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高中教育的重要性,高考往往決定一個學生一生的命運,所以加強高中教育是當代最重要的事情。在高中各種各類科目中,數學占了極大的比重,高中數學也是所有科目中最難的一部分,所以高中教師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不應當與其他科目相同,而是應當運用合適的教育方法,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讓學生們接受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學方法,從而快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高中數學;應用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有很大的差別。首先高中數學的知識點更加復雜多樣,運用的手法更加靈活,此外高中數學更加抽象,數學考試不僅考驗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考驗學生們的理解能力,這就導致學生們在高中數學這一科目上的差距非常明顯。高中數學教師應因材施教,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盡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一、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法的含義
  受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高中教師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理解能力強,計算能力強的學生就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教師無論使用什么方法,他們都能夠輕易接受并且掌握相應的知識。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只是將知識點全部灌輸到學生腦海中,不考慮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采用填鴨式灌輸的方法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就會導致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數學成績特別差,乃至有越來越差的趨勢。而采用分層教學法就可以讓不同學習能力的人擁有公平的理解知識的機會。數學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法的同時,需要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采取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從而提高班級整體數學成績。運用分層教學法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也在數學方面的缺點優勢,從而掌握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客觀的定位,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
  二、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法到實現方法
 ?。ㄒ唬?對學生合理分層
  在數學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分層情況應該是動態的,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而不是固態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開始雖然有一個基準,但隨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學生對數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教師應當隨著時間的發展,對學生的分層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而要進行合理調整的前提是教師要不定期地安排一些學生能力檢測活動,了解學生的數學能力,從而準確定位到學生的能力層級,更好地安排好學生分層任務。教師在進行學生分層活動時必須考慮綜合因素,不應只考慮學生的成績,還應考慮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風格,要對學生的潛力也進行一定的評估,教師采用學生分層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目標,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讓學生以后更好的發展。但教師在分層情況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在班級上透露對學生的分層情況,以免學生受到打擊。
 ?。ǘ?對學生進行全面掌握
  教師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了解是實現分層教學法的基礎,也是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在課上的教學效果。為了全面促進分層教學法的進行,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各種情況進行了解。最基礎的應當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是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心態問題。準確有效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好地為所有學生的共同發展制定正確的政策,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各種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并且進行記錄,制定學生的個人檔案,及時統計,從而使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教學方針進行不斷的進步。
  (三) 課堂上分層提問,促進思考
  當數學教師在講解每個單元的重點知識之后,應當給學生留出來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教師要跟針對學生們的疑問,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當然,在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進行反問。首先,對班上數學中等生進行提問,提問難度較中等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從而了解班上中等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案的偏差進行有效地糾正。然后,教師應當對學上的數學困難生進行提問,詢問他們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分析他們的理解情況,從而對教學方針進行更改,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讓學習困難生也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而對于班上的優等生,教師應能采用循序漸進、良好溝通的方法,引導他們不斷地突破自我,多練習課外習題,提高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當教師講解完二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就可以將以前講過的勾股定理相關的題與二元一次方程體驗相結合,讓優等生們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突破。
 ?。ㄋ模?分層布置作業
  當教師講解完課上相應的知識點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安排布置課后作業。當然,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同時,也應當遵循分層教學法的需求。要求作業采取分層布置法,讓每一層級的學生都獲得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作業數量及質量,讓其充分發揮自身能力,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已經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級別,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拓展性較強,知識點使用較為深入的數學作業,讓學生們進行練習。通過讓學習數學能力強的學生練習較難的數學題目,可以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知識拓展能力,思維創新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最終促進其全面發展。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數學教師應當給其安排一些難度適中的數學作業。讓其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對較難知識點的解決能力。練習好基礎題目會對學生日后提供很大的幫助。首先,高中數學在高考過程中,極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礎知識,掌握基礎知識就能保證學生在數學考試過程中取得較好的分數,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布置更為基礎性的作業,布置的作業應當與基礎的定義、性質相關。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更加地了解這些定律,從而更好地掌握這些定律。數學教師在給這類學生安排作業時,切記不可給這類學生安排難度較大的作業,否則既會浪費學生時間,得不償失,也會縮減學生對簡單題目的練習時間,從而造成學生的時間利用不充分,最終對學生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數學教師應當布置較為簡單的題目給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對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及時地復習與鞏固。將簡單知識充分掌握,也可以保證他們在數學考試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例如,當高中數學學完關于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就可以將布置的任務分成三個級別。第一級別,讓學生們掌握三角函數的相應定義,并且合理地理解三角函數的兩角和與兩角差的公式,以及在具體情況下的應用方法。這種作業適合學習能力較差、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這種方法不僅能夠鞏固他們對三角函數的基礎定義概念,并且能讓他們在多次使用定義概念的過程中,加強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應用于其他較難的題目中。第二,教師應當給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安排以下題目:考核對三角函數的相應知識,并且考核三角函數的余角、差角的轉化方法,讓學生們能夠利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一些較難知識點的證明,解決問題,并且能對綜合問題進行一定解答。適當難度的數學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并且能夠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較難的知識,從而在考場上更加游刃有余。第三類,應當給學習能力較強,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充分地掌握三角函數的公式,余角差角的公式,并且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能夠自主進行三角函數兩角和公式的推算過程,靈活地運用三角函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同時能夠較好地掌握對一些難度較強的,綜合題目的證明以及解答。
 ?。ㄎ澹?分層考核評價
  在高中檢驗學生們學習效果的最好的方法是進行考試,而成績是衡量學生是否對知識點掌握最好的依據。但由于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也各有差別,教師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的機制應當有所改變。正如我國傳統漫畫中。一個優等生平時都考滿分,有一次考了99分,然后他就會被數學老師以及他的家長批評。一個差等生平時只能考59分,有一次他考了60分,但他卻被他的爸爸媽媽以及老師表揚。兩個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雖然一個考了99分,另一個考了60分,如果直接相比兩方,我們可以直接想到應當被表揚的應當是考了99分的學生,而由于我們要綜合考慮各種情況,我們應當選擇表揚考60分的學生而批評考了99分的學生。所以,數學教師在考核及評價學生們的學習成果時,應當對不同成績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考核方法,應當依據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考核,對于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生,不論其考試成績多少,都應當給予表揚,對于未完成目標的學生都應當給予批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教學效率。
  三、 總結
  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極大程度地實現教育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減少學校里面差生的數量,從而對教師的教學效率實現正向的促進作用。高中數學教師應當不斷地探索分層教學的方法,從而使分層教學方法在我國高中數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武杰.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36.
  [2]陳小華.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5(4):248.
  [3]韓俊.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2):25.
  作者簡介:
  龔麗群,浙江省義烏市,義烏市第三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869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