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優化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謝革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師應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科學、合理、高效地設計數學作業,著力解決好以下問題:作業目的要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作業內容忌機械,要富有趣味性;適當設計一些跨學科作業,要講究綜合性;適當布置一些研究型作業,要注重實踐性;作業設計要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考慮個體的差異性;設計作業不應只是教師的專利,要體現互動性。
  關鍵詞:新課程;優化;作業;科學;高效
  數學作業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必要過程,是促使學生理解消化所學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面對新課程改革,每一名教師都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科學、合理、高效地設計數學作業,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六個問題。
  1.作業目的要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設計數學作業首先要有明確的目的,最忌無的放矢,作業要體現數學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要與當天的教學內容相吻合,很好地為鞏固新知,熟練掌握解題方法,形成解題技能服務,使學生通過作業達到開發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師要認真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圍繞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設計,抓住重點,分散難點。每天的作業還要與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探究、合作討論有機結合起來,使得課前作業、課中學習、課后練習形成由淺入深的問題系列,引導學生逐步鞏固所學知識,不斷提升解題能力。
  2.作業內容忌機械,要富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實踐表明,富有變化地融入生活情境的作業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而目前的數學作業多是一些重復的機械的操練,不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教師要在作業題型上力求多樣化,如填空、判斷、選擇、解答、說理等,還要將平淡乏味的數學問題置于有趣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態下完成作業,從而使數學作業更好地貼近生活,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從而真切地感受作業的樂趣,并樂此不疲。
  3.適當設計一些跨學科作業,要講究綜合性。長時間地分科教學,使得各科教師“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故此,學生也把各科作業的界限分得清清楚楚。在新課程改革中,作業應該說已經成為各科知識整合的有效載體,因此,在設計作業習題時,適當設計一些跨學科作業,既要重視數學學科的知識體系,又要適當考慮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融會貫通,使學生在解決一些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的過程之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感受到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進而體會到數學的科學價值,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其實,學生的內心都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所學知識適當進行課外探究,學生課外時間比課內時間更充足,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圍繞當天所學新知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具有綜合性、挑戰性的問題,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還發展了思維,何樂不為呢?
  4.適當布置一些研究型作業,要注重實踐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币虼耍處熢谠O計數學作業的過程中應注意其實踐性,適當布置一些適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研究型題目。實踐型作業主要有觀察、測量、調查、研究、設計方案、探究、應用等形式,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型作業促進學生了解周邊世界,體驗現實生活,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度;通過學生的參與、實踐,獲得豐富的學習研究經驗,培養學生樂于操作、勤于動手、敢于創新、樂于合作的精神。
  5.作業設計要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考慮個體的差異性。作業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并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要精心設計作業題,不搞“高大難”,更不搞題海戰術,做到數量適當,難易適度,讓學生能完成,讓“好學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存在差異,千篇一律的作業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作業布置要富有層次性,充分考慮個體的差異性。一般而言,對于數學學習較困難的學生,作業要簡單、明了、清楚;對于中等生,作業應具有一定的推理、思考過程;而對于優秀的學生,則要布置一些具有靈活性、拓展性、創造性和挑戰性的作業,這樣可以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作業中有所收益,能完成作業,才能樂于去完成作業。另外,作業要有彈性,不搞一刀切,可在布置作業時布置一些自主選做題,讓學生量力而行。
  6.設計作業不應只是教師的專利,要體現互動性?!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作業設計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不應只是教師的“專利”,也可以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形式之一,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因人而異地來自主選擇作業題目;還可以是合作小組命題,學生自命題,同桌相互命題,“一幫一”結對子命題等形式。在完成作業的過程和形式上,有興趣的老師也可以嘗試著與學生一同做一做作業,這樣才會真切地體會到教學合一,師生心靈相通的美妙境界。
  參考文獻:
  唐偉紅.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7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