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這門學科能夠教會學生許多學習的方法與技巧。語文學科對于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們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更要注重教學方法。所以,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45
小學語文包括朗誦、閱讀、寫作等多個方面,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全方位、多層次發展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我們作為教師也要注意,要兼顧新的教學模式和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
互動模式是近年來風靡于教學界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幽J降闹饕绞绞切〗M學習模式,其主要作用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作為教師不能強行給學生們灌輸知識,這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甚至是厭惡感。這樣的教學環境之下,就要求我們要轉換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出發,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比如,在上完一節課進行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幾個同學,讓他們說一下自己這節課學到了什么。我認為,一堂課的效果如何不應該從教師的角度判斷,而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判斷,學生們在這節課里學到了什么,有多少知識沒有搞清楚,這些都是需要他們自己發聲的。讓學生自己表達看法,從一定角度上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組學習的模式能夠提高課堂的質量與效率。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們大多都是聽教師講解,但是每個人的問題都是不同的,所以僅憑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的。但是如果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互相交流,很多問題也許就會在交流的過程中被解決。并且,學生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會了解到更多不同的看法,擴展了自己的視野,從而能夠從更多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變得多種多樣。互動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最大的特點就是課堂氣氛活躍。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大多還是很有趣的,教師們就要讓學生們抓住興趣點。例如,在進行有對話的課文朗讀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兩兩組隊練習對話內容,這種練習絕對不是簡單的朗讀一遍課文,而是適當地輔以肢體語言和表情變化。
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各個行業都在跟隨著社會潮流而不斷革新,于我們教育界而言,運用新型教學設備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媒體設備現在廣泛運用于各個階段、各個地區的教學。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給現在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相較于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多媒體增加了課堂的可塑性、豐富性、娛樂性、活躍度等等。
1.豐富課堂內容與形式。學生學習的內容其實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教師教授的方式方法卻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即使是很善于說講的教師,也不能否認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豐富課堂內容與形式的事實。多媒體是集文字、圖片、影音、視頻等多種傳播方式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設備。在現在的課堂上,看到教師們使用PPT的頻率越來越高,對于教師而言,PPT能夠很好地將他們想要傳達的核心知識點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也會節約很多以前浪費在板書上的時間;對于學生而言,PPT的使用有利于他們更清楚地接收知識,更有利于他們清楚整節課的內容安排。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例如在教授《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文章時,就可以適當放一些與太空生活相關的視頻。對于小學生們而言,可能對于這個世界或者是整個宇宙的認知都是比較模糊的,這些在太空中的生活現象也是很難用語言來解釋的。所以,教師們可以播放一些簡短的視頻來向學生們展示太空生活是怎么樣的,這也會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更會激發他們對于學習本文的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媒體教學主要是運用其特有的性質,比如娛樂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將互聯網上有助于教學內容的視頻或者是圖片影音播放給學生們看。甚至可以以一個簡短的視頻作為一堂課的開頭,在課堂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眼球,讓他們對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從內在因素促使自己學習,而不是被迫學習。
(二)多媒體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一個很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但是如果運用不當也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1.注意課堂娛樂性的程度。在選擇視頻或者是影音播放的時候,教師們一定要注意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性較強、引導性較強的教學視頻。課堂是傳遞知識的神圣地方,適當的娛樂性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的,而不是為了娛樂而娛樂化。
2.教師的PPT制作。教師在制作PPT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條理性和重點性。PPT作為教師和學生之間重要的交流工具和載體,應該體現最重要的知識點,上面展示的知識內容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過多會導致學生抓不住課堂內容重點,過少則會導致學生對這堂課不重視。
3.教師與多媒體設備的結合。多媒體設備教學是教師傳遞知識的一個載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搶戲。教師不能太依賴于多媒體教學,如果某堂課多媒體設備出現問題,教師也能夠自如應對;教師也不能完全不用多媒體,這樣會與現代教學脫節。所以,教師要好好地與多媒體磨合,讓多媒體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一)認真聆聽學生意見
雖然小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比我們要窄,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們能夠看到的問題我們不一定能看出來。所以,平時我們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
(二)課后交流
我們教授知識的對象是學生,我們的教學效果也只能由學生來評判。所以,我們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之后,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要問清楚學生的知識疑惑點在哪,問題是越積累越多的,學生們自己沒有及時解決問題的概念,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從專業的角度幫助學生處理好這些問題。
(三)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我們平時在課堂上,一定要和學生們多進行眼神溝通和交流。可以多讓幾個同學在課堂上發表意見,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角,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和參與感。
總而言之,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各個方面考慮,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始終堅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教學理念,為學生以后的發展與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