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創新,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能夠提高教學水平。現在的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極為普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加豐富的知識內容,使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ヂ摼W的有效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進行探究,希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互聯網+
  前言: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厭倦感。但是,將互聯網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的結合,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樹立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
  在互聯網+背景下,為傳統數學課堂帶來的最直觀改變就是將多媒體教學設施引入了課堂教學,成為了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本身就有著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相較于傳統的黑板+粉筆的單一教學模式,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添加形象直觀的圖片,生動的視頻資料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感官,促使學生主動的加入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最佳動力。若是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就能夠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將多媒體引入到數學課堂中,能夠有效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潛在能力最大程度的挖掘,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數學知識。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有效結合能夠為學生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1]。
  在學習《角的度量》這節課時,教師要聽通過多媒體和故事為學生創設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使學生主動的開展數學知識的探究。教師一邊為學生講解故事,一本播放相應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在角王國有很多的角在玩耍嬉戲,有兩個角發生了口角,角1對角2說:“我比你大,你應該叫我老大,你看我的邊比你長多了?!倍?不服氣的說:“才不是呢,我比你開口大,所以我比你大多了。”兩個人在爭論不休。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說哪個角大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呢?通過故事和直觀形象的圖片為學生導入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順利的將學生導入本課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二、使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水平以及知識能力都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在傳統的教學中,概念教學以及計算教學通常是數學教學中的難點。若是學生感覺學習困難,就會產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進而喪失學習的興趣。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難點知識時,也存在講解不清楚的情況。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教學內容枯燥,對于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想要轉變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要充分的挖掘互聯網技術中的網絡資源,將適合教授小學生的教學素材引入課堂,不僅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抽象知識的興趣,還能夠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將抽象的知識變為具體形象的事物。教師也從原來知識的灌輸者變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與教師共同合作,共同探討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也不再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發展,學生成為了數學課堂學習的主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組織各種教學活動,有效的運用網絡資源,活躍課堂氛圍。教師也可以適時的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網絡資源的有效運用,能夠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2]。
  在《圓的面積》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將圓轉化為其他圖形進行面積的計算,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實踐操作。由于學生的個體不同,學生會在操作中出現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后,要為學生提供教學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觀察這實驗的過程,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創造思維能力。教師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空間觀念,幫助學生建構。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將圓16等份、32等份的剪拼過程,之后進行無限等份,最后圓可以拼成長方形,為學生滲透極限思想。借助課件的演示,生動形象的展示了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既發揮了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又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圓能轉化為近似長方形。信息技術手段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三、利用微課進行課后輔導
  學生想要將課堂中所學的新知識進行鞏固,就要進行課后輔導。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課后輔導缺乏重視,認為只要為小學生布置好相應的課后作業就可以將新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而且很多小學生并沒有養成不明白就問教師的良好習慣,以至于課后輔導在小學教學中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運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豐富課后輔導的形式,讓學生使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獨立的探究知識。微課制作一般在十分鐘以內,內容短小而精煉,適合小學生進行課后的學習。若學生已經掌握新知識,就可以將新知識鞏固。在課堂中未明確的知識也能通過微課進行有效的再次學習,直到將知識完全掌握。微課能夠實現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3]。
  結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互聯網+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為學生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具體,還能夠利用微課進行課后輔導,教師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強化。
  參考文獻:
  [1]王曉婷,李正強.“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106.
  [2]程小妹.淺析“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利與弊[J].才智,2019(02):175.
  [3]賈雙.小學數學教學中互聯網+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120-121.
  (廣西南寧市紅星小學  5300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