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階段,以互聯網+為教育的新增長點,已成為教育領域中的熱點課題,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關注和重視。而小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互聯網+這一理念進行貫徹,不僅可以增強教學效果,也能保障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的一個方面?;诖耍疚膶⒁源藶檎n題,研究互聯網+課堂的實際構建對策,希望可對相關工作的開展發揮借鑒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聯網+”;構建研究
   伴隨著校園內部網絡建設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也與互聯網+這一形態緊密結合,進一步推動了課堂的升級和轉型,形成了創新、獨特的教學形態,使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更多創新成果,對推進教學改革具有極大作用。因此,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積極借助互聯網+課堂這一新興模式,增強課堂的網絡化和現代化建設,為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創造了良好條件。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優勢
   (一)突破重點難點
   小學生由于抽象思維不足,在開展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多種障礙和困難,使其在學習中時常停滯不前,很難達到理想中的學習目標。而互聯網+這一形態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學習中的難點,增強知識呈現的生動性和主動性,與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相符合,使學生一路向前,保障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有效的開展。
   (二)轉變學習方式
   在以往的學習模式中,部分學生常處于被動位置上,很難真正地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新型學習模式,使學生喪失了小主人的地位。而在互聯網+形態下,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帶來了更多可能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轉變,對數學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對策
   (一)基于互聯網+,引入微課教學
   在互聯網+這一形態下,微課教學也是一種衍生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高效性,花費的時間較少,在知識點的講解上更具針對性,通俗易懂,便于學生掌握知識點。同時,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較好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以豐富,給學生更多的刺激和興奮感。因此,為了確保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也可以促使課堂教學與微課教學不斷轉換,使學生得到更新穎的體驗感,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興趣盎然,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成效。
   例如,在講解“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微課展現一組裝飾圖片,讓學生先進行欣賞。接著,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時機提出問題:“數學知識和市內裝修有關嗎?”問題具有廣泛性,可使學生產生無限遐想。這時,學生就會被激起好奇心,并思考:“本節課究竟要學些什么呢?”喚醒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登錄網絡空間,選擇教師提前制作好的資源,實現自主學習,自己掌握學習目標、順序,獲取新的知識,使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基于互聯網+,提高思維能力
   在互聯網+這一環境下,課堂也應真正實現集點成網、連點成線,借助這一工具增強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和教師的作用各不相同,教學氛圍更加和諧、平等,可以增強學生在課堂參與中的積極性,使學生點亮自己的思維、開啟自己的智慧,這對學生本身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效用。
   例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一知識點時,在傳統模式下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口述為學生講解圖形實際的運動軌跡,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強,很難對運動過程進行想象,使學生很難及時掌握知識點,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非常難。而在互聯網+這一模式下,可將多媒體展現出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功能,將圖形的整個運動過程和軌跡,清晰、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觀看、探究,可使學生更深入地投入到數學課堂中,使其得到更多新知識和新技能。
   (三)基于互聯網+,培養團隊精神
   互聯網+這一形態的引入,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在數學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教師也應做到與時俱進,憑借先進的觀念和思想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進行培養。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要將知識點作為橋梁,將學生變成學習中的共同體,使學生在這樣的模式和氛圍下,平等地交流和溝通,使學生更好地享受成功、分享智慧、傳遞思路,真正實現環境共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講解“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并為每個小組預留相同的任務,讓學生結合當前社會的網絡熱點,自己找尋相應的統計主題,對統計所需的數據進行統一收集、分析、整理,在課堂上繪制,并將繪制好的圖表在后續的課堂中予以展現,進行評比,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真正深化。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知互聯網的作用,并能使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提升,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獨立、自主,這樣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有效。
   (四)基于互聯網+,突破知識難點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小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不相符。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假如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借助一些良好的教學手段和資源,要想達到預期中的教學目標非常難。因此,互聯網+就是教師在教學中一個有效的選擇,可將問題涉及的過程、形象、事物直觀地展現在課堂中,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增強,降低了學習難度。
   例如,在講解“圓柱和圓錐”這一知識點時,當學生掌握圓柱高之后,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展現一些井、壓路機、鋼管的圖片,讓學生嘗試著找一找,在圖片上的這些物品中,圓柱的高究竟在哪兒呢?使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不斷發現鋼管長度、壓路機具有的寬度,而井的深度等于圓柱的長度。這樣直觀、生動的圖片,可以使學生實現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間的銜接,使學生充分感知到圓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性應用,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使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豐富其學習體驗,使課堂的開展更加和諧。
   (五)基于互聯網+,推進教學延伸
   互聯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真正改善傳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同時,互聯網+也能促使一些資源的生成和開發,實行資源的運用和拓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應充分挖掘互聯網+的優勢,構建課上+課下的學習模式,使教學得到進一步拓展,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解析和剖析,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知識。
   例如,在學完“多邊形的面積”之后,當學生掌握了一定計算方法之后,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的外延,教師也可以巧妙利用一些互聯網技術和電子白板,讓學生在課下探究更多較復雜的多邊形面積計算,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更多知識,實現課堂的延伸,真正地構建課上+課下的學習模式,使其學習空間得到拓展,實現互聯網+課堂的真正構建。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互聯網+這一形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對構建有效的課堂具有重要價值。在這樣的形態下,不僅能使學生享受更多學習優勢,滿足其學習需求,真正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趣味性,與小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也相符合,使其在課堂中更好地集中專注力、達到預期目標。因此,教師一定要促使互聯網+課堂真正得以構建,實現互聯網+與小學數學的高度整合。
   【參考文獻】
   [1]王強.“借助微課,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82-83
   [2]張春霞.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02+106
   [3]張曉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段數學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16+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51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