以為表演側重點的從閱讀到戲劇的課程鏈,它重點指向學生的創新力培養,即在“閱讀工程”的基礎上,從學生的閱讀體驗—繪本感悟—繪本創作—劇本改編—舞美設計—戲劇演繹。
在實施上,采取兩端突破、相向打通的策略,即重點突破“閱讀”和“舞臺演繹”兩個關鍵點,著力打通兩個關鍵點的中間環節,最終形成牢固的課程鏈。
課程鏈的每一環都極具課程價值,它直指核心素養,尤其關注學生“創新與創造力”、“團隊合作”、“信息素養”、“社會參與貢獻”、“溝通與交流”等現代關鍵素養指標的培養,這些關鍵素養也是我國核心素養提出的重要根基。
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是學校落實人才培養目標、育人理念的最重要載體。戲劇課程的開設不僅將戲劇教育落到實處,更是對當前課程改革的一種有力嘗試,是教育回歸育人的本真思考與行動。戲劇課程對兒童的教育是多元的、是藝術性的、是有道德取向的、是在行為上踐行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