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起習作 錦上添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推動,我國教學模式也漸漸的發生了改變,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再只是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是注重全面發展來提升學生自身各科的核心素養。其中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一對一數字化已經成為當前主流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促進的作用。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E起習作 錦上添花——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例談為主題來展開分析,來更好的實現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E起習作 錦上添花 一對一 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54-01
1 針對于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式構建的分析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是指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套數字化學習的相關設備,并且學生們還能夠運用數字化學習的相關設備所提供的平臺與資源來有效學習的理念、技術以及方法。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之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構建,也就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前為學生們提出預習任務,讓學生們能夠合理的通過網上搜索、篩選以及整理等過程來完成教師提出的預習任務,學生們就可以根據自己找到的資料來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處理問題,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對學生在預習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在課堂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等相關媒體的互聯來構建小型的網絡教學環境,在了解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以后利用和網絡查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充分的發揮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
2 針對于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實際應用的分析
2.1 注重課前預習來促進課堂學習
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學習終端中準備和課本有關的自主學習校本資源,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和結合資源來自主的完成課前預習工作,并且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上傳到平臺上和教師一起討論處理,從而達到為實際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校園春色”時,可以引導和幫助學生們充分的利用網絡平臺來收集一些關于“校園春色”的資料,在訪問平臺當中充分的了解校園多樣化的景觀,那么學生在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中就會更快、更直接的了解校園景色風光等建筑,在這種自主學習氛圍良好的模式下實現學生初步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而且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及時的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并且根據學生的基本學情來進一步整合教學預案來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2.2 充分利用書網融合處理重難點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如果遇到了一些教學難題,教師們一般會通過大量的講解來解決其中的重難點,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的乏味和單調。因此在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的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書網融合的形式來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處理重難點。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授“零的聯想”的習作教學中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們了解“零是什么意思”這一重點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充分全面的理解零的特點。讓學生們了解到“零”蘊含著的無窮奧妙,從而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運用自己獨特的創意來寫一篇關于“零的聯想”的文章[2]。
2.3 采用平臺讀寫聯動來提升情感
針對于以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分析,學生“寫”的環節就是通過在本子或者在黑板上來完成的,當學生完成以后教師也只能通過采取提問幾名學生的形式來間接的了解一下具體學習情況。但是在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上傳到班級平臺,學生們相互瀏覽和評價,從而有效的實現自我學習以及自我評價,同時在和教師或者同學進行交流中也顯著的提升了情感。例如,在習作練習中教師對學生們講解“春姑娘到校園”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熟讀一下文章,在熟讀的基礎上再為學生播放和“春姑娘到校園”有關的視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到春天來臨時的景象,從而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引發出自身的寫作靈感,在班級平臺中學生還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來更好的達到情感目標。
2.4 完善和優化課后作業拓展工作
課后作業對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網絡平臺來為學生們布置作業,合理的引導學生把習作小練習的內容進行全面的總結和復習,從而加深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學生的習作作品還能夠在“小作家”平臺中進行投票、評價以及交流[3]。
3 結語
通過上訴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的意識到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一對一數字化幫扶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式的構建,并且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重視課前學習來促進課堂學習、充分利用書網融合處理重難點、采用平臺讀寫聯動來提升情感以及完善和優化課后作業拓展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和實現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自主和高效。
參考文獻:
[1] 胡曉曉.“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6(01).
[2] 曹榮海,丁慶玲.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09).
[3] 邵淵.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計算機多媒體應用措施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