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是人類思想的延伸,通過別人的思想延伸自己,這也是一個提升自我素養的捷徑,閱讀能真正改變一個人的氣韻,更具體更實際的說是改變一個人的心智結構,因此,對于青少年來說,閱讀教育十分重要,不僅能讓學生在高考時,更容易看懂出題者的意思,更容易拿到閱讀題的分數,也能改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內在邏輯的差異,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考問題更加客觀,可以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保持自己獨立思考與清醒的認知。因此閱讀教育是中學語文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和教師也應該更加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新教學理念;自主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09-01
前言
當我們在讀歐洲古典小說時,里面會涉及大量的有關于貴族的行為和語言描述,由于小說本身具有,強大的帶入感,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依據文本巨像畫出這樣一個人物出來,并應刻在我們的腦海中,最終我們的行為和談吐也會不知不覺的順受其影響,由此可見,閱讀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且高效的,這正是我們要探究中學閱讀教育的主要原因。
一、明確教學目標,更新閱讀教學理念
在不同的時代,什么值得學,什么最需要孩子掌握,這樣的教學目的的問題在不斷的變革,但的確,由于變更了學習目標,會導致和現有考核選拔體系容易產生一些沖突,這也是家長和老師最容易產生抵觸的點,但其實現有教育體制和新教育理念并不沖突,兩者并沒有存亡的決策,因為雖然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存在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他也是相對公平且有效的一種人才選拔機制,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教育體制而抵觸新教育理念的推廣。教師應該在課堂的教育活動中推廣新教育理念,把教育目標設為培養學生興趣,而不只是提高成績。這不僅是教育模式的改革,對于學生而言,也是綜合素質發展的一種嘗試。在有些方面上,我們是可以更加努力的,比如說,我們可以努力拓展更多元化的評價標準,讓成績好或成績不好的學生都可以擁有更好的受教育體驗,其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認真領會新理念的精神,挖掘和現有體系可以共存的道路,改變原有的高分低能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對認知過程的了解不斷深入,新教育理念往往結合了研究的新成果,是可以使學生用更少的時間進行更大效率學習的更為有效的教學理念。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閱讀能力
1.注重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習新知識時,已有的背景知識要先于學習技能和方法,在以往的教育中,我們喜歡強調各種方法論的作用,而忽略了持續的知識積累與練習,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已有的背景知識來將新舊知識連接起來,增強記憶,提高效率。在長期大量的閱讀中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鍛煉閱讀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把思考與閱讀結合起來,因為如果閱讀過程中缺乏思考,或者說思考的深度廣度不足,就會意味著頭腦中創造的信息變少,閱讀一旦缺乏思考,一定會降級為信息字識別,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要不斷的建立信息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才是能學到的知識。
2.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其次,在有效的閱讀之后,信息的輸出也十分的重,因為閱讀只是一個信息輸入的過,這種過程很容易淪為被動,但在閱讀的世界里,這種被動式的閱讀,完全是一種非常淺層次的交互,這是人們在閱讀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現象之一,我們這里說的信息輸出指的是針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原樣輸出,所以和思考是有所不同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并沒有進行思考,沒有去解決問題,自然而然,沒有任何深度交互的印象。因此,在中學教育時代,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做題和閱讀,因為做題和閱讀能構成我們的交互層,寫作同理,保證一定量的輸出,能夠形成更有效的交互關系。
3.提倡個性化與自主性發展。
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新式的教學理念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培養,給學生更多的發展和展示的平臺與機會,更注重引導,不同于以往學生自上而下這樣權威式的教學模式,把重點放在教師上,讓學生自下而上,這樣探索啟發式的教學不僅能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的成本,也可以將知識更加細化地分解,這不僅沒有和現有的教育體制發生沖突,甚至可以更好地服務現有的教育制度,降低了對于現有教育制度的阻抗。我們應該從原有的控制論逐步朝向自主選擇論,注重小組教學,使小組學習模式更多的出現在新式的教學活動之中。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加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自主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負擔。
結語
閱讀其實就是一個去獸性的過程,我們的閱讀過程就是在不斷的自我剖析,正式本源,因為人類的情感遠遠不止喜怒哀樂悲恐驚,這些都是動物最原始的情感,而我們的閱讀過程其實就是尋找人類文明所特有情感的過程,比如家國難投的悲愴,比如物是人非的凄涼,比如改朝換代的無所事,從比如飄零他鄉的孤寂,這些都讓讀者思維開始變得更加立體、復雜,自此從閱讀的第一刻開始,就在一針一線的鉤織著讀者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姚亞云.淺論幼兒園環境教育之方法[J].環境教育,2001年04期.
[2]裘指揮.由“貴族幼兒園”想到的[J].當代教育論壇,2003年10期.
[3]孫慧.試論幼兒園文化與發展性管理[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4年04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