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微課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課相較于傳統課堂,突破了時空限制,它以微視頻為載體,能夠集中地說明核心內容,便于師生交流共享。教師在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之前,有必要厘清什么是微課,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微課教學。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約10分鐘)內的小課程,展示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教學目標明確。教師可以在微視頻的基礎上將教學設計與課件素材,以及學生的練習測試與反饋信息等合為一體,營造一個分享交流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自己的反思點評。
微課便于突出主題,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師生可以根據需要在線觀看或者下載保存,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二、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微課在教學中的使用情況,我們可以將微課教學分為三個環節: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探究學習,課后鞏固學習。
1.課前自主學習
教師課前將教材的重難點及引導性材料制作成微課,幫助學生開展課前自學。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設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呈現形式要多樣化、趣味化。學生只有在課前有興趣看,而且看得懂,才會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良好互動。課前使用微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積極探索新知,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2.課中探究學習
課前的自主學習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就會帶著發現的問題進行新課的學習。課堂上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對重難點內容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將問題按難易程度進行梯度劃分,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迅速學習并初步理解基礎知識。而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適當進行點撥或精講,幫助學生理解有深度的知識。對于一些技術操作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將整個操作流程制作成小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慢速觀看,幫助學生掌握操作的關鍵點。
3.課后鞏固學習
課后使用微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練習和拓展提升。學生可以在平臺上隨時隨地觀看微課,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及拓展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按需選擇;或者是根據學生的作業、測試情況,制作關于易錯習題的精講微視頻,讓學生舉一反三,鞏固所學知識。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和認可,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如何有效地將微課運用到教學當中,以促進學生高效的自主學習。
?。ㄘ?編 莫 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