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優化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所有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從科學制定目標、培養問題意識、實行讀寫結合以及注重長期積累這四方面入手,真正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新課改;閱讀;讀寫結合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幾塊內容之一,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就明確指出初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身為初中語文教師,最基本的任務便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語文知識,在此基礎之上,還要讓學生受到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與情感教育。如今,如何優化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所有初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務必要認清當下的閱讀教學現狀,知道自身教學所存在的不足;還要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從而改進初中的閱讀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現狀
  1.教學內容泛化
  新課程改革以來,在教育界泰斗的努力倡導之下,初中語文的主流教學理念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轉變,較為明顯的表現在現在更多的教師是在“用教材教”,而不再是一味地“教教材”?!敖探滩摹敝傅氖墙處焹H僅教學教材上的內容,將語文教學的內容局限在教材之內,這就使得語文的范疇無限縮?。欢坝媒滩慕獭眲t表明語文的范疇不僅是語文教材上的內容,教材更多地扮演的是類似于工具的角色,是教師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跳板。在新的教學理念形成之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有意地向課外、向學生的生活延伸,甚至觸類旁通,聯系其他相關的學科。不得不說,這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進步,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由于教師經驗的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不當,使得教學出現了重點不明確,教學內容泛化的問題。延伸初中語文課堂是一件好事,但是教師不能忽略學生的接受情況,不能盲目地補充拓展,這些都會致使最后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學活動形式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自由閱讀、自主表達,充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睘榱隧憫抡n程標準的號召,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缺乏對自主閱讀的深刻認識,學生雖然自主但是盲目,沒有明確的閱讀方向,閱讀對學生的提升效果就不是很明顯。從表面上看,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符合新課程的標準,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因此他們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難以取得實質上的收獲。很多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也是空有形式而已,場面看上去雖然熱鬧,學習氛圍良好,但是實際上則流于形式,學生缺乏思維上的力度,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策略
  1.明晰課堂定位,科學制定目標
  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的核心所在,它指導和制約著整個教學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課堂教學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若想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碑斚虏糠纸處煹膯栴}在于沒有真正了解三維目標的含義,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卻又追求面面俱到,這就使得教學目標非常模糊與松散,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有以下三點建議:首先,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對這節課的目標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清楚地知道這節課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又要重點訓練或是培養學生的哪種技能與能力。這樣課堂方向才會得以確定,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行條件。其次,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教師不能一味地貪多求全。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初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樣也是有限的,太過繁重的教學任務會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精神上的壓力,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學習的重難點,學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每堂課都有所收獲。最后,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學力之間的差異,這一點是教師最容易忽視的。有調查表明,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對個體差異的關注密切相關。學生理解教學與他們的學習能力是不一致的,所以他們對于相同知識的理解時間是不太一樣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多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茖W的教學目標是初中閱讀有效教學的前提,只有在科學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閱讀教學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力。
  2.引導學生反思,培養問題意識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遇到問題,如果沒有遇到問題,那只能說明學生沒有用心閱讀。由教學實踐可知,學生的問題多為簡單型、零碎型與廣雜型等。對于較為簡單的問題,教師應當訓練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或是查找相關資料解決;對于零碎型與廣雜型的問題,教師要教會學生梳理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梳理,并逐步形成提問的能力,對于梳理之后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解決,或者以書面作業的形式存留下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要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閱讀,自己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取得微妙的進步。
  教師在課前可以讓學生以自我提問的方式進行思考,如:通過閱讀我認識了哪些新的詞匯?我讀懂了哪些內容?對于哪些內容我自己理解不了?不懂的那些內容我該如何解決?……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問“我是否朗讀出了該有的情感?”“我的發言是否貼切?”“對于知識我真的掌握了嗎?”……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再讓學生們自問:“課前的那些問題都解決了嗎?”“我對這篇課文的掌握程度如何?”“我是否又掌握了新的閱讀方法?”……自我提問實際上是學生閱讀反思的過程,從學生提問開始,他們的思維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可以通過自身的檢查對自己的閱讀過程進行方向、方法上的調整與控制等。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還能夠反思、調整自己的閱讀過程,大大提高了閱讀的質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反思中學會發現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   3.實行讀寫結合,提高閱讀能力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讀寫結合是其中效果較為明顯的一種。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下意識地結合課文的訓練點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抑或是課后小作文,訓練的形式有很多,包括仿寫、續寫和拓寫等。讀寫結合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吸收課文內容,還能有效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并讓閱讀反思促進學生完成由接受性閱讀向創新性閱讀的轉變。
  例如,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的《背影》這篇課文,作者將平凡的父子之愛,濃縮在“背影”這個特寫鏡頭上,平實的語言中飽含深情,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新穎的描寫角度,學習文中的細致描寫之后,讓學生進行《我的父親》的練筆;又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故鄉》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比以及對人物的直接描寫刻畫塑造了“閏土”這個經典的人物,反映出農民生活的貧困以及封建傳統觀念對人民的毒害?;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銀項圈的另一種詮釋》,抒發自己對“閏土”這個人物的理解與情感……閱讀能力不是學生原本就具備的能力,更不是憑空而生的,它是在不斷的閱讀實踐中逐步形成發展的。閱讀的形式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對文本的欣賞性閱讀、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甚至是創造性閱讀都是學生所需要的,應當伴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這種伴隨課文閱讀安排的練筆,集模仿、體驗、反思、創新為一體,使學生學有所依,寫有所得,寫有所思。同時練筆的篇幅沒有限制,形式靈活多變,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的閱讀心得轉移到紙面上,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注重長期積累,課內外閱讀結合
  無論在教育的哪個階段,語文這個學科的重要性在所有學科中都是不言而喻的,并且語文這個學科所涉及的知識是方方面面的,因此在初中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長期積累給予足夠的重視。不同的文本往往有著不同的重難點,而這些重難點大多含義豐富,有著非常高的借鑒價值,學生若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把握這些重難點,慢慢地積累起豐富的詞匯,這對他們今后的文學創作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閱讀積累習慣的培養,從點滴做起,確保學生通過每天的閱讀有所獲益。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不斷的積累的過程,閱讀教學更是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在傳授基本知識之外,還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感水平,這樣學生的閱讀效率能夠得到提升,能夠有效促進知識的積累工作。
  除了積累課內的詞匯,在初中階段保持課外閱讀積累的習慣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課文內容有限,知識面較為狹窄,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能讓學生有機會積累更多的詞匯、更多方面的知識,促進學生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提升,促進學生文化內涵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為此,教師要對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指導,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且有內涵的課外讀物,對他們的閱讀過程以及閱讀效果進行及時的指導;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閱讀的榜樣,讓學生在不斷的模仿中愛上閱讀。通過課內外結合積累的方式,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拓寬,有的學生甚至能夠用課外積累的知識解決課堂上的閱讀問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學中,廣大的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從科學制定目標、培養問題意識、實行讀寫結合以及注重長期積累這四方面入手,真正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桂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2018(8):7.
  [2]方琴.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J].東西南北(教育), 2018(1):378.
  [3]張靜.淺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8.
  [4]張紅娜.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讀寫結合”[J].課外語文,2018.
  編輯 馮志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0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